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命說
「果然是來對了!」

下方,在聽到韓非的話之後,蕭何心中忍不住激動了起來。雖說沒有聽到之前儒家法家區別的內容非常可惜,但是和今日的課題比起來,儒家法家區別什麼的簡直就是小孩子過家家好吧!

蕭何有預感,只要能夠學習到今日的課程,他便將直接獲得一把打開真理大門的鑰匙。而後他便將以一種全新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而不再是像之前那般只能以片面的角度去分析問題,最終漏洞百出。

一想到學完今日課程之後的場景,蕭何就忍不住一陣心潮澎湃。不過他並沒有將這份心情表現出來,而是極為克制地繼續安靜坐在原地,等待韓非繼續發言。

如同蕭何這般激動的人很多,但是像蕭何這樣能夠這麼快就平復心情的人卻很少,因此周王宮門前的廣場上的喧鬧持續了將近半刻鐘的時間才停止,隨後韓非才繼續說道:

「首先,我們先要明確。什麼是天,什麼是地,什麼是人!」

「所謂天,就是咱們頭頂上的東西。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若是沒有天,咱們將喝不到雨水,曬不到太陽,看不見雲朵,吸不到空氣。日月都在天上輪轉,仙神都在天上居住。因此天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是萬物之主宰。」

「其次是地,地是我們腳下的東西,是承載我們的東西。大地孕育出了百草,百草又養活了百獸。正是依靠著百草和百獸,我們人才能存活,不至於餓死。因此大地可以稱之為母親,因為她就像母親一樣不求回報地撫養著我們。」

「隨後是人,你,我,還有王公貴胄,都是人。從本質上來說,我們之間是沒有區別的。因為世間的萬物都是天地所孕育,在天地眼裏,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就好像你不可能強行區分自己的孩子,是吧?」

「嘩~」

雖然韓非的話已經說得非常委婉了,但是卻依舊在人群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其實也很正常,畢竟能夠來聽韓非課程的大多是貴族子弟。如今韓非卻說他們和普通的黔首沒有什麼區別,試問這讓他們如何能夠接受得了?

因此毫無意外,在聽到韓非的話之後,立刻就有人跳出來說道:

「敢問韓子,你說這所有人都沒有區別,意思是我們和那些奴隸黔首都一樣嗎?」

「是的。」

韓非淡淡點頭道。

「嘩!!!」

聽到這話,眾人的喧嘩聲更大了,立刻就又有人站出來問道:

「既如此,那麼為什麼有的人可能身居高位,而有的人卻只能成為奴隸呢?這難道不是因為我們之間的血脈不同嗎?」

「對啊!這難道不是因為血脈差異嗎!?」

下方人群立刻附和道,讓他們承認自己和奴隸黔首沒有區別,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雖說韓非的這套理論也拉平了他們和國君以及大貴族的差距,但是人就是這樣,拚命摟住已經有的,再去衝刺更高的。你一下子將他們拉到最低點,哪怕連帶著將那些原本地位高於他們的人也一併拉下來了,他們也是接受不能的!

如此,這些貴族子弟的反應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是血脈差異。」

韓非既然敢這麼講,那自然是早就已經想好了心理準備。因此他並沒有被人群的反應給嚇到,而是繼續淡淡說道:

「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出現地位上的不平等,是因為能力,以及天命!」

「天命!?」

古人都是迷信的,一聽到天命這種玄而又玄的東西,他們立刻就沉寂了下來。所有人都驚疑不定地看著韓非,想要看看他準備怎麼說。

「上古之時,三代之治。當時人與人之間沒有任何區別,哪怕是堯舜這樣的人皇,也無權決定他人的生死。在那個時代,是沒有奴隸和貴族的。所有人都能安居樂業,快樂地生活著。」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這個時候,大洪水來了!海量的洪水衝垮了農田和房屋,讓人們流離失所。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得不團結起來,一起治理大河。而在這個過程中,大禹成功地脫穎而出,帶著天下萬民馴服了洪水,讓人們可以繼續安居樂業。而有感於大禹的功德,上天最終降下了天命,命大禹成為新的人王,統領天下萬民。」

「至此,夏朝開啟!」

韓非的聲音不大,但是聽在眾人耳中,卻彷彿晨鐘暮鼓一般,震人心魂。

他們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大禹的王位以及夏朝的開啟,竟然能夠用這種方法來解釋!

可以說,韓非開創的這個功德與天命說,直接震碎了在場所有人的三觀。偏偏他們還挑不出錯來。所有人都覺得韓非說得對,夏朝就應該是這麼建立的,大禹的王位就應該是這麼來的!

「夏朝治世幾百年,到了夏朝末年,夏王昏庸,任用小人,疏遠賢臣,以至於民生凋敝,人民苦不堪言。而隨著夏王犯下的罪孽越來越多,他身上的天命也因此而變得越來越薄,最終天命拋棄了夏王,轉而降臨在了商湯的頭上!」

「商湯藉助著天命的力量,快速發展自己的封國。而後一舉擊敗夏朝的軍隊,成功建立了商朝。至此,天命的第一次輪轉便算是完成了。商朝建立,人民再次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到了商朝末年,同樣的景象再次發生。紂王昏庸,以至民生凋敝。周文王以賢能聞名於天下,成功承接了天命。而後武王伐紂,創建周王室八百年天下。」

「當然,周王室雖然享國八百載,但是實際上在平王東遷之時,周天子的天命就已經開始不顯了。之後幾百年天下大亂,諸侯混戰,皆是因為天命不顯,天下無主罷了。」

韓非的這段話其實有很多歷史性謬誤,但是這沒有關係。畢竟在場之人也沒幾個的精通歷史的。再加上韓非的這段話還非常符合儒家的歷史觀,因此就算他說錯了,在場之人也是沒辦法指出來的,除非他想和儒家的門徒打嘴仗。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