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漢末篡江山》第二十三回 黃巾軍師周淮安
羊安此時正在往皖縣的路上,只見他頭綁黃巾,腰配長劍,好不威風,胯下那匹雲裡飄卻是瘦骨嶙峋。那雲裡飄已是暮年,本該在泰山老家安享晚年,卻無奈跟著羊少爺折騰。可羊少爺也是無奈,自從光和四年,靈帝置祿驥廄丞,領受郡國調馬,這馬就被地方豪族壟斷了,價格自然是水漲船高,便是普通馬匹此時也要近百萬錢。

走在羊安左邊的,是一中年大漢,也是頭綁黃巾。瞧他模樣約莫三、四十歲,皮膚黝黑,身材健碩。雖春夏之間,天氣依然微寒,可他卻是一身無袖短打,露出兩條粗壯的手臂。胯下那匹棗紅馬倒是頗為膘實,不知是從哪裡搶來的。

兩人四下又有隨行近千黃巾義軍,手拿各式棍棒鋤叉,鬆鬆散散的將二人護在中間。

「淮安啊,前方便時皖縣境內了,不如讓弟兄們歇會,兵書不是常說以什麼什麼勞嗎?」開口的便是那中年大漢,他姓趙名高,廬江龍舒人,早在熹平年間便拜入馬元義座下。

「趙帥,此刻時辰尚早,所謂兵貴神速,待入了皖縣再歇息不遲!」羊安自然知道他說的是以逸待勞。

「如此,便依淮安。」趙高見那淮安稱自己趙帥,心下高興,卻又問道,「說起來,汝等本是泰山人士,兗州、豫州、徐州又皆有義軍。怎就捨近求遠跑來廬江?」

羊安自然不能說自己是來尋自家二叔,新任廬江太守羊續的。他知道趙高是在試探自己,思緒急轉,卻道:「趙帥,這...恐怕...」

「怎麼?難道還有甚難言之隱?」趙高當下便沉了臉。

「倒不是什麼難言之隱,只是...」

「只是什麼?莫要吞吞吐吐!」

「只是,馬渠帥被捕,淮安以為廬江群龍無首,正是大招拳腳的機會。」羊安拱手,又說道,「趙帥萬勿見怪!」

那趙高聽羊安提及馬元義,心中黯然。他自然不曉得方才羊安是故作姿態,隻道那淮安是顧及自家感受。心下釋然道:「我道是什麼,原來如此。淮安待某以誠,某自當不會怪罪。只是不知馬渠帥此番如何?「

「趙帥,你也不必太過傷心了,所謂吉人自有天相,日後指不定還有想見之日。」羊安嘴上說著,心裡卻想:怕是要到陰曹地府相見了。

「淮安說的是,汝便安心輔佐於我,將來若平了天下,必能封侯拜相。」

羊安嘴上稱謝,心中卻道:可別說什麼封侯拜相了,到時候不身首異處便已是求神拜佛了。

原來羊安自拜入鄭玄門下,每年臘月便要回泰山與家人團聚。今次本待過了龍抬頭,和家中眾人吃了開工飯便去東萊。不想拖拖拉拉間,還未啟程,便傳來了黃巾起義的消息。他疑惑這黃巾本應在中平元年起義,此時尚是光和七年,是否因自己而意外改變歷史進程。卻本能的以為這也許是機會,便決定留在泰山,靜觀其變,同時書信一封告知鄭玄。

到了三月,朝廷下了調令,封羊續為廬江太守。羊安知道消息後,便和眾人商議去廬江投自家叔父。潘大、陳辰自然追隨,太史慈徵得母親同意後也要同行。倒是臧霸婉拒了羊安的邀請。那臧霸、孫康、吳敦此刻已然元服,而羊安不過十五歲的少年,他們自然不願居羊安之下。羊安心下失望,卻也釋然,畢竟人各有志。陳儁被留在了泰山,此時群寇四起,泰山雖未受波及,但家中仍是要做些安排。那陳儁與泰山諸遊俠有往來,有他在自然可保家中安全。

待眾人到了廬江地界,已近月末。本以為郡治舒縣已在眼前,卻不想途中遇到一夥叛軍,足有千人,領頭的正是趙高。古代百姓崇敬有賢名的讀書人,汝南黃巾便是相約過袁閎家門而不入。那趙高也是如此,見羊安一身儒生打扮,心中歡喜,便問其來歷。羊安無奈,只能按之前與眾人吩咐的說法告知:自己名叫周淮安,本是泰山費縣人,年少時求學於鄭玄,數年前家中遭疫,田產盡沒。待學成歸家時,家中奴僕已於尼山落草,自己本是一介書生,並無求活之法,無奈之下只能從之,此番便是來投義軍的。之後便激動的聲淚俱下,掩面而泣。

話說那趙高一聽是當世大儒鄭玄的弟子,心中高興,便以羊安為軍師,隻道讀書人心思多。又遣人打探潘大、太史慈等人。那潘大話不利索,侯三卻道是:眾人除那太史慈具是泰山費縣人,大疫之後無以為生,便只能落草。太史慈又道:自己本是東萊人,自家少爺於求學鄭玄時救助自家母子,故一路相隨。眾人所說具是自身經歷,自然是毫無破綻。那趙高,一番比對,再無疑慮,便與羊安推心置腹。

趙高此行乃是往舒縣方向,自馬元義被囚洛陽之後,廬江各支黃巾自行其是。之後一眾大小頭領商議,與四月初五相聚舒縣城下,先入城者便為渠帥。漢代冶鐵工藝發達,雖頻疏戰事,但各地鐵官營從未停歇,故各州郡武庫所藏軍械均以十萬計。舒縣乃廬江郡治所在,若下了舒縣,奪了郡中武庫,那黃巾義軍自然鳥槍換炮戰鬥力大為提升。

羊安可不願這般模樣去舒縣。他雖以刺探軍情為由,派了化名周辰的陳辰去舒縣尋羊續報信。可若事有差池,自家叔侄於舒縣城頭相見,那羊續還不得七竅升煙,到時候自己定是百口莫辯。便想了計策,百般拖延。

「淮安啊,大軍齊聚舒縣,我等卻在此處盤桓,某終覺不妥。」

「趙帥明鑒,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淮安雖未親眼所見,但想必那舒縣也是城高牆厚,非一夕之功可下。到時候咱這大軍人吃馬嚼的,不需數日,便無以為繼了。」羊安見他躊躇,極力勸說道。

「既是為糧草,自可在灊縣、龍舒附近籌集,何必舍近而求遠?」趙高垂涎渠帥之位,廬江數十支黃巾之中,兵力數他最強,他自然不想放棄這次機會。

「趙帥,你想啊,數路義軍自襄安、臨湖、六安、灊縣、龍舒方向攻舒縣。便是東、西、北三面合圍的勢態。若義軍連日攻城,戰事吃緊,城中官軍必往這三面加派人手,則城南勢必空虛。我等此行,入皖縣、過居巢,到時候突然從城南殺出,畢其功於一役,則大事可成。」羊安此時給趙高描繪出一片美好的藍圖。

趙高沉思片刻,低語道:「此計甚妙!」

羊安又乘勝追擊,道:「趙帥明鑒,趙帥雖在這廬江一枝獨秀,但又有數路義軍實力與趙帥接近,此番自讓他們與官軍拚的魚死網破,我等坐收漁翁之利。到時候進了城,收編了官軍,此消彼長之下。各路義軍必不敢再有異議。恭喜渠帥,賀喜渠帥。」說著,羊安便向趙高拱手,做恭喜狀。

這趙高的心思早就被羊安帶到了遠方,腦海中描繪著羊安口中的藍圖,便是一番志得意滿。心中卻也有一絲慚愧,自家軍師很是不錯,智謀過人,又總為自己著想,自己卻總是躊躇。當下拍了拍羊安的肩頭,笑道:「好,好,哈哈哈,淮安某果真沒有看錯你,哈哈哈。」

羊安見他笑的豪邁,心道:只怕那些烏合之眾堅持不到你大軍殺到。卻也跟著哈哈大笑起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