快點來登入喔~!!
《雲嶦嵐》第五十一章 誅賊(二)
馬群奔騰,如洪流般湧來,踏的地面,震動不停。十幾個牧民嘴裡高聲喝著,驅趕著馬群,自西向東狂奔疾馳。

站在高坡上的方信哈哈大笑,自從踏入故鄉,他的笑容明顯見多,身為中原人,在天項族的土地,生活了幾十年,這裡,已經是他難以割捨的家。他喜歡這裡的風,草原,牛羊,馬兒,等等。

騎在馬上的袁澤天,望著馬群漸漸消失的背影,油然而生嚮往,騎好馬,狂奔在寬闊無邊的草原,喝酒,吃肉,無拘無束,夜幕降臨後,踏進冒著縷縷炊煙,溫暖的帳篷內,面對笑容滿面的愛妻,剛學會走路的兒女,頓時將一天的疲憊忘記,融入到家的懷抱。

也許在內心深處,袁澤天還是嚮往這種單純,簡單的生活,只是,自己卻放不下仇恨。

方信騎馬在前,引路,一路上,袁澤天見識了天項族遊牧生活的美好,羨慕嚮往。走了兩日,來到天項族的腹地,見到一望無際的良田,誤認為自己還在齊國境內,方信在旁邊解釋,袁澤天才明白,天項族,半牧半農,外圍是牧區,腹地則是種植農田,在往裡,則是天項城。

將遊牧與農業結合在一起,天項族這樣的生活方式,令人驚奇。

方信說道,牧農結合,是教主窮盡一生,建立的制度。牧區養戰馬,農區提供糧食,生活物資,若遇到外敵侵入,則退守到城池固守,進可攻,退可守。

袁澤天對這個制度,讚賞。

遊牧民族,生活的區域,看天吃飯,河水乾涸,碧草枯萎,便要遷徙,若遇到大災之年,舉步維艱,人口銳減。農業民族,耕種,多餘的糧食,送入糧倉,一旦有災,開倉放糧,救濟族人。只是,種地久了,人的野性,戰心,就會減弱。

天項族的地理位置,向西緊靠泱泱大國,齊。東,北,南,三個方向,突厥,天狼兩大部落,虎視眈眈。四面環敵,生存不易。天毒教,教主,既要讓族人生活的衣食無憂,又不能讓天項族在富裕無憂的生活中,慢慢變得喪失戰意。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教主常說的話。

為了讓天項族延綿長存,教主便讓天項族從單一的遊牧民族,慢慢轉變成半牧半農,將遊牧的野性與耕種的富足結合在一起,煥發出強大的生機與力量。

並用了近十年時間,建造了天項城。其中的艱辛,方信在清楚不過了,每當他講起,教主力排眾議,破除萬難時,敬佩,油然而生。

想來,教主也是了不起的人物,可惜,他早已經化為一堆屍骨。袁澤天心道。

天毒教,威名遠揚,用毒的本事,讓人佩服,族人,從小孩,到老人,都會用毒。

路上,方信與袁澤天,借宿在農民的家裡,親眼見到,只有九歲的男孩,驅使一條長約半尺,七彩斑斕的蜈蚣,如臂指使,嘖嘖稱奇。那蜈蚣爬來爬去,很聽話。而村子裡的其他人,驅使蠍子,毒蛇,等等毒物,也是輕而易舉。每一戶家裡都有幾十瓶,到幾百瓶的解毒藥。

天毒教在天項族人的心中是聖教,人人信仰。

每一個族人,都在毒神的雕像前,發過誓,不會將所學的毒功,驅使毒物的本領,等等,告訴外人,違者,天誅地滅,不得好死。

袁澤天聽方信說起,好奇問道,發誓,真的能約束族人,毒功,等等,不外泄。

方信自信說道,天項族人,人人信仰虔誠,沒有人會違背誓言。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族中還是設立了專門的機構,守護司,監視族人們。

三日後,當一座雄偉高大的城池映入眼簾時,袁澤天忍不住驚嘆一聲,其規模,不次於齊國的大城。

城牆高約四丈,城牆上,來回巡視的士兵們,身穿鐵甲,手持長槍,背弓弩,裝備精良,同時,城牆防禦的重要地點,擺著高大的床弩。袁澤天驚訝,以天項族落後的生產工藝,怎麼可能造出床弩,士兵們穿著的鐵甲,又是從哪裡來的?

一旁的方信給出了答案,竇廣夏扯起反旗造反後,一路勢如破竹,攻城拔寨,攻入都城後,韓國滅亡,一支一萬五千人的韓國軍隊,裝備精良,武器先進,攜帶著攻城的重武器,走投無路,相中了天項族的寶地,興兵來犯,方堂正帶領二萬精兵迎戰。

戰況激烈,敵軍不論是戰力,軍隊裝備,等等,遠超天項軍隊。本以為戰鬥結果已經註定,主將騎在馬上洋洋得意,正要指揮軍隊,繼續猛攻,摧毀天項軍隊的防禦時。口鼻流血,不知什麼時候,中毒,栽向地面,毒發身亡。

主將死,軍心大亂,天項軍隊的戰士們驅使毒物,反擊,數不清的敵人,中毒,或當場死亡,或是中毒後,慘叫連連,喪失戰鬥力。大潰逃開始,天項騎兵,尾隨追擊,一直追殺到一百多裡外,才收兵,繳獲了大量的裝備,物資。

如今,天項城,城牆的防禦武器,士兵們的盔甲,長槍,等等,都是繳獲得來的。

那場大捷,方堂正騎馬,握槍,穿白甲,身披綉著猛虎的披風,居中指揮,運籌帷幄,居功至偉。先是親自前往第一線,指揮軍隊,擋住了敵軍猛烈的攻勢,隨後,派出高手,秘密對敵軍主將下毒,成功後,下令所有戰士,驅使毒物,攻擊敵軍,在派出騎兵部隊,追殺。整個計劃,環環相扣,彰顯出方堂正卓絕的指揮才能,不愧為名將之後。

鎮守西北邊境的大將軍,方青,孔武有力,熟讀兵書,身經百戰,從普通士兵做起,屢立戰功,戎馬一生,為韓國五大名將之一。竇廣夏領兵造反,一路殺到距離京都只有百裡,擋在面前的鐵甲雄獅,是由方青統帥的十萬西北好兒郎。

竇廣夏忌憚方青威名,下令全軍停止前進,與敵軍對峙,暗中施展反間計,散布謠言,方青對當今陛下,心懷不滿,本想提兵包圍都城,篡位,由於竇廣夏的軍隊,殺到,不得已,改變計劃,先消滅叛賊,後篡位。

新皇還是皇子時,方青對其,言談舉止,私下批評,認為其不如三皇子。

新皇膽小怕事,擔心前門驅虎,後門進狼。立即下旨,以方青年邁,不堪重任為由,調入都城,派劉將軍接替。

劉將軍雖然也是身經百戰,但勇猛有餘,智謀不足,沒看出,竇廣夏故意詐敗,節節敗退背後的陰謀。以為是,自己指揮作戰的功勞。

新皇得知消息,大喜,誤認為劉將軍滅賊,指日可待,立即將方青逮捕,以剋扣軍糧,收受賄賂為由,將其與三個兒子,一同處斬。

竇廣夏得知大喜,下令全軍立即撤退,劉將軍不知是計,帶兵猛追,中了埋伏,被亂箭射死。主將死,西北邊軍大亂,同時聽說,方青被斬首,將領們,心灰意冷,投降。

方青留在西北邊城的小兒子,方堂正聞聽,吐血暈倒。養病期間,軍權旁落,副將馮懷,見大勢已去,親自帶人,圍殺方堂正。

那一夜,方堂正手下忠心耿耿的一千多好男兒,被馮懷的軍隊,與遠道而來的竇廣夏手下大將,褚雄帶來的二萬兵馬,合圍。

城池的街道上,屍體成堆,鮮血蜿蜒流淌,喊殺聲,震耳欲聾,方堂正,目眥欲裂,眼見著身旁的士兵們,越來越少,敵軍,越來越多。一咬牙,放下為弟兄們復仇的想法,帶兵衝出包圍圈,投奔教主。

教主見他是名將之後,收留,委以重任。

長老們對如同喪家犬般投奔的方堂正,初來乍到,就和眾人平起平坐,頗有微詞。方堂正不理會風言風語,一心做事,不論是軍務,民政,農田等等的大事小事,處理的讓人挑不出毛病。

教主死後,方堂正被推舉為三大長老之一,露出了狼子野心,他下令,開墾荒田,蓄養戰馬,練兵,加強軍備,同時,每逢大災之年,收容齊國逃難的百姓。如今,天項族的人口,到了一百五十多萬,擁有三萬精兵。

所有的一切,在方信看來,便是遠交近攻,滅天狼,突厥等等遊牧部落,統一草原,然後,劍鋒指向齊國。

方堂正自小就有不臣之心,當初,方青便看出他雖然是子孫中最出色的一位,但野心太大,不敢委以重任,怕他,野心膨脹,做出滅族的蠢事。

投奔天項族後,方堂正大刀闊斧改革,明面說,是為了讓天項族,繁榮昌盛,實則是為了滿足他的個人野心。這一點,當初就被方信看透。

一路上,方信將方堂正的喜好,性格,等等事情,事無巨細,一一說出。

袁澤天佩服的豎起大拇指,果然是一代梟雄。

城池,越來越近。

想到,馬上要與方堂正,這位當世梟雄,過招,袁澤天的心裡有幾分期待,幾分刺激,幾分恐懼。

他突發奇想,此城若是棋盤,下的便是生死棋。

勝者,呼風喚雨,操控千軍萬馬,一聲令下,無數人跪拜。

敗者,挫骨揚灰,千刀萬剮。

自古以來,爭權奪利,便是如此。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