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錦唐夢》第113章 國喪中的博弈
李治的靈堂設在麟德殿,之所以選在這裏,是因為麟德殿是大明宮內規模最大的別殿,位於大明宮西部,右銀台門內龍首原北坡一個突起的高地上,可俯瞰宮城。

殿前和廊下可坐三千人,空間足夠大,打馬球都不是問題。要來奔喪的,不只是京畿的官員,還有在藩的諸王和地方的封疆大吏,地方小了,人也放不下。

至於,先帝遺詔說停靈七日即下葬,李守義要真這麼做了,那才要被人罵做不孝呢!這種事,必須大操大辦,來的人多了,才更能向天下人證明,他的皇位來的名正言順。

道理跟打廣告一樣,所有人都知道了,那些覬覦皇位的人,才不敢頂著輿論輕舉妄動。

大唐重視孝道、宗法,這個也反映到殯葬禮儀上,就是國家比較重視喪禮的等級制度,並且還將對父母的孝道延伸到死後。

有道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喪葬之禮,具有相當重要地位,上至天子,下至百官庶民,皆不外如是。

從初終到入殮、建墓、備葬料、下葬、復土,還有喪、葬過程中不間斷的祭祀等,及各項需要避諱的示意。

《唐律疏議》裏詳細規定到:「諸聞父母若夫之喪,匿不舉哀者,流二千裡;喪製未終,釋服從吉,若忘喪作樂,徒三年;雜戲,徒一年;即遇樂而聽及參予吉席者,各杖一百。

聞期親尊長喪,匿不舉喪者,徒一年;喪製未終,釋服從吉,杖一百。大功以下尊長,各遞減而等。卑幼,各減一等。」

殯葬規格更是厚葬的風格,比如文德皇后薨逝,太宗下令營建昭陵,雖然下令一切從儉,但事實上,昭陵面積達三十畝,壯觀雄偉,主體一共修建了一十三年之久。

正殿那,李上金四兄弟帶著哭靈,哭得那叫一個悲嗷,偏殿這邊議先帝喪葬之事卻卡殼了。侍中裴炎以先帝功業巨大,死後應以後斂為由,提出挪國庫半數陪葬乾陵。

他這話說的真噎人啊!拿著忠孝打幌子,把大夥的嘴堵的嚴嚴實實的。都知道不對,可誰能反駁呢?李守義說不就是不孝,臣工們說不就是不忠,這是把人架在火上烤啊!

盤著手上的流珠,李守義打量著裴炎,心裏不由念著:老小子夠聰明的,拿著朕的國庫,拍天后的馬屁之餘。還想趁著國喪之際,搏個第一忠臣的美譽啊!

好傢夥,國庫的一半,老小子真敢開牙,就這一半的數目,夠他闔府老小活埋一百次,一千次。

而對於陪葬數目之事,李貞、李慎、李元軌、薛元超都有各自的苦衷,因為身份等原因,他們沒法開口否決。李守義唯一能指望的,就只有劉齊賢。

「胡扯!先帝遺詔說的明明白白,「園陵制度,務從節儉」,拿國家元氣搏虛名,上忤逆先帝遺詔,下難安天下黎民。」

「這幾年,邊疆戰事不休,各地災荒不斷,朝廷縱然有些家底,也經不起拿出國庫一半來陪葬。」

劉齊賢歷以精明強幹著稱,他掰起指頭給大夥算了一筆帳,自開耀元年至永淳二年,僅三年時間,五十萬貫以上的開支就有十一次之多。

......,老百姓常說成家好似針挑土,敗家好似水推沙,國庫的錢,那都是老百姓一文一文從土裏拋出來的。要動不動就像裴炎這樣,拿一半國庫出來,那國家也不用過了,此真乃敗家之舉。

可裴炎顯然對此並不服氣,厲口反駁劉齊賢沒心沒肺,

今日在場諸臣也好,殿內殿前跪著的也罷,沒有先帝的賞識擢拔,哪來今時今日的富貴。

先帝駕崩,舉國同悲,要是沒有先帝託孤的遺旨,他恨不得隨先帝而去。現在,就是花點小錢,劉齊賢就磨磨唧唧的,這是忘本啊!沒有先帝,他劉齊賢現在還並州當小司馬呢!

而且,這是他一個人的事嗎?他這替天后盡哀悼,替聖人盡孝道,替天下百姓盡孝心。都是為了國家,怎麼能說是他的私心呢?難道先帝是他一個人的,還是說人走茶就涼了。

裴炎拱了拱手,滿臉委屈道:「聖人,天后!老臣這可都是為朝廷的臉面著想啊!這辦的太寒磣,豈不是讓來弔唁的番邦使節,小覷我天朝!」

好傢夥,能說會道的,都上升到國際高度上了。別說劉齊賢了,就是保持緘默的李貞等人,也是面面相覷。

天子出口成憲,他不能胡亂表態,隨扭頭看向武後,溫聲道:「皇祖母,您看這事?」

李守義狡猾,武後也不是白給的,她的回答可是更是巧妙,言天下是李守義的,陪葬多少都看聖心獨運。

但她補充一點,歷朝歷代,陪葬的數量,可是與孝心掛鈎的,孝心越大,自然陪葬越多。

話畢,還尋問侍候在一旁的上官婉兒,問了問昭陵的陪葬。要說這上官,也真是博聞強記,將陪葬的目錄敘述了一遍。甚至連陵園地面的石人、石羊、石虎、石望柱、石碑的數量也做了闡述。

李守義回顧薛元超,老頭也是點頭,表示分毫不差。看樣子,上官婉兒除了能作詩人,還相當於一台人形的百科全書啊!

前有裴炎高調唱起,後有天后論數量表孝心,李守義這軍被將的死死的。這一步要是邁不好,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他就得按裴炎說的辦。這也會給外人留下一個印象,新朝的事,裴炎之言可定。

但他們也當朕這個少年天子是擺設,李守義手中的流珠一停。見狀的劉齊賢,態度立馬就變了,先是請罪,直接就把裴炎架了起來。

「是臣見識淺陋,沒有裴相考慮的周旋。」

「先帝一生功業,功過三皇,德兼五帝,區區陪葬何足討論,依著臣看陵寢的規格應該再大一些,最好參照始皇帝的規製來。」

劉齊賢這話一出,裴炎臉都氣紫了,這老劉太不講「武德」,這麼不要臉的話,他是怎麼說出口的。始皇陵從秦王政元年到秦二世二年,前後歷時三十九年才竣工。不算陪葬,僅工程的耗費,就是個難以想像的數字。

秦亡的原因之一,就過分耗費民力,繁重的工程,致使百姓揭竿而起。劉齊賢的意思簡單的很,你裴炎能唱高調,別人也能,不就是比誰不要臉嗎?那就比比誰更沒下限!......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