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漢末篡江山》第一百一十五回 也無風雨也無晴
羊安不曉得唐、宋、明的縣令是否如電視裡一般,需要問案斷獄。至少在東漢,但凡官司不涉及官吏、士大夫、豪族,一般多由決曹掾審理。當然案件的最終決定權仍在羊安手中。

事實上,得益於分曹治事。縣令在多數時候是個動動嘴巴、管人管數據的角色。雖然此時的縣令地位遠高於唐、宋、明,雖然一郡之中太守多數時候,並不能過多乾預諸縣政務。但因初上任時就已經定下蕭規曹隨的基調。故而毋極縣中事務並不算太忙。

不過本著在其位,謀其政的原則,凡有閑暇,羊安便會巡查領地。而餘下的時間裏,除了習武鍛煉的習慣,他又開始了補充、完善簡體字的工作。

以羊安對歷史的了解,從漢末到西晉,數百年間,士族與豪強一邊依附於皇權壯大自己,一邊卻又不斷地削弱皇權對於地方的影響力及統治力。這對一個封建皇朝來說,無疑是非常致命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東漢末年皇朝的迅速崩塌,及後魏、晉的快速滅忙都與之有一定關聯。

羊安以為,對抗一個既得利益的階級,簡單粗暴的方法是戰爭,但隨之而來的後遺症亦當不少。而相對溫和的手段,則是削弱其在文化上的優勢。那麼推行簡體字無疑便是羊安能想到的最最簡單的辦法。

只不過他驚訝於自己不知何時,竟然莫名的生出了對歷史的使命感的同時。亦深知此舉想想容易,推進起來卻是相當不易。權力與時機自不用說,勇氣與決心亦是缺一不可。羊安不曉得自己能不能等來機會,更不曉得機會到來時,自己會不會去施行。但至少他要在機會到來前做好準備。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簡體字與此時流行的俗體字,其本質上是有區別的。所謂俗體字,此時多指秦皇統一文字後,礙於時代原因,文化、教育傳播的速度緩慢,導致不少地方仍沿用的春秋戰國時的舊字。

七月中,陳儁風塵僕僕的來了,一個人現的身。在得知泰山老家已有妥善安排後,羊安便給他在兵曹中安排了份差事,只不過暗地裏,他實際負責為羊安收集情報。而他此行帶來的數十人未入縣城,便散往毋極,乃至中山、常山兩郡(國)。在羊安看來,通訊落後的年代,情報尤顯重要。

其後幾日,伏均和陳辰二人相繼送來了一壞一好兩個消息。壞消息是河南尹李燮死了,其繼任者是越騎校尉何苗。

對於李燮這個對自己還算照顧的老者,羊安心中是有感激與敬佩的。故而乍聞噩耗,他傷心之餘,又絕食三日以示哀悼。

好消息則是,陳辰率人在九江壽春打探到了馮盈下落。總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羊安曉得自己與馮盈之間並非僅僅只是誤會這般簡單。急於求成反而容易適得其反,不如靜觀其變以待時機。所以他又給陳辰送去了新的任務,暗中保護馮盈。

七月末,縣衙的運作逐漸步入正規。羊安遣了郭嘉、太史慈往縣中招募鄉勇。便將拜訪中山相提上了日程。

中山是封國,雖自武帝後,各封國國王已逐漸不掌軍政,隻食封邑。然其名義上任然是一國之主。這種形式,頗似後世的君主立憲製。因此於情於理,拜訪中山相之前,羊安都要拜見一下中山國的國王。

如今的中山王姓劉名稚,乃是劉秀與郭聖通的幼子中山(簡)王劉焉的四世孫。至於西漢中山(靖)王劉勝那支,早在王莽篡漢時便被廢除了。

劉稚是個沒甚野心的閑散國王,因此,在收下羊安所備的「薄禮」之後,寒暄幾句便草草結束了這場流於形式的拜見。

反倒是中山相張純對羊安頗為熱情,家長裡短的嗑個不停。羊安這才曉得,二人之間原來還有一些淵源。這張純便是昔日泰山太守張舉的從弟。

對於張舉,羊安自然不陌生。祖父羊儒便是在其上任不久亡故的。喪葬之時,對方還曾來弔唁。

張純感念羊氏對其從兄的助益,羊安亦因此倍感親切,於是乘熱打鐵,乘機向張純提出了恢復毋極一地取水錢的要求。

說實話,羊安本也心中無底,不料對方不僅一口答應,甚將中山全境取水錢減至一錢。

羊安感激之餘忙替百姓道謝。其後,二人又就毋極招募鄉勇、冬季防太行山賊等諸事商議一番。那張純全程表現配合,不禁讓羊安喜出望外。

然待其走後,中山相府暗地裏卻摸出個人影來。若羊安在此,定一眼便能認出此人,正是先泰山太守張舉。隻聞張舉問道:「賢弟以為此人如何?」

張純道:「此人談吐不凡,才學、見識俱佳,若能為我等一用,當助益不小。」

那張舉卻皺起眉頭,憂慮道:「然吾所慮者,乃羊氏世代忠良。或難為我等所用。」

張純略做思忖,道:「兄長何必憂慮?前番弟以命人探得,羊叔興此番被貶毋極,雖是因其私縱劫犯,實則卻是為宦黨所害。我等若扯起清君側、誅閹宦的旗號,兄長以為如何?」

張舉不禁眼前一亮:「賢弟此計甚妙!」

張純又道:「屆時木已成舟,還怕他不就範,啊?哈哈哈。」

「哈哈哈。」

二人笑不片刻,張舉又問:「刺史王芬如何?」

張純道:「那王芬雖聲明在外,然其暗恨昏君閹宦已久,其性又輕躁狂動,只需遣一說客,陳明厲害,則大事可成!」

張舉道:「若要說客,愚兄此處倒有人選。」

「哦?何人?」

卻見張舉耳語幾句。那張純旋即面露喜色,道:「善,大善。此事成矣」

二人又計議片刻。張純這才道:「我等所計之事甚為隱秘,中山相府非久居之地,兄長當速回漁陽,切莫暴露行蹤。冀州自有愚弟周旋。」

張舉於是當夜便摸出相府後門,然饒是他謹慎小心,卻仍被人盯上了。

洛陽北,邙山某處,張紹向高進遞過食盒,忿忿道:「當初便讓你莫要摻和此事,你看看如今,還累得兄弟我遭罪。」

高進接過食盒,問:「阿郎可有話帶來?」

張紹道:「還能有甚?便是那幾句老話,讓你好好躲藏,莫要現身。待明歲正旦一過,天子指不定便如往常,大赦天下。」

聽罷,高進不再多說,開始蒙頭乾飯。片刻風捲殘雲,只見他邊用手指摳索著齒縫中的殘留,邊漫不經心道:「馮娘子如何了?」

張紹一聽,當下道:「哎呀,你都自身難保,怎還惦記著馮娘子?豈不知紅顏禍水?」

高進白了對方一眼,道:「不說拉倒。」

二人於是相對沉默片刻。高進又道:「每日在山中躲藏,甚是閑得慌,你說,不若我去毋極如何?」

張紹這下是真急了,斥道:「你若要去尋死,早去便是,省的老子每日奔波受罪!」

高進本就深知憑自個兒孤身一人,早奈何不得羊安。方才也是心血來潮,隨口便說。卻不想張紹竟如此激動,於是也就不再提了。

卻聞張紹嘆道:「兄弟啊,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來日方長,又何必急於一時?」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