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25章純孝仁德之孫
「白白給朝廷增加一份財源,何樂而不為?」

朱允熥的話,讓奉安殿的群臣表情不一。

有人交頭接耳議論,有人閉目沉思,有人心裏默默算計。

但無論是誰,現在都已經挑不出半點的問題。

驛站改郵政,利用國家的傳遞方式,和交通樞紐,為百姓傳遞信件貨物,為商旅提供便利,這本就是朝廷的德政。

再想到即將因為發行各種票據,而產生的巨大財政紅利,還有繁華的商貿,眾人沒人不動心。

大家都是經年老臣,略微一算就能算出來,吳王這條建議,能給國家帶來多大的收益。

如果運用得當,怕是每年的收益,不下百萬之數。相當於五個州的稅收,而且這種財源還不受老天的限制,無論豐年災年都是如此。

吏部尚書詹徽先開口,「陛下,臣以為吳王殿下之條陳,可行,臣附議!」

戶部尚書傅友也開口道,「臣附議!」

大理寺少卿,「臣附議!」

首發網址https://m.

掌管天下軍馬的太常寺,「臣附議!」

最後大明官之首,書舍人劉三吾說道,「臣也附議,但是治大國如烹小鮮,凡事謀定後動!驛站改革不是小事,牽一髮動全身,還需深思熟慮!」

」劉學士老成謀國之言!「朱允熥笑道,」我只是提一個條陳,其關鍵和細節還需各位臣工仔細斟酌。我只是有點小聰明,治理國家還要依靠諸位!「

眾臣開口,」臣等慚愧!」

朱元璋看著站在自己身邊,意氣風發的朱允熥,心滿是欣慰。

「臭小子,知道藏拙,知道自己的長處短處,知道不驕不躁,最難得的是,知道自己該抓什麼,放什麼!「

一位君王,要提出大綱領,然後再由臣子們描繪出細節。

無論綱領怎麼好,最關鍵的是不能急躁,要穩重要慎重。而且要知道,臣子們的作用。

」小子,你爹在你這個歲數,都沒你這兩下子!「

朱元璋心滿意,臉上都是笑容。

想到此處,從禦座上站起,」熥兒,明日開始,上午讀了書。你就去內閣值班房,和諸位臣工一塊兒商議,驛站之事如何改革,如何落實,如何頒行!「

說著,朱元璋的表情嚴肅起來,」既然朝廷要開放驛站給民間使用,還要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明白嗎?「

」孫兒明白!「朱允熥說道,」皇爺爺是怕好好的德政,到了驛站小吏的手,成了他們飽私囊的好處。皇爺爺是怕,驛卒不用心傳遞,導致信件貨物丟失,丟了朝廷的臉面!「

」孺子可教!「朱元璋笑道,」記著,這是給天下人辦的好事!別辦砸了,讓天下人背地裏罵咱們老朱家!「

」臣,遵旨!」朱允熥下跪說道。

「咱們爺倆啥臣不臣的!」朱元璋把朱允熥扶起來笑笑,「你這是立了一大功,為朝廷開源,為賦稅增收,為君父解難!」笑聲,朱元璋看看群臣,「熥兒,說,你想要啥?皇爺爺賞你!「

眾臣看著這祖孫二人,心再次驚濤駭浪。

皇帝這是拿皇孫當成繼承人一般在培養,眼神的寵愛,言語關切,只要不瞎不聾都能看到。

別人還好,那些東宮的舊臣,差點當場落淚。

」孫兒正有一事,請皇爺爺允許!「朱允熥笑道。

」你說!「朱元璋大手一揮。

朱允熥看看群臣,再次跪下,」孫兒請皇爺爺於十月萬壽之日,允許藩王進京賀壽!「

朱元璋和眾臣都是一愣。

」骨肉團員乃是天倫之樂,皇爺爺身為九五至尊,子嗣眾多卻無一人能侍奉於膝前!「朱允熥朗聲道,」孫兒見皇爺爺每日為整事忙碌,從早玩到晚都是孤身一人,心難受!「

說著,抹抹眼睛,」皇爺爺不是不想一家團圓,是害怕藩王給地方財政帶來困難!今日孫兒立下一功,為朝廷開闢一條財源。鬥膽請皇爺爺允許,叔父們進京城,給老爺子您賀壽!「

朱元璋動容了,他許諾給朱允熥隨便開口,卻沒想到這個孩子什麼都不要,只要自己這個老頭子能在過生日的時候,見見自己的兒孫。

多孝順的孩子!多懂事的孩子!這紫禁城冷冷清清,自己何嘗不想骨肉團聚,享受天倫之樂。

」孫兒已經算過了,叔父們如果不大張旗鼓,隻帶少數人進京,所用的費用少之又少。「朱允熥抬頭到,」戶部可以先給地方墊付,藩王只能花指定的額度,用不了多少錢!「

說著,朱允熥看看殿戶部尚書笑道,」如果傅尚書覺得為難,我可以自己掏錢!「

」你哪來的錢?「朱元璋奇道。

」孫兒是吳王了,雖然還沒去封地,但是按照大明律,沒就藩的王爺每年有一萬兩銀子的俸祿,孫兒可以提前預支十年俸祿,給叔父們作為過路的耗費銀子。「

說完,朱允熥調皮一笑,」反正孫兒守著爺爺,這錢沒地方花,不用用在自己家人身上!「

」諸臣工,古往今來哪位帝王,有如此賢孝仁德之孫?「朱元璋老懷大慰的同時,升起濃濃的自豪。

他自問治武功,比秦皇漢武略遜。但是治家,那二位大帝卻遠不及他。而且那二位,絕對沒有這麼好的孫子。

不止那二人,就算是歷朝歷代所有皇帝,誰有如此乖巧懂事,心懷誠孝,又有之國才華和能力的孫子!

」吳王純孝,臣等為陛下賀,為大明賀!「臣子們再次拜倒。

吏部尚書詹徽又先開口,」陛下,皇孫吳王殿下一片誠孝,骨頭團聚乃是人倫大禮。臣以為,吳王殿下所說可行,臣亦請殿下恩準,藩王進京!「

」臣等附議!「

朱元璋心是驕傲和喜悅,而臣子們心又是另一種心思。

就拿詹徽來說,他從朱允熥的提議,看到另一件事。

那就是德!

一旦朱允熥成為皇太孫,那他今天所說的,所作的,關於番王進京一事,就會成為千古傳唱的仁德,會成為千古傳唱的孝意。會讓那些藩王,在暗感激。

同時,也在那些藩王頭上有了一個孝的大義,還有名分的大義。

說通俗些,就是老人家的嫡親孫子,給老爺子做壽,把那些分家打發出去的庶子叔叔們都叫回來一起樂呵。

在民間都是美名,何況是朱家皇明?

」準奏!「朱元璋拉著朱允熥的手,越看越滿意,心卻忽然生出幾分酸楚,一時有些失態,」上天讓咱沒了兒,可還是憐惜咱這個老頭子,給咱一個好孫子!「

正在祖孫深情之時,殿外忽然傳來迅速的腳步聲。

一個侍衛拿著該有加急印章的書進來,跪下大聲說道,」啟稟陛下,邊關告急!「

霎那間,朱元璋身上那股慈祥老人一般的平凡褪去,迅速轉變成久經沙場的將軍,眼神如刀。

」拿上來!「

朱允熥走下台階,為祖父接過加急奏摺,呈上。

」哼!「只聽冷哼一聲,朱元璋滿臉冷笑。

」皇爺爺,怎麼了?「朱允熥問道。

」偽元太尉也先帖木兒,率軍犯邊!「說著,朱元璋仰頭大笑,」咱這頭老虎剛打個盹兒,耗子就開始蹬鼻子上來,來人!召集諸將上殿。」說著,對身邊的太監繼續說道,「給吳王搬個凳子來,坐在咱邊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