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漢末篡江山》第五十回 中平之年難昇平
光和七年九月,徐州刺史巴衹及從事趙昱討平琅玡、東海、彭城、下邳、廣陵五郡黃巾。破虜校尉鄒靖破廣陽黃巾。徐、幽二州乃定。

十月,皇甫嵩久攻廣宗不克,於是退而結營。待黃巾麻痹,突然夜襲廣宗,斬人公將軍張梁,獲級三萬。待官軍入城,方知天公將軍張角已於八月病逝。於是,皇甫嵩命人剖棺戮屍,又將張角首級傳送京師。

此後,皇甫嵩又會同钜鹿太守郭典,馬不停蹄,直奔下曲陽。至十一月,斬地公將軍張寶,獲級十萬。皇甫嵩於是命人於城南築京觀,一時間下曲陽浮屍遍地,血流成河。至此,冀州昇平。

冀州乃定,信都縣令閻忠進言皇甫嵩曰:將軍威震天下,風馳四海。然昏主之下,難以久居,如不早圖,恐後悔無及。皇甫嵩懼曰:夙夜在公,心不忘忠。非常之謀,反常之論,所不敢聞。閻忠見皇甫嵩不聽勸諫,棄官逃亡。

待張角首級及冀州平定的消息先後傳至京師,天子劉宏興奮不已,一道中旨拜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晉封槐裡侯,食槐裡、美陽兩縣共八千戶。

再說荊州宛城,朱儁調虎離山,以徐璆、秦頡佯攻城南。自己則暗渡陳倉,親率五千精兵從城北以土坡突入城中。黃巾不敵隻得退守內城。

渠帥韓忠惶懼官軍威勢,遣人乞降。副將張超及徐璆、秦頡皆欲聽之。誰知朱儁卻拒不受降,道:兵有形同而勢異者。昔秦、項之際,民無定主,故賞附以勸來耳。今海內一統,唯黃巾造寇,納降無以勸善,討之足以懲惡。今若受之,更開逆意,賊利則進戰,鈍則乞降,縱敵長寇,非良計也。於是下令急攻,然連戰不克。

一日朱儁登高遠眺,突然計上心頭,令城北解圍。圍三闕一之下那韓忠果然中計,引軍突圍。朱儁趁勢追擊,大破其軍,斬首萬餘,韓忠亦為秦頡所殺。

韓忠既死,宛城黃巾又推孫夏為帥,仍據守宛城。於是朱儁以孫堅為先登復攻宛城。那孫堅英勇善戰,身先士卒,猶如天神下凡,所向披靡,加之從者前赴後繼,黃巾大敗。孫夏棄城而走,至西鄂精山,為追兵斬殺,又獲級萬餘,余賊潰逃。那孫堅又領著朱治、程普一路追擊至鄧縣,雙方一場大戰,全殲黃巾餘孽,荊州乃定。

荊州黃巾的覆滅,意味著這場歷時不到一年,卻席捲全國七州,聲勢浩大的叛亂終以落敗收場。

十二月,天子大赦天下,改元中平。詔減太官珍饈,禦食一肉;廄馬非郊祭之用,悉出給軍。並封賞黃巾之亂中先策及有功之臣。

拜朱儁為右車騎將軍,封錢塘侯,食邑五千戶,加位特進。(特進為加官,無實職,朝會時位列三公之下)

前任太尉楊賜因先策有功,拜尚書令。楊賜拒不受官。於是又封其為臨晉侯,以特進回府。

封孫堅為別部司馬。

護軍司馬傅燮居功至偉,卻因與中常侍趙忠有隙,受其構陷。劉宏雖知傅燮為人,不加其罪,卻也僅封了個安定都尉。

至於其他州、郡平亂有功者具有金銀賞賜或記軍功薄。

而此前下獄的盧植因逢大赦,又得皇甫嵩上書陳情,官復尚書原職。董卓亦為朝廷所赦。

有人加官晉爵,自然有人激流勇退。徐州從事趙昱因不滿朝廷將首功論於刺史巴祇,憤而辭官。

至於豫州刺史王允,先前謀誅十常侍不成。張讓於是懷恨在心構陷其下獄。後雖逢大赦,旬日後又被張讓尋了由頭再度下獄。最終,得臨晉侯楊賜、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聯名上疏陳情,這才免了死罪,隱居鄉裡。

可正當朝堂之上意興盎然,四海之內昇平人瑞之時。此前未受黃巾波及的涼州卻又生出事端來。

說起來,那涼州原本只是來自北地、安定及來自金城、隴西的兩支羌人聚眾作亂。消息傳到朝廷,朝廷卻未及重視。一來,涼州歷來胡漢雜居,其中羌人又時常叛亂,朝廷早就習以為常。二來,天下方定,國庫空虛,朝廷也無暇西顧。於是詔令州郡自行平亂。然而小洞不補大洞吃苦,任誰也不會想到,此後十數年間,東漢朝廷將完全丟失對於涼州的掌控。

令居縣外,一支漢軍旗幟的軍隊正在此處駐紮,領軍的乃是護羌校尉冷征。數日前,他得了朝廷詔令,命他領本部兵馬及湟中義從討伐四郡叛羌。今日早些時候,他匯了湟中義從,便行軍往金城方向。待到令居,已近入夜,於是下令安營紮寨。此時,他正在中軍大營中研看地圖。忽聞帳外傳來一陣騷亂,於是問道:「帳外何事喧嘩?」

恰有守營衛士入帳彙報,道:「稟校尉,軍中有人鬥毆。」

「走,去瞧瞧!」冷征二話不說,提起馬鞭,便走出營帳,卻看到一群士兵正扭打在一起。冷征當即怒道:「都給某住手!」

誰想,那群士兵早就殺紅了眼,那裏還聽得進他說話。冷征於是對左右喊道:「來人,給我拿下。」便有兩隊士兵披甲執戟魚貫而來,隻片刻,便平息了騷亂。冷征這才看清眼前涇渭分明的兩夥人,一夥是自己麾下官軍,而一夥便是湟中義從中的胡人。

冷征本中原人士,對這涼州苦寒向來頗有微詞,又為人倨傲,瞧不上取木為兵的羌胡。此時自然不會刨根問底,隻冷冷道:「軍營之中,聚眾鬥毆,爾等眼中,可有本校尉?來人,將這群胡人拖下去,軍法伺候。」

卻聽到羌人中一人喊道:「將軍,我等不服,是他們先動的手,何故隻罰我等!」

那冷征冷笑一聲,上前幾步,便賞了那人一頓馬鞭,一邊道:「何故?爾等區區胡狗,也敢問我何故?」說罷,他手中又加重力道。卻聞身後傳來一句「住手。」

冷征回頭一看,卻見幾人匆匆而來,為首一人,正是湟中義從軍侯北宮伯玉。那北宮伯玉雖為漢人,然北宮家世居金城,又親善羌胡,於羌人中威望甚高。但在冷征眼中卻是與那般胡狗無異。於是道:「軍侯意欲何為?」

北宮伯玉本也不怎待見冷征,奈何自己這湟中義從軍侯之職卻是受其節製,此時人在屋簷下,卻是不得不低頭,於是恭順道:「稟校尉,此間之事,吾已有耳聞,乃因肉食之事,起了爭執,這才動手腳來。本非什麼大事,何必大動乾戈,不如大事化小,以免影響士氣。」

官軍每頓皆有肉食,胡兵隻得粟米,這正是他冷征安排,他自然心中有數。只見他輕蔑的瞥了北宮伯玉一眼,不屑道:「笑話,區區胡狗也配與我漢家兒郎相提並論,在某看來,便是粟米,也是浪費了。」

便是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莫說北宮伯玉自小生長西北苦寒。見冷征這般神情,言語之中又多有侮辱,他當下也是怒急,正色道:「在吾看來,此間只有大漢雄師,卻無漢胡之分。大人出言輕慢,厚此薄彼,是非不分。難道這便是中原文教,官軍氣度?」

冷征見他出言相譏,卻是使出慣用伎倆道:「輕慢?便讓你曉得何為輕慢,軍司馬何在?」

那軍司馬卻不知何時來的,從旁邊出列道:「屬下在。」

冷征道:「軍營之中,衝撞主將,依軍法該當如何?」

軍司馬素知北宮伯玉名聲,此時顯得左右為難,道「稟校尉,依軍法該,該......」

冷征見其說話吞吐,顯出些許怒意,堅定追問:「說!該當如何?」

那軍司馬朝北宮伯玉瞧了一眼,露出歉意神色,回道:「依軍法,衝撞主帥,鞭三十,以儆效尤。」

冷征聽罷,卻對左右道:「將北宮伯玉及一眾胡狗拖下去,鞭六十。」

鞭六十非同兒戲,便是不死,也得重傷,北宮伯玉此時雖已被兩名士兵按住肩頭,卻掙扎喊道:「冷征,你濫用私刑,某定不輕饒你。」

眼看北宮伯玉被越拖越遠,同為湟中義從軍侯的李文侯開口道:「校尉,臨陣施罰,恐損士氣,不如...」他話未說完,卻被冷征打斷道:「汝欲連坐否?」

光和七年十一月,護羌校尉冷征輕慢兵士,濫用私刑,致湟中義從兵變。叛軍斬冷征於令居,又匯合四郡叛羌,一路攻城略地,短短數周便攻佔金城郡治允吾。金城太守陳懿出面安撫,卻為叛軍所害。

叛軍又脅迫新安縣令邊允、涼州從事韓約入夥,並舉邊允為帥。後因朝廷通緝,邊、韓二人分別改名邊章、韓遂。

十二月,邊章率叛軍進擊漢陽,圍涼州刺史左昌於冀縣。幸得漢陽太守蓋勛來援,又因那邊章、韓遂素敬蓋勛為人,哭泣而去,這才解了冀縣之圍。

然而,涼州,已亂。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