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漢末篡江山》第一百六十二回 君臣各自顯神通
三輔及豫州的捷報陸續傳至洛陽,朝堂之上卻鮮有歡欣鼓舞。

三月初時,有匠官、治印二營工匠先後往官府告發掖庭令畢嵐貪墨。

若放到從前,諸常侍得天子寵信,彼此又是鐵板一塊,官府自然不願觸這眉頭。

然今時非同往昔。如今畢嵐與趙忠不合,連帶著與諸常侍亦離心離德。

而那河南尹許相本就趨附宦官,於是馬上將此事上報趙忠。

趙忠欲除畢嵐久矣,然二人雖暗鬥不止,奈何彼此知根知底,加之那畢冉聖眷正隆,一時間竟也隻不相伯仲。

此番天賜良機,趙忠自然不會錯過。於是得其授意,又得張讓默許之下,畢嵐貪墨之罪很快便被做實。

劉宏念畢嵐往日功績及生財之道,本欲大事化小。可更要命的是,在查抄畢府之時,兵吏竟搜出一柄中興劍。

中興劍本有四柄,其一於熹平年間自失,故自然引人對號入座。

物證切實,盜竊禦物、圖謀不軌的罪名加身,畢嵐自是百口莫辯,下黃門北寺獄,隻待聖裁。

然而,絕望之中一天天的等待,畢嵐最終還是未等來裁決。只因劉宏病了,而且病的不輕。

其實二月時,劉宏便已抱恙。噁心、乏力,初時,太醫隻當是偶感風寒,然過月余,情況卻不見轉,反而每況愈下。嘔吐、抽搐、呼吸困難,輟朝變得司空見慣。

待一次昏厥醒後,看著日漸臃腫的四肢,劉宏彷彿意識到自己大限將至。

如今擺在他眼前的頭等大事,自然是立儲,然而在長幼嫡庶之間,個人喜好與國家穩定之前,他卻始終無法做出抉擇。

當然他顧慮的還有另一件事,那便是臥榻之側,駐紮在右扶風的四萬大軍。需知,如今洛陽城裏,算上北軍與西園新軍,守備不過在四、五萬之間。一旦右扶風兵變,後果難堪設想。

皇甫嵩與董卓,這是一道毋需思考的選擇題。於是劉宏趁著還算清醒,往右扶風下了一道聖旨。

…………

右扶風,頒旨的小黃門和收錢的左騶騎士先後而至。自去歲重收買官錢來,二者往往如影隨形。

軍帳中,受遷少府的董卓卻是大發雷霆:「天下未平,先收鷹犬,昏君不當人主也!」

「既要奪某兵權,又要貪某錢財,昏君當真好算計!」

「想某戎馬一生,如何替昏君操這柴米油鹽?」

那董卓如此放肆,自是軍帳之中,左右全無外人。而眾人又素質董卓為人,此刻自是無人敢勸。

待怒氣稍緩,董卓這才開口詢問諸將:「爾等說說,為今之計,該當如何?」

「要某說,朝廷不仁,明公何苦受這鳥氣,不若就此起兵,乾他娘的。」胡軫本事涼州豪傑,軍中地位僅次董卓、牛輔翁婿。諸將於是紛紛附和。

董卓雖心中不岔,終究老成謀國,識得其中厲害。然不待他開口,李儒搶先起身連道:「不可!不可!」

「如何不可?」眾人於是不解的望向李儒。

卻見李儒不疾不徐地朝董卓拱手,道:「主公明鑒。數萬大軍,人吃馬嚼,一旦朝廷斷糧,必將無以為繼。況,今,西北,涼賊雖敗,然韓遂廢王國,大權獨握,此刻萬眾一心,不可急取。益州山道難行,雄關難克,州牧劉焉亦非善與,當不可圖。」

說罷,他掃視眾人,又道:「京兆尹蓋勛,自赴長安,整肅軍隊,擴充士卒。以士孫瑞領鷹鷂都尉,魏傑領破敵都尉,杜楷領威虜都尉,楊儒領鳥擊都尉,第五儁領清寇都尉。此皆善戰之士也。」

「長安之後,洛陽大軍雲集,又有名將朱儁坐鎮。而身側皇甫嵩大敗涼賊,當士氣正盛之時。我等若貿然起兵,必引群起而攻之,當何以立足?」

待李儒說罷,胡軫雖明厲害,卻任不甘道:「軍師何故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

漢室民心尚在,威儀尚存。董卓便是自負,尚不至於蠢笨。故也不糾纏起兵,而問李儒,道:「若依軍師之見,此番吾當如何?」

李儒道:「傳聞天子病重,若我所料不差,此番天子欲罷主公兵權,當恐身後扶風兵亂。我等何不反其道而行之?」

「哦?計將安出?」

「主公當先拒不奉召,其後上書陳情,再遣麾下人人上書自請。依當今之勢,眾望所歸之下,天子必當收回成命。!」

「妙!妙!」

…………

洛陽南宮嘉德殿。

「所將湟中義從及秦胡兵皆詣臣曰:糧草不濟,稟賜斷絕,妻子飢凍。牽挽臣車,使不得行。羌胡敝腸狗態……」董卓拒旨的上疏理由牽強,蹇碩越念越輕,生怕激怒眼前的天子。

聞蹇碩不再復說,劉宏虛弱道:「嗯?念下去。」

「是,是!臣不能禁止,輒將順安慰,增異復上。」

「完了?」

蹇碩小心地瞧了一眼床榻上的劉宏,道:「回陛下,完了。還有……」

「還有甚?」

劉宏明顯擺出不悅神色,蹇碩想著將說之事,不禁後背發涼,卻又硬著頭皮,支吾道:「回陛下,尚書台言:前…前將軍麾下、秦胡,數十人上書為前將軍請命…」話到此處,蹇碩已是全身發汗,慌忙跪倒在地,又叩拜道:「奴婢該死!奴婢該死!陛下息怒!」

劉宏雖心中不悅,卻未預料般大發雷霆,他如今體況早已無法支撐乾戈,隻淡淡自吟:「竟有此事?」

董卓蛇打七寸,明知天子怕亂,卻偏又諷麾下自請,分明便是要營造:他若離去,麾下將亂的錯覺,以此來威脅朝廷。

劉宏雖病,城府尚在。即便投鼠忌器,待思慮片刻,又有靈光乍現,道:「蹇碩,擬旨:並州刺史丁原,久任無功,遷騎都尉,暫駐河內。遷前將軍董卓並州牧,令其兵屬皇甫嵩。遷董旻為奉車都尉,即刻回京。」

你麾下怕你離去後失了活計?那朕便不遣散彼等,令其屬皇甫嵩如何?

你既表現的忠烈恭順,朕便遣你去一團亂麻的並州,使你建功立業如何?

至於你的骨肉至親,胞弟董旻,便留在朝中,朕替你照顧。

至於那丁原,一歲任期,始終無所作為,那便早早退位讓賢吧。

想到這裏,劉宏心中難免得瑟。於是打發了蹇碩,便含笑昏昏睡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