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漢末篡江山》第十五回 孫欲養而祖不待
羊安回到平陽城時,已是三月中。那日,他收到信件後,先是休書一封給那戲志才、胡昭,解釋了一下自己不告而別的原因,接著不顧郭媛和陳儁的反對,便獨自騎馬先行出發。這雲裡飄可不似它名字這般厲害,只是普通馬匹,每行三十裡便要休息。羊安此時雖內心焦急,卻也無可奈何,若是雲裡飄有什麼閃失,只怕更耽誤事。好在漢代每三十裡便有驛站,普通白身雖使不動這驛馬,卻可就地補給。

去陽翟時二十多天的路,羊安硬是七天便趕回了平陽。這七天,他大腿磨出了血,臀部也是疼痛難忍,但到了羊府,他卻全然不顧,直衝羊儒房間,嘴裡一直重複道:「祖父,孩兒回來了!祖父,孩兒回來了!」

卻見榻上的羊儒看了一眼自己,他此刻無法言語,只露出欣慰的笑容,然後緩緩的閉上了雙眼。片刻,眼角留下兩行清淚。

早幾天到的羊續輕輕的喊了幾聲:「父親?父親?」羊儒卻全無反應。

羊府上下此時具在房中,眾人怕是心裡都明白羊儒已然不成,但誰都不願發聲。良久,羊續又喊了幾聲:「父親!父親!」見羊儒仍是沒有反應,又伸指探了探他鼻息。眾人卻見他慌忙又收回手指,獃獃的站在原地似乎在整理情緒,只是再也控制不住,哭道:「父親,過世了。」

眾人聞此噩耗,雖早有心理準備,此時也具是嚎啕大哭起來。

羊安則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自己雖然是帶著前世的意識來到這個時代,但無論是生物學角度,還是情感角度,羊儒就是他的祖父。此時他腦海中浮現的,具是羊儒的音容笑貌。第一次抱起自己時,他局促的樣子;自己第一次拿起書簡時,他撚著鬍鬚自豪的神情;自己第一次喝漢代茶湯,因不習慣而噴出是,他忍俊不禁的笑容;因為不同時代觀念碰撞而惹怒他時,氣憤的樣貌;每次家法,他都會事先提醒郭媛給自己屁股墊上護墊;每次罰跪,他都會讓李媽提早盛好飯菜並加熱好;自己要習武,他表面上堅決不許,卻對著陳儁千叮萬囑,莫要太過嚴苛;自己學習進度快,為求良師,他收留逃亡的蔡邕,甘冒風險。羊安自然從羊府眾人口中打探過羊儒曾經的樣子,他是忠勇清廉的臣子,是愛民如子的官員,也是勤儉克己的羊府當家,更是對自己有求必應祖父。因為愛他把最嚴肅的一面給了自己,卻也把最柔軟的一面給了自己,更是把人生中最後的時間和精力都給了自己。

就是這樣一個老人,自己離開時還是好好的,如今卻冷冰冰的躺在床榻上。羊安不敢去想在他彌留之際,到底是承受著怎樣的痛苦,到底是用怎麼樣的意志堅持到見到自己最後一面。但他羊安知道,人都是有感情的,縱使你曾經歷經滄桑,看破紅塵,或是鐵石心腸,狼心狗肺。但總有些事情,有些人能撥動你的心懸,觸碰你的軟弱,直擊你的靈魂。

羊少爺鼻子一酸,痛哭流涕道:「祖父大人,孩兒未及盡孝,你怎便先一步舍下孩兒而去。」他上輩子說話真真假假,為求生存,不擇手段,這輩子更是身懷驚天秘密。然此時,確是情真意切。

喪葬之事,是由羊續一手操辦的。開弔當天,前來弔唁的四方賓客絡繹不絕,其中便有新上任的泰山太守張舉和郡丞諸葛珪及鮑信等泰山一地的士族,更有鄉裡感念羊儒賢明而來,具是悲痛不已。

羊安則跪在靈棚前一言不發,守著那盞長明燈。他已三日沒進食,隻以清水為生,盧全等人具是擔心,卻又勸他不得。此時,他已是羊府主人,本應招待賓客,但他卻除回禮外,一蓋不說、不做。眾人倒也體諒他年歲小,加上喪祖之痛,不覺他怠慢。倒是那郡守張舉行完禮後,對羊安說道:「賢侄節哀,某二月裡方與羊公聚飲,不想確是最後一面。故人已去,生者自當保重身體,如此才不負羊公在天之靈。」

羊安自然聽說張舉初到泰山時,曾邀本地士紳飲宴,羊儒也在邀請之列,但迴轉後便一病不起。忙回禮道:「安,謝張公關愛。」他既稱祖父為羊公,自己當然要加以尊稱,以示尊重。

漢代尚厚葬,但按照羊儒的遺願:於徂徠山土藏,不墳不樹,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隻於家中設靈位,以為後人祭奠,只能說這確實符合羊儒一貫的作風。雖然羊安極力反對,但羊續卻提醒道:「若違長者遺願,則為不孝。」羊安隻得放棄。

依漢禮,祖父喪,嫡孫服斬衰三年。羊續作為兒子,自然也是三年,他卻要求他自己的三個兒子也服斬衰三年。同時蔡邕也自願為羊儒服喪三年。這年頭,許多名士會為好友服喪,一來,以示友情,二來,也為養名。當然對蔡邕來說,前者更多。

服喪頭一天,作為羊府新任當家,羊安頒布了一條新的家規:凡外出時,須以白紗遮掩口鼻;凡外出歸來,須以皂角洗手;不得食用生水,須煮熟才能喝;替換衣物須以熱水煮之,而後方能洗滌。眾人先是不解,待羊安解釋荊襄此時又發大疫,以上種種皆是預防疫從口入之後,眾人方才理解。

郭媛、陳儁父子迴轉已是三月末,三人聽聞噩耗,都是傷痛不已,郭媛甚至昏倒不起。

就這樣,羊府這一大家子因為服喪,一起度過了二十五個月。羊安也難得有機會和自己幾個堂兄弟好好的深入接觸。大兄羊秘,小時候活潑好動,但越長大越像他父親羊續,性格沉穩的近乎於木訥,卻也是正直的很。二兄羊衜則性格外向,學識人品具是不錯,更像他母親崔式。不過羊衜似傾心於蔡琬,總是借故親近。羊安驚嘆於歷史的相似,如果自己未出現,蔡琬本應是羊衜的第二任夫人。不過羊安自然不會放任自己的二兄,只是淡淡道:「二郎,我與大師姐已有婚約。」便輕鬆解決。至於麽弟羊耽,此間正是牙牙學語。平日裡在倚廬服喪之時,年長的兄弟三人便隨蔡邕一同學習,感情倒也漸漸深厚。

其中光和三年春天,靈帝大赦天下,臧霸父子得已回鄉。然他和盧玨的婚事又拖下了,盧全以為羊家正在服喪,不宜辦紅事,臧霸父子先前受羊安恩惠,本身又是知書知禮的自然應允。

到了光和四年五月,喪期一過,臧霸便和盧玨完婚,婚禮當日,許久未聚的眾兄弟們紛紛來賀,自是熱鬧異常。之後,羊衜便帶著家小回了南城。而後,蔡邕也要走了。羊安自然是反覆挽留,但蔡邕去意已決:「吾乃羊公之客,今羊公已故,喪期亦過,便再無理由客居於此。」

羊安明白他的深意,蔡邕此時仍是逃亡身份,之前羊儒在世自然不畏他仇家,服喪之時,亦可以服喪為由將羊安置身事外,然時至今日,若仇家再行手段,他怕羊安應付不來,最後反倒連累羊安。

念及於此,羊安不再強留,詢問道:「先生此去,可有落腳之處?」

「徒兒不必牽掛,羊公身前已於吳會之地有所安排。」

「如此,弟子便是放心了。」

蔡邕卻突然正色道:「安兒,你今文經的造詣已不在為師之下,書法,詩道亦有所成,然於音律,卻無天賦,還需勤加苦練。」說完,他從身旁拿出一張古琴道,「此琴雖非名物,卻也隨我十數年,今日便增於你。」

「先生賜,不敢辭。」羊安當下便收下了,手不停的撫摸著。

「此行泰山,所攜之書不多,便留於你,須記:夫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弟子記住了。」

卻見蔡邕又從衣袖中抽出一卷竹簡道:「我知你素來想學古文經,當今天下古文經大成者不過北海鄭公,我與他同門盧植有舊,便求了那盧植為你引薦。」

羊安當即接過書卷,朝蔡邕一拜:「弟子謝過先生。」

蔡邕終於還是走了,羊安送至城外二十裡,臨分別時,蔡家二女皆是傷心不已。羊安也是頗為不舍,然他心知,天下無不散之宴席。

送別蔡邕一家,羊安也準備啟程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