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24章何樂而不為?
真理隻掌握在少數人手,一位傑出的領導者,要有著堅定的心智,堅定的思想,堅定的路線,不能被人所左右。

一位皇帝,要有捨我其誰的氣魄。

如果因為怕錯,而畏手畏腳,怕麻煩而把難題留給後人。那他,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

朱允熥要那個位置,他更要成為建立一個嶄新的明,重塑華夏輝煌的領導者。

所以,他看著殿群臣的目光,毫無怯意。

「吳王殿下!」先開口的是書舍人劉三吾,「驛站乃是國家所建,傳遞軍國大事。如果按殿下所想,對百姓開放,會不會捨本逐末?屆時影響軍國大事加急傳遞,或者丟失公,泄露朝廷機密?再者,驛站乃是供過往官員專用,開放給百姓,必亂尊卑!」

劉三吾所說的是老成持重之言。

歷朝歷代對驛站都極其看重,原王朝的疆域都太大,往來交通不便,驛站是朝廷知道各地情況的最佳手段。

而且這個時代有著明確的尊卑等級,衣食住行不是有錢,就能隨便穿隨便用的。

朱允熥沉思片刻,笑道,「驛站傳遞的是軍國大事,百姓傳遞的無非是信件雜物,分開來送就是!」

說著,朱允熥慢慢走到群臣之,盡量說得直白些,「我打個比方,就以咱們應天府(南京)為例。京城有客居的商人,學子不下十餘萬,還沒算那些在京城務工,討生活的人,對吧?」

一秒記住https://m.

戶部尚書傅友點點頭,這個數字和戶部統計的差不多。

禦座上的朱元璋又是老懷大慰,心道,」臭小子事先做足了功課,連京有多少客居人口都知道!「

」人在異鄉身為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朱允熥說了兩句詩,繼續笑道,」這些人,每月每年和家的書信,雜物往來,是個天數字,對吧?「

見大臣們都在點頭,朱允熥接著道,」如此龐大的信件貨物往來,不同於朝廷各地的加急軍報。這麼多東西,用軍馬送也送不過來!「

群臣,一個捧哏及時出現,吏部尚書詹徽道,」殿下的意思是,分開?「

」對,分開!「朱允熥給了對方一個深得我心的眼神,又笑道,「咱大明的驛站,除了軍馬,還有大量的騾馬,這些牲口是備著給官員們拉行李的,可大部分的時候,都是閑著的,對吧?」

「與其閑著,白吃糧草,不如動起來。」說著,朱允熥笑了笑,「還有驛站的驛卒,幫工,閑著也是閑著,該動的就動!」

「以應天府為例,假定每月一號為百姓信件物品郵寄日!」朱允熥站在群臣間,侃侃而談,「幾驛卒為一伍,護送運送信件物品的騾馬車隊離開,交到下一個驛站,然後再由下一個驛站的按單清點,繼續傳遞!」

「有驛卒在,避免有歹人起壞心,驛卒之間又可以彼此監督,避免盜竊魚目混珠。信件貨物送至當地,由驛站人貼出通告,讓百姓前來認領,或者由驛站的幫工跑腿送到!」

說著,朱允熥又笑笑,「收信收貨人,哪能讓人白送呢,怎麼不給點賞錢?」

家書抵萬金,在這個沒有其他通訊方式的年代,一封家書珍而重之。其珍貴,不能用錢來衡量。

他這麼一說,殿臣子們都笑了。

禦座上的朱元璋也不禁莞爾。

民間風俗如此,別人給幫忙,總不能讓人家空著手回去。這不是貪腐,更不是勒索,是朱元璋最喜歡的百姓民風。

朱允熥如此一說,群臣差不多都明白了。

軍國大事還是用軍馬加急傳遞,驛站限制的車馬人手利用起來,為百姓輸送信件貨物。

許多人暗暗點頭,如果真能如此,各地的信件雜物往來將會十分便捷快速。

「至於劉學士所說,官民合居亂了尊卑!」朱允熥沉吟下,「以北平驛為例,北平驛站在通州,佔地四十五畝,可容納上千人同時住宿。留下給官員們住的,還是有許多空房,由於驛卒隔開,算不得亂了尊卑!」

「能住驛站的百姓,只有商隊。百姓們隨便有個安全的地方住就行,不求豪華只求遮風擋雨!」朱允熥繼續說道,「再說,商人們都很摳門的,也就是東家和掌櫃的住,夥計們還是風餐露宿和貨物待在一塊!」

說著,朱允熥頓了頓,「這就是驛站的第二個作用,給過往商旅提供住宿飲食,還有貨物倉儲!」隨後,朱允熥又笑笑,「這可和傳遞信件雜物不是一個價了!」

官員們都是人精,朱允熥說的通俗易懂,他們不難理解。而且,一涉及到錢,許多人眼睛都亮了。

戶部尚書傅友開口問道,」殿下說這些,也不是不可行,俗話說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若真能給商旅提供方便,也是朝廷的恩德。只是,殿下說是開源,臣請問,如何開呢?「

說地這個累呀!你乾脆說怎麼收錢就完了!

朱允熥心腹誹,面上笑道,」這還不簡單!「說著,走到朱元璋禦案邊上,」皇爺爺,孫兒鬥膽,請您寫幾個字!「

朱元璋正聽的入神,心裏沉思,聽他如此問,笑道,」寫啥?「

朱允熥從袖子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煙盒大小的硬紙殼片,笑道,」請您寫一個郵字!「

」好!「朱元璋大營一聲,提起硃砂筆。

以朱允熥的眼光看,朱元璋的字不好看。但是一筆一劃之蒼勁有力,力道深沉。

」再請皇爺繼續寫,住字!「朱允熥又笑道。

隨後,朱元璋按朱允熥所說,在幾張小卡片上,都寫下字。放下筆,笑呵呵的看著朱允熥。

」諸位請看!「朱允熥拿著寫著郵字的卡片,笑道,」這上面是皇爺爺禦筆郵字,可以貼在信上用來信件郵遞!「說著,又回頭看看朱元璋,「皇爺爺,既然是您禦筆所寫,不如叫郵票吧!」

朱元璋一愣,隨後開懷大笑,「好,聽你的,郵票!」

「恭喜陛下!」吏部尚書詹徽當場出列,朗聲道,「此物若真能發行於世,定是千古佳話。臣為陛下賀,為吳王賀,為大明賀!」

「恭喜陛下!」群臣也趕緊跟上,狂拍馬屁。

朱元璋平日最反感的就是馬匹,但此刻笑得見牙不見眼。

皇帝,更想青史留名。這個郵票的作用已經呼之欲出,貼在信封上是作為官府郵寄信件的憑證。

若真能發行,無論滄海桑田,只要世人還寫信,就一定會記得他朱元璋。

記得他這個曾經的放牛娃!記得他創立的大明!

馬匹退去,劉三吾再次開口,「吳王殿下,這郵票可要錢?」

「這個就是咱們給百姓郵寄信件的郵資!」朱允熥在群臣舉著天下第一張大明郵票說道,「朝廷賣給有需要的百姓,百姓把郵票貼在信上,驛站蓋上印,就可以郵寄了!」

劉三吾沉思片刻,」多少錢?「

」不貴,兩洪武通寶!「朱允熥笑道,」諸位別小看這兩錢,我大明一天的書信往來何止數十萬,積少成多呀!「

」嘶!「幾位掌管財政的大臣頓時倒吸一口氣。

他們執掌天下的賦稅,略微一算就知道到底是多少錢。

一枚郵票兩,一萬枚就是兩萬,十萬就是二十萬。二十萬銅錢換成銀子,就是兩萬多兩。一個縣一年的賦稅才多少?去年大明一個人口繁多的上等縣,上繳稅銀也不過三萬,一州之地不過十五萬。

」但是皇爺爺禦筆這種,兩錢可買不到!怎麼也得二十兩!「朱允熥笑道,」皇爺爺,天下有的是有錢人,他們巴不得買您的禦筆回去供起來!」

「好小子,做買賣做到咱頭上了!」朱元璋哈哈大笑。

「劉學士是天下人翹楚,若是以您手書為範本的郵票,怎麼也得賣,五兩!」朱允熥對劉三吾笑道,「人雅士,都有這個愛好,天下學子,誰不想要一張,翰林學士的墨寶!」

書舍人劉三吾頓時有些自得的笑笑,同時眼也有些期盼。

若真以他的手書為範本,那他劉三吾也是名流千古。

「除了郵票,還有遞票,傳遞貨物按照重量計算價格!」

「還有住票,飯票,儲存貨物的儲票!」

「朝廷統一發賣,無論是百姓還是商旅,拿著票就可以在驛站使用!」

「財源盡歸朝廷樞,驛站的驛卒幫工也有不會白忙,每年所得足夠維護驛站,一舉多得。」朱允熥站在朱重身邊,「諸位,何樂而不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