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漢末篡江山》第一百一十三回 舉賢何必避親友
說起來,羊安這縣令新官上任,拜訪頂頭上司也算理所應當,何況又事涉宏車取水之錢。不過事有公私、緩急,如今之計,還當以縣中事務為重。

稍待整理頭緒,羊安又道:「正好佐治提及縣中吏治,我這也有一事要與諸君商議。」

郭、戲、辛三人道:「縣君,請說」

羊安於是道:「毋極諸事凌亂,初來乍到又無得信之人,安欲請諸位就事縣中,以助一臂之力,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三人相視一眼,郭嘉先笑道:「一家人何來兩家話,此來中山便為助你。有事隻管差遣便是,何必客套。」他沒甚旁的心思,自家大外甥有求,他自責無旁貸。

辛毗亦拱手道:「縣君之請,毗敢不從命。」雖說因太守有舉孝廉之權責,此時的寒門、旁枝出仕多自郡吏起,縣吏之職難免寒磣,不過他此行所為不過歷練一番,此刻自然求之不得。

戲志才卻不急表態,隻問道:「不知縣君欲使我等出任何職?」

羊安料想對方有心考驗,稍作整理,回道:「功曹掌縣中諸吏考評,又參諸曹事。其權之重,可比公府之西曹。安欲請兄長出任。」說著,羊安朝戲志才拱了拱手,戲志才忙還禮。

「主簿掌文書、籍薄、印鑒,亦當擇親近、公正之人。佐治可謂當仁不讓。」羊安說罷,又面向郭嘉,道:「至於奉孝,縣中雖無兵員,然寒冬將至,太行群寇恐來劫掠,我欲招募鄉勇,以保縣中太平。這兵曹一職恐怕非奉孝莫屬。」

說罷,羊安又瞧向戲志才,道:「此外,太史子義武勇剛毅,可為兵曹史。潘大忠厚正直,可當倉曹掾。兄長以為如何?」

戲志才顯然對此番安排頗為滿意,直撚須含笑點頭。然未待他開口,侯三卻突然插道:「阿郎好生偏心,眾人皆有差事,何以單單少了侯三。」

羊安笑問道:「怎麼?你也欲在縣中供職?」未待侯三答話,羊安又道:「侯三啊,侯三,你說你這文不成武不就的,能在何處供職?」

「這……」

「這樣罷,潘大傷勢未愈,看在你平日做事也算機警,且任你個倉曹史。」

「阿郎,這……」

羊安瞪眼道:「怎麼?可是嫌這差事無關緊要?我可告訴你侯三。縣衙無小事,毋極縣倉更乃重中之重。旦逢災疫全縣百姓可皆命玄於此。莫要說你侯三不願意當這倉曹史,便是交給你,我這心裏還不踏實呢。你要當就當,不當拉倒。」

眼看羊安話帶怒意,侯三忙笑嘻嘻道:「阿郎息怒,侯三當了這倉曹史便是。」

「怎麼,倒還是我求著你了?」

「阿郎明鑒,侯三絕無此意。」

「既如此,咱這醜話可說在前頭,但凡這縣倉少一升米,便要你提頭來見。如何,可還願當這倉曹史?」

侯三忙拜道:「侯三領命,願任倉曹史。」

「行了起來罷。」

侯三這才拜謝起身,可他剛站定,卻又問道:「阿郎,既要更換縣吏,何不將那丞、尉一併換了。」

他這一問,卻讓堂內眾人啼笑皆非。

侯三不明就裏,問道:「諸位,何故發笑?可是侯三又說錯話了?」

辛毗道:「侯三哥有所不知,縣君故能辟除縣中諸吏,然丞、尉這般長吏,卻是由朝廷任命。除此之外,縣中諸大鄉有秩,任免亦在郡府。」

(筆者注,漢鄉級長官,大鄉郡置稱有秩,小鄉縣置稱嗇夫,其大,小鄉界限不明)

此事既已議定,眾人繼行查驗。其中問題雖有不少,羊安卻不急於處理。在他看來,當務之急是先行拜會甄氏,一來治理毋極少不了甄氏支持,二來為示尊重,縣衙的人事調動也要打聲招呼。

甄家如今的主事人乃是甄儼,今年歲不過十四。許是家中突逢變故,又許是年紀輕輕便要背負家主重擔。羊安見到他的時候,他正一臉疲憊,眼神中亦是渙散無光,彷彿悲傷中又帶著些彷徨。

這一幕似曾相識,羊安彷彿從甄儼身上看到了當初的自己,此刻竟感同身受起來。只不過兩世為人的他自認自認自己當初可比如今的甄儼堅強不少。

說起來,那甄儼本是甄逸次子,只不過其兄早夭,這才輪到他繼承家業。其下還有弟妹六人,最小的甄宓僅有三歲。

想到甄逸享年不過三十有三,膝下竟有子女七人(八人),羊安心中忍不住就要吐槽一句種馬。

然當他瞧看風姿綽約的甄家未亡人劉氏時,那一刻,他又不禁想起泰山孀居的郭媛。他下意識的趕忙扯開思緒。心道:說來也怪,宗家的甄逸不過上蔡令,分家的甄舉卻官至執金吾。

然轉念一想,羊安又想通其中環節。嫡系血脈的延續固然是靠繼承,然士族、豪強的延續,更多的則是依靠傳承。如此一來,便為乾弱枝強提供了可能性。

譬如著名的汝南袁氏。其始於袁昌,興於袁安。袁安有三子,嫡長子袁裳,次子袁京,三子袁敞。其中長子袁裳繼承家業可視為嫡支,然三子袁敞卻是三兄弟中成就、官位、聲望最高的那一個。

往下一代袁裳嫡子袁著其官不過郎中。而袁京這一脈卻異軍突起,其長子袁彭為光祿勛,次子袁湯兩度任三公。

再往下一代,袁著後代已不見於朝廷,袁彭、袁湯兩兄弟的五位嫡子卻相繼任職二千石以上。而這五人中,聲望最高,最早出任三公的,又恰恰年歲最小的袁隗。

可見,所謂嫡系宗乾不過在禮法上擁有家族產業繼承權,及一定話語權。然一個家族的繁衍興盛,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更取決於其枝葉的茁壯。可以說士族、豪強中家族與個人,宗家與分家之間是相互扶持,相互成就的關係。

至少汝南袁氏能在東漢末年,經久不衰,靠的不僅僅是其嫡系子孫的強大,而是各代各支的人才輩出。以及這群人與社會各個階層,朝堂中各方勢力間密不可分的聯繫。至少汝南袁氏能在第一次黨錮時逃過一劫,袁敞之子袁盱功不可沒。

待拜祭完甄逸,羊安便被甄儼請入正堂談話。陪同的還有甄家未亡人劉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