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兩百二十四章 一觸即發
「父王,不會的!」

韓安聞言,急忙開口解釋道:

「秦國如今確實是遭受了蝗災沒錯,但是事分輕重緩急,那呂不韋也不是傻子,不可能做出榨乾咱們韓.國的事情來的!」

「哦?此話怎講?」

聽到這話,韓王頓時來了興緻,對著韓安問道。

「原因很簡單,秦國需要一個典型,一個榜樣!」

韓安急忙說道:

「登臨天子位,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而是足以改變天下格局的大事。一旦做成,那麼秦國就將成為天下諸侯的宗主國,對所有諸侯有具有法理上的統治權!」

「在這種情況下,些許糧草,又能算得了什麼?咱們韓.國第一個臣服於秦國,秦國是一定會將咱們當成是典型樹立起來的,好讓天下諸侯知道,臣服於秦國,是不會給他們帶來太多的壞處的,否則誰又敢繼續臣服於秦國呢?」

「因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秦國是不太可能拿走太多的屬於咱們的糧食的。不僅不拿,為了彰顯其仁義,秦國甚至有可能分發一些糧食給咱們,為的就是收買人心!如此,父王您還有必要擔心咱們因為臣服於秦國而直接崩潰嗎?」

「這……」

韓王聞言,頓時陷入了沉思之中。話說到這個份上,他哪裏還不知道臣服於秦國才是如今韓.國的唯一出路?只是一想到那麼做有可能讓韓.國就此失去自主權,韓王心中又感到有些不安。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名信使卻突然從殿外跑了進來,跪倒在韓王面前道:

「報~大王,大事不好了!函谷關那邊突然飛出了非常多的蝗蟲,如今正在朝著我國飛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此時那些蝗蟲只怕已經飛到我國境內,開始啃食莊稼了!」

「什麼!?」

聽到這話,場內的百官們頓時炸開了鍋。他們如論如何都沒有想到,這場蝗災竟然來的如此迅速。他們這邊都還沒準備好祭祀用的東西呢,那邊蝗蟲就已經開始啃食上莊稼了。

一想到自家的莊稼如今正在遭受蝗蟲的啃食,這些官員心中就焦急萬分。隨後也不再繼續保持沉默了,而是直接朝著韓王跪倒道:

「大王,時不我待,您還是快快做出決斷吧!」

「是啊,大王!只有早日做出決斷,咱們才能竭盡全力地去應對這場蝗災啊!」

「大王,經此蝗災,咱們韓.國今年已經收不上什麼糧食了。再和秦國交戰,與自殺無異啊!」

殿內官員們的哭聲震耳欲聾,令韓王感到不勝其煩。無奈之下,他只能擺了擺手,大聲說道:

「好好好,寡人答應你們,這就向秦國納去降表,請求歸附秦國!」

「大王英明!」

百官聞言,頓時一臉驚喜。隨後紛紛朝著韓王磕起頭來,以此來表示自己心中的喜悅。

唯獨韓王一人,在說完這句話之後,彷彿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氣一般,一個踉蹌跌倒在了王座之上,雙眼獃獃地看著遠方,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

韓.國終究只是個例,畢竟身為距離秦國最近,同時也是勢力最弱的國家,他確實已經沒有什麼資本去和秦國抗衡了。

但是其他國家則不同,在接到秦國的國書之後,其他五國的國君全都是輕蔑一笑,隨後便將其丟進了火坑中,絲毫沒給秦國留面子。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也很好理解。剩下五國中最弱小的當屬燕國,但是非常湊巧,燕國根本就不跟秦國接壤。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不用擔心秦國會對自己用兵,畢竟中間還夾著趙國呢。

那趙國呢?他們和秦國接壤,又在長平之戰中被削弱了大部分的實力,他們也應該害怕秦國了吧?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長平之戰後趙國可以說是家家戴孝,每家每戶都跟秦國有著血海深仇。在這種情況下,趙王自然不可能幹出臣服於秦國的事情來。真要那麼乾的話,不等秦國動手,憤怒的趙國國民就會先一步將其廢掉。

更何況,當今趙王雖然本事不大,但是心氣卻是不低。人家壓根就不曾害怕過秦國,覺得之前的失敗只是指揮不力,只要好好打,趙國還是有和秦國一戰之力的。有著這種想法在,他又怎麼可能做出臣服於秦國的事情來呢?

燕趙兩國都不肯臣服於秦國,其他三國就更不用說了。其中魏國雖然國力不濟,但是人家都城建的好啊!作為戰國時代的第一堅城,魏國國都大梁可是有著自建成後就不曾被攻破的光輝歷史的。以往不管是什麼戰爭,只要打到大梁城下,就差不多可以結束了,因為根本就沒人能夠攻破大梁。

有著這個依仗在,魏國其實是不太害怕被秦國滅國的。除非秦國先一步將他周圍的國家全部消滅了,否則他總能從外部獲得援助,而後活生生將秦軍的糧食消耗殆盡,逼其退兵。

歷史上秦國就是在滅掉趙國之後才滅的魏國,而且為了防止魏國得到其他國家的救援,他們還事先攻打了一次楚國,將魏楚交界的二十幾城全部割走,這才放心大膽地攻打大梁,可見大梁之堅固。如今趙國未滅,魏楚還有這綿長的邊界線,魏國自然沒有害怕的道理。

魏國不怕,楚國自然也不怕。楚國最大的問題是行政制度僵化落後,國君無法凝聚全國的力量辦事。但是真要嚴格論起國力來,楚國其實是不虛秦國的。這一點從歷史上秦滅楚的戰役就能看得出來,為了消滅楚國,秦國可以說是傾盡了全國的力量,這才勉強將楚國滅掉。而在這個過程中,楚國這邊甚至是沒有動用全力的,很多力量都沒來得及被調集起來,國家就沒了。而這,也就導致了楚國地區有著全天下最強大的反秦力量,為之後滅亡秦國埋下了伏筆。

扯遠了,楚國雖然動員能力不行,但是整體實力還是在的。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你不去試一試,還真不知道他有幾斤幾兩重。楚王也是一樣,人家壓根不覺得楚國比秦國差多少,讓他臣服於一個與自己實力相當的對手,這樣的事情他自問自己做不出來。所以在接到秦國的國書之後,他想都沒想,就直接回絕了。而且還當著秦國使者的面,將這封國書丟盡了火坑中,以表示自己絕對不會妥協的決心。

四國說完了,最後就輪到齊國了。關於齊國……怎麼說呢,當初的齊國確實是天底下最強的諸侯之一,甚至要比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更加強大。但是其急速擴張的野心引起了天下諸侯的警惕,隨後五國聯手,合起夥來將齊國給滅了一次。後來雖然復國了,但是實力卻也大不如前了。而且由於那次滅國的經歷,齊國本能地對其他五國持有一種敵對態度。基本上是什麼事情都不參與,一心隻想關起門來做自己的生意。

再加上齊秦兩國如今還不接壤,齊國自然就更沒有害怕秦國的理由了。因此在接到秦國的國書之後齊國不做多想,就直接回絕了秦國的使者。不過齊國倒沒有做出什麼當面燒國書的事情,而是客客氣氣地將秦國的使者給送了回去……畢竟買賣不成仁義在,齊國如今商人治國,人家商幫們還是要和秦國做生意的!把和客戶的關係搞僵怎麼行?那樣不利於後續的合作啊!

當然,客氣歸客氣,但是齊國拒絕秦國要求的答覆卻還是引起了秦國這邊的「震怒」。秦國這邊當即表示,自己之所以登臨天子位,是為了平息天下的戰爭,重新框定天下的秩序。可是五國國君卻如此地不知好歹,不以蒼生為念。為了懲罰這些國家,秦國準備發動一場滅國之戰,將這些不服從秦國的國家紛紛消滅!

消息一出,天下無不嘩然。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戰爭竟然會以這種方式降臨。一時間人們開始議論紛紛,有人覺得秦國做得對,他們的做法確實能夠平息天下戰亂,讓老百姓安居樂業。五國國君竟然為了一己之私而選擇與秦國對著乾,對著引發了戰爭,這一切都是五國國君的責任。

而另一派則是認為,秦國的做法實在是過於過分了。五國傳承這麼多年,人家的先祖披荊斬棘,篳路藍縷,好不容易才建立了這麼個國家,結果你倒好,一句話就想讓人家臣服於你,將國家主權奉上,這樣的行為實在是太過於卑鄙和過分了,也難怪五國國君選擇拒絕。因此這場戰爭的責任方並不在五國國君,而在秦國身上。

所謂人心向背,人心的力量是巨大的。當戰爭與正邪扯上關係之後,就會出現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就好像現在,隨著討論的展開,各路能人異士也開始用腿投票,選擇加入各自看好的陣營,幫助其打贏這場戰。一時間,各國軍隊之中都多出了許許多多的英傑人物。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