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漢末篡江山》第一百七十七回 高太守萬裡赴任
「只是如何?」見糜箏話有轉折,羊安心知不妙,焦急追問。

只見那糜箏偷瞄高靖一眼,竟一時興起。下一刻,如戲精附體般,抬頭望向羊安,做出一副欲言又止姿態,旋即,卻又低頭不語。瞧那模樣,當真教旁人以為羊府生出何變故來。

面前羊安果真中計,瞬間起身道:「走,速與我回府看看。」

糜箏聞言,心下暗喜,正要轉身。卻見那羊安又拱手朝那高靖道:「今日與君相談甚歡,奈何府中有變。須得先行一步,太守萬勿見怪。」

福禍接踵,高靖本一時間也不知該恭喜還是勸慰。見狀,彷彿如蒙大赦,隻忙拱手回道:「不敢,不敢,倒是屬下不知牧伯家中變,叨擾甚久,牧伯還請自便。」

卻見羊安把住高靖臂膀,又道:「適逢州中同僚大婚,諸郡縣皆要來賀觀禮,君若不嫌,且在寺中休憩幾日。也好待安頓家事,再與君秉燭。」

盛情難卻,高靖於是道:「靖,恭敬不如從命。」

待出州寺,羊安又追問糜箏道:「公主到底如何?」

糜箏曉得唬弄不過,隻得吞吐道:「醫師,醫師言公主憂戚過甚……」

這教人哭笑不得的話語,當下便讓羊安停下腳步,看著對方半晌,方才怒道:「你這小…郎,怎這般不知輕重?」

「你…阿郎…阿郎欲招攬人心,人家…人家這不是欲幫你嘛。」

羊安方才領悟,敢情小娘子做戲是給那高靖看的。待再看一眼糜箏,手指不住卷著衣袖,露一臉的委屈巴巴模樣。心中雷霆也就消散大半了,道:「方才是我言重,小郎勿怪。然事有輕重,往後此玩笑可開不得。」

「哼!算你還有點良心?」

「啥?」

「不不不,我是說那咱現下如何?」

「先回府瞧瞧!走」

憂鬱症可大可小,雖不至立刻取人性命,終究是有隱患。只是產後憂鬱症羊安聽說過,怎麼懷孕時也會憂鬱?

卻見那糜箏一蹦一跳跟在羊安身側問道:「阿郎,方才我扮得像不像?」

「算你聰明。」

「嘻嘻……」

…………

話說羊安走後,自有州吏安頓高靖。待出的議事堂,便見當面戒石上十六猩紅大字。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話猶嘴邊,突念來時,見得背面,隻當是尋常山石,牧伯雅興。然此事此刻,廬山初現,方才恍然竟是這般作用。

「府君勿怪,此乃戒石。牧伯初任,便下令州中縣衙、郡府堂前皆置,以做警示。」身旁州吏見高靖躑躅於此,小聲道。

「當真州中縣衙、郡府堂前皆置?」

「這還能有假,府君若是不信,赴渤海時便知。」那州吏說罷,又道,「聽說當年牧伯任毋極令時,便以此自省。」

那高靖初時聞冀州牧不過方剛及冠,權當他歲小官大,只因皇室姻親。故雖行事恭敬,心中卻滿是輕視。

然方才見他禮待有佳,又不以私廢公,加上此刻這番光景。心中已是大為改觀,甚而對其人來了興趣,又問:「吾且問你,牧伯平日裏都做些甚?」

那州吏想了想道:「牧伯每人行色匆匆,俺所知也非盡然。初時,或在州中巡查,或在田間幫農,或在邯鄲鐵官營。上月州中來了位叫佐伯的先生,牧伯每隔幾日便要尋他一趟,似欲在州中置印刷營。俺不曉得那是作甚的,只聽書吏說此事若是成了,將來必造福天下學者。」

佐伯善造紙,高靖自然曉得。而印刷術所造書冊,他亦曾過目。如今羊安請來佐伯,一同發展印刷,確實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卻聞那州吏又道:「哦對了,牧伯每日卯時四刻須打上一套拳法,練上一陣刀兵。待過午時,又須習射半個時辰。喏,府君請看。」

順著州吏所指,便見數十步外,數支箭靶。

那州吏又道:「待到晚間,則要負重繞鄴城跑上幾圈。俺就尋思著,咱牧伯一副書生模樣,怎也沉迷於武事。不過,咱也不好當面問個明白,您說是吧,府君。」

那高靖雖是文官出身,在蜀郡任的卻是武職,也算是允文允武了。故而聽到此處,沒來由,生出半點親切,心中隻道:早聞牧伯屢戰屢勝,看來並非偶然。旋又問道:「見今日州寺冷清,可有甚講究?」

「也無甚講究,只是牧伯體恤下情,命州中官吏,每七日中,當差六日,休沐一日。然念與民方便,官府不可輕閉。固七日之中,最後二日輪休。府君趕巧,今明二日正當州寺輪休。不過話說回來,牧伯讓咱休沐,他自個兒怕有月余沒回過府上了。」

「哦?此事當真?」

「當真,喏,府君請看,牧伯平日裏便在此間休憩。」那州吏說罷,話鋒一轉,又道,「今個一早牧伯便教人換了床褥,府君大可放心休憩,晚食自會有人送來。」

送走州吏,環步房中,見陳設新穎,高靖卻並不陌生。扶手椅,高腳書案,這些他在蜀中早已見過。

輕輕敲打擺滿書卷、書冊的書架,他知非是用甚明貴木材製成。

待至案旁,見其上佐伯紙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唯有最末一字,最後一筆,大到突兀。

高靖微微一笑,輕輕搖頭,眼前不禁浮現一副挑燈夜戰,終不敵困意的畫面來。

旦見其上內容,他卻再難淡定,忙抓起紙張,俯首而看。

「《推學令》:凡州中子弟年屆七歲者,須至縣學求學。凡入縣學者須修《論語》、《詩》、《經》、《禮》、《樂》,習,數、射、禦之術。時五歲。每歲正月及二、七、八月農忙時分休沐。屆滿者統一考校,其績優者推府學。

凡入府學者,除縣學各科外,須選修《尚書》、《春秋》、《大學》、《中庸》、《孟子》、《墨子》、《周易》、《黃帝》其一。時四歲。休沐與縣學同。推其績優者入州學。

凡入州學者,除縣學各科,及府學所選之科外,另增《管子》,《呂覽》,《司馬法》,《荀子》,《慎子》,《氾勝》,《扁鵲》,《白氏》,《靈憲》選修其一。

凡入三學者,學、食、宿費概免,計入州府支出。

曰:凡育人者,當育德為先,謂之有德無才不成事;有才無德辦壞事。其次射、禦,謂非強身者不足以牧地方,非健體者不足以保國家……國家之計在於教!」

其中所學諸子,高靖雖未必全部認同。譬如《黃帝》、《扁鵲》、《白氏》,畢竟此時,醫者為賤。然無論如何《推學令》本生,卻教他熱血澎湃。

只是稍待冷靜後,他卻搖了搖頭,嘆道:「此事若成,必可強國興邦,然又談何容易,首當其衝便是一個錢字。」

果不其然,待見其下一紙,正寫滿大小各異錢字。足見羊安亦曾為此事絞盡腦汁。

高靖於是不禁掀開下頁,卻見得其上書「路雖遠,行之可至;事雖難,做則可成」

於是他研磨,提筆,於留白處寫道:當與公,共勉力。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