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漢末篡江山》第四十三回 天威浩蕩無常時
穎川即定,曹操也不敢停留,他此次奉命救援皇甫嵩、朱儁二將,此刻任務完成,自然是領兵回洛陽復命。雖然他也想趁機建功立業,奈何人在朝堂,身不由己。

光和七年六月,皇甫嵩與朱儁趁勝進擊汝南,於西華縣斬黃巾渠帥彭脫。二人一路高歌猛進,又與豫州刺史王允一起接連收復梁國、沛國,受降黃巾十萬眾,余賊皆逃往荊州宛縣,豫州乃定。

冀州,北中郎將盧植大敗張角於鄴縣,斬萬級。張角且戰且走,盧植一路追擊。至廣宗城下,黃巾竟以甘陵、安平兩國國王相脅。盧植不敢妄動,隻得令部眾圍築鑿塹,製作雲梯。可笑那張角,大難臨頭之際,竟和朝廷談起條件,要求贖金。盧植忙上書朝廷。

荊州,南陽太守秦頡斬張曼成於宛縣。然宛縣黃巾仍然士盛,合豫州潰兵,達十萬。眾黃巾舉趙弘為帥,據守宛城。秦頡無奈,隻得向朝廷求援。

洛陽北宮天祿殿內,劉宏正座當中。荊州、冀州戰事不利,他今日特意宣了三公及大將軍何進前來議事。

只見劉宏微怒道:「盧植兵臨廣宗,那黃巾大逆不道,竟劫了宗室為質,還脅以贖金。諸卿以為該當如何?」

諸人聽罷,面面相噓,倒是太尉鄧盛首當其衝道:「臣以為,萬不可受賊人要挾,而助其勢。此例一開,凡以後造亂者若皆效仿此事,則置國法何故?」

劉宏卻是猶豫道:「畢竟是朕的皇叔、皇侄...」那安平王劉續、甘陵王劉忠和劉宏皆承於河間孝王劉開一脈。劉宏的祖父解瀆亭侯劉淑與那劉續的父親、劉忠的曾祖先安平王劉德乃是親兄弟。三人關係相近,劉宏心中倒是頗為不忍。

一旁大將軍何進剛待開口附議,卻見司徒袁隗向他使了個顏色,忙將尚未出口的話收回腹中。他三月裡方辟了袁隗從子袁紹為府掾,又舉他為虎賁中郎將。在他看來,自己雖位極人臣,然根基尚淺,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自己若要成就一番功業,非與之結盟不可。

說起來,在袁隗眼中,何進不過是屠狗賣肉之輩,因得益於其妹何皇后,這才竊居高位。袁隗眼高於頂,自然不屑與何進為伍。然而何進雖然粗鄙,手中卻有兵權,自己若要剷除宦官,非要仰仗他何進不可。由此這二人雖目的不同,卻是一拍一合,朝堂之上自然也是共同進退。

見何、袁二人沉默不語,司空張溫急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帝室宗親,涉及天家體面,豈可...」可他話未說完,便被鄧盛打斷道:「張司空莫不是忘了喬大夫幼子之事?」張溫一時被鄧盛問的啞口無言。

劉宏自然曉得鄧盛口中的喬大夫是太中大夫喬玄。光和二年,喬玄為太尉時,他幼子為賊人劫持,求以贖金,喬玄不與。時司隸校尉陽球圍困賊人,怕誤傷其幼子,不敢輕舉妄動。誰想,那喬玄卻不以幼子性命而縱國賊,催促進攻。最後喬玄幼子為賊人所害,他卻上書道:凡有劫質,皆並殺之,不得贖以財寶,開張奸路。而此事最終通過他劉宏自己的同意立為律法。如今鄧盛舊事重提,無非是要提醒自己,莫要受黃巾脅迫,只是這樣一來,自己這皇叔和皇侄性命恐怕不保。

那劉宏雖並無言語,但想著想著,臉上便不由露出一絲猶豫神色。袁隗見狀,已然明白天子心意,道:「啟稟陛下,臣以為,鄧公、張公所言都有道理,然宗親非比常人,不可同日而語。不若先贖以財貨,是為權宜,待救回二位殿下,再命盧中郎強攻廣宗,則黃巾可破,如此豈非一舉兩得?」

劉宏心中暗道袁隗知自己心意,嘴上卻說:「袁卿所言甚善,便依袁卿。」

鄧盛見天子一錘定音,當下不再言語。

劉宏接著問道:「南陽賊軍勢重,諸卿可有計議?」

大將軍何進卻是不等眾人開口,當仁不讓道:「啟稟陛下,可遣荊州刺史徐璆領兵援馳。」

「善,便依何卿所言。」說罷,劉宏打了個哈欠,又道:「朕乏了,諸卿退下罷。」

「臣等告退!」

待眾人方走,劉宏正欲打盹,卻聽門外中黃門道:「啟稟陛下,中常侍張讓覲見。」

劉宏懶洋洋的說道:「宣!」

那中黃門得了旨意,忙喊道:「宣中常侍張讓覲見。」

張讓恭敬進門,便要行禮,劉宏卻道:「免了,你來的正好,朕欲遣人往廣宗走一趟,替朕贖回皇叔、皇侄,你說何人可往。」

張讓稍想片刻,回到:「陛下以後左豐如何?」

「左豐這奴婢平日裏恭順的很,善,便讓他替朕走這一遭。」劉宏說罷,又問道:「你有何事要奏?」

張讓剛待要說,門外卻是傳來一陣騷動。

劉宏當下有些不悅,問道:「門外何事喧嘩?」

誰知,等來的卻是呂強的聲音:「陛下,豫州急奏,大捷,大捷啊!」

劉宏一聽,轉怒為喜,忙道:「快,快呈上來。」

卻聽一旁張讓阿諛道:「奴婢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呂強當即呈上二卷奏章,劉宏當即拿起一卷,只看得他雙手微顫不停,內心激動不已,嘴上道:「好,好,傳旨,朱儁、皇甫嵩平叛有功,封朱儁為西鄉侯,遷鎮賊中郎將。封皇甫嵩為都鄉侯。」

原來此卷是皇甫嵩上書,他將此番平定三郡的經過簡述一遍,雖其本該居首功,卻推功給朱儁。劉宏不明就裏,厚封朱儁。他此時當機立斷,也是不想再見諸公在朝堂上互相扯皮。

張讓覲見,本是收了曹嵩錢財,替曹操請功,見此時正中自己下懷,不失時機道:「陛下,朱儁、皇甫嵩真名將也,然奴婢以為,若無當日曹都尉救援之功,怕也難有今日二人定州郡之捷,奴婢請陛下封賞有功。」

劉宏此時心情大好,笑罵道:「你這奴婢,怕一早便是為這曹操請功來的吧,便依你封他個郡守,替朕瞧瞧哪裏還有空缺。」

那張讓張口便道:「陛下,濟南相此時空缺。」

劉宏又笑罵道:「你這狗才,這是封哪兒都替朕想好了。」

說起來也諷刺,曹操今年三十歲,雖血氣稍減,不復當年,但他仍以匡扶漢室為己任,對十常侍之流也是深惡痛絕。奈何自己父親曹嵩趨附權宦,而他更不會想到,自己的升遷,竟也全仗他們。

中常侍呂強為人正直,對張讓為人頗為不屑,卻也得罪不起。隻諫言道:「陛下,荊州戰事吃緊,何不命朱儁援南陽,皇甫嵩討兗州?」

「呂強所言甚善。」劉宏說著,打開第二卷奏章,此乃豫州刺史王允的上書,其中還夾藏著一方錦帛。只是劉宏這一看,方才大捷的好心情,又瞬間煙消雲散。只見他臉色陰晴不定,雙手顫抖不已。那王允奏章所言,劉宏難以置信,卻由不得不信,奏章中所藏錦帛便是物證。待到看完,他大怒道:「傳旨,中常侍徐奉、中常侍封諝,勾結黃巾,意圖謀反,即刻下獄處死。」

殿中張讓、呂強,劉宏身邊隨侍小黃門見天子震怒,雖不明所以,卻忙跪拜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劉宏卻不理會,將手中奏章及錦帛仍於張讓面前,大斥道:「張讓,你這狗奴婢,好大的狗膽!」

《後漢書·百官》:小黃門,六百石。本注曰:宦者,無員。掌侍左右,受尚書事。上在內宮,關通中外及中宮已下眾事。諸公主及王太妃等有疾苦,則使問之。

中黃門,比百石。本注曰:宦者,無員。後增比三百石。掌給事禁中。

由此小黃門位高於中黃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