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兩百章 國君還剩什麼?
「轟隆!」

韓非的話宛如一道驚雷一般,響徹在眾人的耳邊。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問題竟然還能這麼解決。

你法家不是需要最高權力授權嗎?好,我直接把最高權力從國君的手上「奪」過來,將其還給萬民。

而後再由萬民授權,以此來讓法家獲得約束國君的權力。

韓非的這番話若是出現在清朝的話,那麼毫無意外,他立刻就會被人舉報,而後被官府抓起來,以妖言惑眾的罪名凌遲處死。

但是現在不是清朝,現在是戰國。

此時的皇權還沒有獲得至高無上的地位,人們對於國君的敬畏之心其實還相當有限。

畢竟,往倒個幾百年,誰家還沒發生過國人暴動,驅趕國君的事情呢?

雖然當時的國人其實都是國君的親戚,多少都和國君有血緣關係,但是現在的萬民大多也是那些國人的後代啊。

老祖宗可以這麼做,為什麼自己不能這麼做?

再加上這年頭國君本身就要受到國內各個派系的製衡,只是一個理論上最高權力的象徵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韓非這番話說出來,眾人雖然感到有些驚愕,但是還不至於感到驚恐。

乃至於要將韓非當成是異端抓起來燒死。

而是非常認真的思考起韓非這番話的可行性,而後將自己的國家帶入進去,思考如何將國君的權力束之高閣。

只是如論他們怎麼想,都始終得不出一個要領來。

畢竟這東西實在是過於超前,以這個時代人們的認知,想不通也是正常的。

而另一邊,在所有人都還在思考如何搭建制度框架,以此來約束國君的時候,之前那名代表率先忍不住,出列問道:

「敢問先生,那若是國君不服法家的約束,想要直接用武力打破規則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約束國君的權力不應該只靠嘴上說說,而是要以制度作為保障。」

韓非對著這些學子讚許地點了點頭,而後繼續說道:

「你說國君可以以武力來打破規則,這一切的前提是國君的手上必須要掌握武力。那如果國家的律法直接不將調動軍隊的權力授予國君,國君又應當如何以武力反抗呢?」

「什麼!?不將調動軍隊的權力授予國君!?」

聽到這話,眾人直接驚呆了:

「這……這……還能這樣的嗎?」

「為何不能這樣?」

韓非笑著說道: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如此重要的東西,怎麼可以輕易教給一個人來管理?若是那個人是個傻子,下令讓軍隊去獵殺不存在的敵人,那這軍隊不是直接廢了?因此我提議,軍隊的調動權不能歸國君所有,而是要由宰相牽頭,帶著一批忠臣組建一個內閣,共同管理。只有內閣同意並且簽發調令了,軍隊才能調動。否則就算是國君親至,軍隊也不能妄動分毫。」

「內……內閣?」

又是一個新的名詞,不過聯繫上下文,眾人很快就明白了這個詞的意思,隨後有代表出列問道:

「先生的意思是,國家大事,盡歸內閣管理?可是這樣一來的話,內閣的人選又應當如何確定呢?」

「內閣的人選由國君提議,而後由百官投票。國君在這個過程中只有提議權,沒有決定權,因此可以防止國君將自己的親信送進內閣,讓內閣成為自己的應聲蟲。」

韓非淡淡說道。

「可是若是國君隻提議自己的親信呢?亦或者說,國君收買了內閣的成員,讓他們成為自己的親信呢,那又應該怎麼辦呢?」

學子繼續問道。

「很簡單,前者百官可以在投票的時候拒絕出席,只要投票比例達不到六成,則投票效果直接作廢。至於這後者麽,百官可以對內閣成員發起彈劾,而後再舉行廢除內閣成員的投票。一旦投票比例達到一定數值,哪怕對方是內閣成員,也必須要退位讓賢。」

韓非鄭重回答道。

以上這些是王沉結合明朝內閣制度和大不列顛內閣制度做出的一個改良版,這個版本刪去了上下議院的內容,直接由百官來扮演上下議院的角色。而後再引進彈劾機制,讓百官手中的權力可以更大一些,確保內閣不會成為帝王的應聲蟲。

「嘶~」

而另一邊,在聽到韓非的回答之後,場內眾人全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此刻他們終於意識到,韓非不是在開玩笑,他是玩真的!

若非如此的話,他又怎麼可能會連制度框架的搭建都已經想好了,而且還這麼完善?

要知道,這裏可是講學現場啊!歷史上那些巨子在講學的時候最多也就是宣揚一下自己的思想理念和學說觀點,至於具體的時政方針什麼的,基本都是不講的。最多也就是講一個大概。哪像韓非這樣,直接將具體細節都講出來了!

很顯然,韓非的這套制度是有模板的,否則不可能如此細節。此時眾人在想的是,韓非的那個模板國家到底是哪個,是他的母國韓.國,還是當今的霸主秦國?

當然,無論是哪一個,對於現在的學子們來說都還是有些太遠了。對於此時的他們來說,趕緊繼續提問學習才是最要緊的。

因此沒過多久,就又有一名學子起身,對著韓非問道:

「那這樣一來的話,國君又能做什麼呢?手上權力如此至少,只怕國君也不會甘願吧?若是他不肯交出手中的權力,又當如何呢?還有,若是軍隊不聽內閣的調令,而是只聽國君的,那這一切不就都白瞎了嗎?」

「國君具有發動戰爭的權力——沒錯,雖然他無權調動軍隊,卻可以發動戰爭,而內閣是沒有這個權力的。換句話說,若是國君不同意的話,就算內閣再想宣戰,軍隊也是不能朝敵國發動攻擊的。」

韓非淡淡笑道:

「而除此之外,國君還有基層官員的任命權,內閣成員的提名權,以及最重要的,國君還有國家政策的批複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