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吧,諸天》第一百零五章 無愧於心大丈夫
見到喬峰真的拜「百曉生」為師,眾人大都是不可置信,隻覺萬分荒誕,亦有不少的人,立刻便輕視了他許多。

方牧野不管別人反應,開懷大笑道:「哈哈,好徒弟,快起來。」說著伸手將喬峰扶起。

喬峰起身後,轉向段譽,施了一禮,說道:「喬峰見過師兄。」

段譽一呆,隨即不好意思地笑道:「師弟不必多禮。」雖是突然,但多了一個師弟,他心情也歡暢得很。

喬峰對他笑了一笑,又轉向方牧野,抱拳深揖,說道:「懇請師父告知弟子的身世。」

還不待方牧野說話,人群中突地響起一個男人的聲音:「喬幫主,他既然做了你的師父,自然是會對你的身份加以包庇,你又何必多此一問!」

眾人循聲望去,見說話的正是丐幫全冠清,心中細細一想,認為他說的極有道理,這「百曉生」既然做了喬峰的師父,親疏有別,自然是要幫著自己的徒弟了,即便知曉,又怎會真的如實相告。

方牧野深深地看了全冠清一眼,嗤笑了一聲,說道:「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罷了。」

全冠清乃丐幫大智分舵的舵主,在江湖上也是大有名聲,如今聽得方牧野竟是當面譏笑,把他喻做小人,立時現出怒容,只是他終究摸不清方牧野底細,不敢發作。

其餘之人,大也覺得方牧野端的是好生狂妄,大家行走江湖,多要顧及臉面,這「百曉生」行事作風,屬實另異。

方牧野看著氣憤的全冠清,毫不在意地說道:「我稱你作『小人』,你定然是極為不服的,但是與不是,你心中清楚,你莫要著急,你的事情我待會再說,屆時是非曲直,自有定論。」

全冠清聞言,眼神閃爍,沒有出聲,眾人聽方牧野話中意思,也是心生好奇,只等他稍後詳說。

方牧野將目光移向智光大師,朝他走了兩步,然後微微一禮,笑道:「智光大師,我們又見面了。」

智光大師瞧了方牧野一眼,臉上神色略有異樣,雙手合十一禮,道:「老衲見過方施主,施主之前說有緣再會,原來是應在這裏了。」

方牧野微笑頷首:「冒犯之處,還請大師見諒!」

隨即鏗鏘說道:「峰兒周歲,偕妻往外婆家赴宴,途中突遇南朝大盜,事出倉促,妻兒為盜所害,余亦不欲再活人世。余授業恩師乃南朝漢人,余在師前曾立誓不與漢人為敵,更不殺漢人,豈知今日一殺十餘,既愧且痛,死後亦無面目以見恩師矣。蕭遠山絕筆。」

眾人聽方牧野突然說出這番不著頭尾的話,大多驚奇,但也有聰慧之人,猜到了他說的是什麼。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方牧野看著智光大師,問道:「雁門關外石壁上的遺文,大師定然是不能忘卻的,不知方某剛才說的,可有錯處?」

智光大師聽方牧野道述壁文時,面色便有了變化,等方牧野說完,他的神情已是暗澹,忍不住再次想起了當年之事,心中愧疚不安。

聽到方牧野發問,智光大師嘆了一口氣,說道:「方施主說的都對。」他雖覺驚訝,卻也沒問方牧野為何會知。

方牧野轉向喬峰,說道:「峰兒,你確實是契丹人,蕭遠山便是令尊,你本是叫蕭峰,智光大師他們保留了你原來的名字,只因托給喬家夫婦養育,須得跟他們的姓,所以才叫了喬峰。」

喬峰看了一眼智光大師的神情,身子一顫,不由得背上出了一陣冷汗:原來我真的是契丹人!原來我叫蕭峰,不叫喬峰!

遼國的國姓是耶律,皇后歷代均是姓蕭,蕭家世代後族,將相滿朝,在遼國極有權勢,有時遼主年幼,蕭太后執政,蕭家威勢更重。

蕭峰忽然獲知自己乃是契丹大姓,一時之間,百感交集,出神半晌。

復又思及師父所說的壁文內容,體會到了生父當時的傷痛之情,才知他投崖自盡,不但是由於心傷妻兒慘亡,亦因自毀誓言,殺了許多漢人,以致愧對師門,蕭峰不由眼眶變得濕潤,腦海中一片混亂。

「真相竟是如此!難怪智光大師說我親生父母死得冤枉,說他們對不起我的親生父母。」

蕭峰正迷濛中,又聽到師父豪朗的聲音:「峰兒,大丈夫行於世間,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內不愧於心,是契丹人抑或漢人,又有何區別。這位趙錢孫方才倒是說了一句對話,『漢人未必高人一等,契丹人也未必便豬狗不如』。宋人隻道契丹人兇惡殘暴,虐害漢人,但你去宋遼交境處看,大宋官兵殘殺契丹的老弱婦孺,亦是視如豬狗一般。峰兒,哪都有好人,哪都有壞人,你即便是契丹人,亦可做頂天立地之人。」

「正如令尊,他雖是契丹人,卻勸諫遼主與宋朝和好,宋遼不動兵戈,兩國軍民不知存活了多少性命,既不損折兵員,又不多耗軍費糧食,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令尊以天下蒼生為念,有仁惠於兩國,功德無量,那是大大的英雄,真正的漢子。」

蕭峰聽得師父前半段寬慰勸導的言論,心中隱有所觸,只是他三十年來皆以漢人自居,如今突地變成了敵對的契丹人,一時糾苦,非短時能夠豁然開朗。

待到聽完師父後半段論評他親生父親的話語,心中一凜,暗道:我生父究竟是何身份,竟能在遼國朝中說得上話,能左右得了國家大事?這樣一位造福萬民的大英雄,當真是契丹人,當真是我的父親嗎?

家國之仇,滔天之恨!

其時契丹人在宋人心中的形象,早已被妖魔鬼怪化,觀念根深蒂固,宋人談及遼人,恨不得生啖其肉飲其血,可謂是人人得而誅之。

喬峰以宋人的身份,在這種環境下生長三十年,耳濡目染,自然受影響極深,這也是他契丹人的身份被道出後,為什麼他極不願也極難接受,甚至心生自卑的原因,對於自己的生父竟是那般一位大德大義之士,隻覺不可思議。

不僅是他,即便在場的眾人也是難以置信,契丹人中怎會有如「百曉生」所說的那種高尚之人。

只聽智光大師嘆聲說道:「阿彌陀佛!當年我們親手害死了一位造福萬民的活菩薩,確是大錯特錯,委實無顏對人。」

眾人見智光大師臉現悲戚之色,顯然是對此事耿耿於懷,心中抱愧萬分,又得他話語證實百曉生所言非假,一時嘩然:契丹人中竟還有這等大英雄?!

蕭峰心中悲痛,對著方牧野拜了下去,說道:「師父,弟子今日始知自己和父親姓名,盡出師父恩德,弟子感激不盡,懇請師父告知,家父是何身份,當年雁門關外的帶頭大哥,又是何人?」

方牧野將蕭峰扶起,說道:「峰兒,你我師徒之間,無需客氣見外,你想知道,為師告訴你就是。」

正待為蕭峰解答之時,智光大師突地緩緩說道:「我佛慈悲!方施主,蕭施主,當年帶頭大哥鑄成大錯,三十年來日夜憂心如焚,生怕遼兵南下,痛悔自責,苦受熬煎,受的罪也已大得很了。世上怨仇宜解不宜結,怨怨相報,殊屬無謂,不如心下坦然,一笑了之。」

他言下之意,便是希望方牧野不要講出帶頭大哥身份,也希望蕭峰不要前去尋仇,當然他極為敬重帶頭大哥,亦不想損了他的聲名,這一點卻是不能道出了。

方牧野看著智光大師搖了搖頭,嘆道:「大師深陷局中,想是已忘了覆過即是行過,無論是覆己過,還是覆他過,都是在積累罪業。當年做了錯事,便應該懺悔贖罪,如今還想著隱瞞,大師的佛,又修在了何處?」

智光大師聞言,頓時默然,陷入沉思。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