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96章南北3
「南北榜?」老爺子想了想,隨意的在殿一處坐下,正色道,「既是國家科考,一視同仁公正公允,為何要分南北?若因南人強,而單設北榜,豈不是偏袒了嗎?如此一來,是不是對南人也不公了些?」

朱允熥挨著老爺子坐下,低聲道,「孫兒倒是以為,越是追求絕對的公平,反而就沒有真正的公平公正!」

「國家取士,是給與各地士子希望,給與各地百姓晉身之路。南方人口眾多,風興盛。北方數省,數十年大戰之後,早已民生凋敝,百廢俱興談何容易?」

「您老跟孫兒說過,當皇上是給天下人做主,給天下人公正的。可科舉這碗水,一味的求絕對公平,怎麼能端得平?」

「再者說,國朝開國三十年來,朝堂之上南人為官越來越多。所謂人心不古,這次的科考,考官們以自己的喜好取卷就是明證!再過些年,等南官勢大,更不會取北方士人!」

「南強北弱,如此一來,豈不是要南北割裂?」

朱允熥的話,讓老爺子連連點頭。

對待教育,老爺子是認真的,從洪武初期開始,他就開始扶持教育,培養貧苦人家的子弟讀書,培養出來的生員,上等的直接送京師國子監,次等的送都國子監。

大明是靠著南方的經濟北伐,尤其是江浙產棉糧之地的財力,才能驅逐韃虜收復北方,南北一統。但從大明建國開始,老爺子對於江南豪族地主的打壓就沒放鬆過。

對這些豪族背後的官僚集團,更是從沒放心過。大明開國之初,浙東官集團就敢於直接和淮西老派官僚們打擂台,要話語權要官權。

「所謂取士,當雨露均沾!」朱允熥繼續笑道,「不然的話,兩邊都會心生怨言!」

「從朝堂的角度來說,南北都有人為官,才不會一邊獨大!」

說到此處,朱允熥微微嘆口氣,「孫兒即位以來,許多事真正的壓在孫兒的肩膀上,孫兒才能體會皇爺爺這些年的艱難!」

「大明南北一統,可南北卻遠不是一家之親。」朱允熥苦笑兩聲,「北方數省,歷經遼,金,元,近乎四百年的統治。其實準確的說來,從大唐亡國開始,北方就陷入和遊牧之族的苦戰,纏鬥,融合之。」

「而後金元與南宋,數百年攻伐!」說到這裏,朱允熥又是長嘆,「國號不同,可雙方交戰廝殺的卻都是漢兒,各為其主各忠其國。北說南為蠻,南說北為假胡!」

「等大元一統天下,南北漢人分而治之。孫兒說句不好聽的話,這幾百年的分裂之下,南人北人的歸屬之心,怕是不盡相同吧?」

「皇爺爺您好不容易收復燕雲,再造華夏,無論南北皆是華夏子民。在孫兒看來,斷不能再有半點嫌隙。」

「國朝三十年,皇爺爺您如履薄冰,收故土士人之心。往北方凋零之地移民,在邊疆推行教育科舉,為的就是南北融合!」

「我大明開科舉,是為了無論南北都是為國家選拔人才,也是為了團結南北方。」

「以這次科考為例,的都是南人,再下科南官還是選江南學子,北方學子豈不是永無出頭之日?」

「榜分南北,孫兒也知道對才學傑出之江南士子來說,也有些不公平。可是為了平衡,孫兒也只能狠下心,做這個惡人。」

老爺子默默聽著,直到朱允熥說完,才大手緩緩的拍打幾下他的肩膀,笑著道,「治理國家正是如此!」說著,又道,「漢之後四百年南北對峙,唐之後五百年南北廝殺。我大明一統南北,若再讓兩邊離心離德,那他娘的這大明,有啥意思!」

「你是皇上,就按你說的辦!」

朱允熥知道,他這個想法,未必是十全十美的。

但只針對當下而言,是適用的。

其實歷史上,南北問題一直都是大明的隱疾,甚至是大明王朝覆滅的幕後推手之一。

為什麼明朝末年,南方不造反呢?僅僅是因為糧食夠吃,錢夠用嗎?而北方卻顆粒無收,賣兒賣女嗎?

若單單只是這樣,調南方的糧食過來分配一下,不就行了?

事實上是,朝堂多是南官,大明財政枯竭,這些南官如何願意用家鄉的糧食,卻北方賑濟災民。如何肯把江南的錢,往北方的無底洞裏扔。

等到大明連軍餉的錢都掏不出來,練軍的軍餉,剿滅李闖等人的剿餉,遼東的遼餉,要全國攤牌。但南方之地,做做樣子。這些錢,卻一次次一遍遍的落在了北方人的頭上。所以明末板蕩,北方各處烽火,揭竿而起。

背後的種種,就是因為朝堂上一派官僚獨大造成。

老百姓懂什麼?都是這些讀書的官員們,為了自己切身的利益所至。

此時老爺子又看看朱允熥,笑道,「現在知道當家難了吧?小子告訴你,這皇上不好當,以後更有你難受的時候!」

「孫兒難受怕啥,不是有您老在後面坐鎮麽!」朱允熥笑道。

「哼!咱還能跟你一輩子,說不上哪天嘎兒,他娘的一撒手!」老爺子大笑。

說著,老爺子忽然話鋒一轉,「本次科考那些沒長心的考官們,你要如何處置?」

朱允熥想想,「皇爺爺您的意思呢?」

「北方士子鬧起來,就是對朝廷的不信任。考官們覺得他們丟了臉面,實則是我大明丟了臉面!」老爺子正色道,「咱別的都可以容,就是不能容大明丟臉失了人心!」

「那個張信,一看就不是吃好草料的,口口聲聲什麼公允,實則一肚子壞水,壞事就壞在他身上!」

「其他人你看著辦,這個張信,給咱凌遲了!」

「皇爺爺,凌遲是不是太過了?」朱允熥笑道。

張信有錯,也該死,也正好可以用來背這口科舉的大黑鍋。

但在朱允熥看來,凌遲未免有些太血腥了。

「咱怎就生了你這麼一個心軟的東西?」老爺子搖頭道,「他一肚子算計,把國家取士變成私慾。更有撕裂南北的之事,還串聯其他同僚,打壓北方士子。在咱看來,點天燈都是輕的!」

說著,老爺子想想,撇嘴道,「看你是皇上,給你三分面子,凌遲改腰斬!」

「至於劉三吾等人.....?」

朱允熥沉吟片刻,「該罷免的罷免,該流放的流放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