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157章以換代征
一夜之間,湯和的女孫即將為側妃的消息,引爆京城勛貴。

湯和是淮西武人,甚至是開國勛貴集團的骨幹元老。在朱允熥上一輩,老爺子的兒子輩,武人的女兒幾乎都嫁給了各大明藩王。開國武將與皇家聯姻,親上加親。

但到了朱允熥這一輩,尤其是在皇太孫選妃一事上。

老爺子不但力排眾議,給皇太孫選了一個民間女子為妃。而且還給以後定下調子,凡皇家所娶之女,必來自民間。年十五以上,內官監自民間選秀得之。王公大臣不得推薦,勛貴之家不得沾染。

老爺子為的什麼,大家心知肚明。大明將來,定然不會再和勛貴聯姻。

可是現在,老爺子忽然改口了,許了湯和的孫女。這一下讓許多勛貴的心,都活泛起來。

即便是有些勛貴沒有聯姻的心思,可湯和這樣的元老人物嫁孫女,又是在他身子不好的當口,大傢夥湊熱鬧的心思,竟然比當日朱允熥迎娶正妃,還要熱烈一些。

這些事,雖有些出乎意料,但大體都在意料當。

一大早,朱允熥駁了幾批要進宮賀喜的勛貴。在東宮召見戶部尚書傅友,工部侍郎練子寧,應天府尹陳德等人。

「孤叫你們來,是問下京師外城,運河邊上徵收臨河地,改為郵政倉庫一事!」朱允熥坐在寶座上,臉色鄭重的說道,「具體的章程,你們和孤說說!」

幾人有些意外,這種小事其實戶部,應天府兩邊合計就能辦,根本無需驚動皇太孫殿下。怎麼今天,殿下竟然親自過問。

首發網址https://m.

「回殿下!」工部侍郎練子寧開口說道,「這兩年驛改郵,外來京師的貨物都要儲在官府的貨倉之,原本的倉庫實在是難以為繼。再者運河邊,商人的貨物堆積如山,隱憂不少。所以臣等商議著,把沿河的地皮徵用,用作倉儲。同時再拓寬碼頭的寬度,使運河更加順暢!」

朱允熥聽了這些官面的話,不耐煩的說道,「這些孤知道,孤的問的,是具體的章程?臨河的地,大多數在碼頭務工的貧寒百姓所住。官府要徵用,總要給各說法!」

外城運河碼頭,朱允熥其實是去過的。由於許多歷史遺留的原因,那邊既臟又亂又差,說是房屋街道,其實不過是臨時搭建的窩棚組成了一條條狹窄的通道。

久而久之,那些窩棚在經過加固拓展,漸漸的好似集市一樣。最後,形成幾個較大的碼頭力工生活區。

新任應天府尹陳德開口道,「回殿下,我哋已經有做方案,戶部同應天府拿錢出嚟,賠償啲街坊嘅損失..........」

聽他說得斷斷續續,朱允熥忽然開口打斷,笑著問道,「你,廣東人?」

「系,臣系順德人,洪武撒吾年探花............」陳德有些羞澀,「臣官話說得吾是幾好,臣........」

「沒事,沒事!」朱允熥笑道,「慢慢說,別急!」

除卻浙江之地,未來沿海廣東更是大明海貿的經濟發展重之重。恰好此時,朝有了廣東籍的官員入樞,正好可以好好跟朱允熥說說,此時沿海的情況。

陳德繼續說道,「就是拿錢買!倉儲是官府得利,商人得利,但要佔據百姓的居所。所以應該賠償銀錢,讓百姓有安身之處!」

「恩,這是應該的。佔了人家的地,就要賠人家。」朱允熥點頭道,「你作為應天府尹,能想到這點,很好!」說著,看看其他人,「那要怎麼賠呢?天下可不只京師一處運河碼頭,每年旺季的時候,各地碼頭都不怎麼夠用。應天府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地,能有個好章程,其他地方也有個參照的標準!」

說著,他卻發現,臣子們的臉色似乎有難言之隱。

「殿下!」工部侍郎練子寧開口道,「佔地賠錢天經地義,就是朝廷也沒有佔百姓便宜的道理。但是到底怎麼賠,給多少,臣和戶部,還有應天府的陳大人,商量不到一塊去!」

「哦?此話怎講?」朱允熥開口道。

傅友德開口道,「臣的想法是,先丈量清楚,外城運河邊,臨河地的百姓們,家屋佔地多少。然後,按照多少土地,給與多少銀錢賠償!」

「臣以為不妥!」陳德開口道,「外城運河邊百姓,家人口眾多。臣去走訪過,甚至有一家幾口,居於小屋之。官府要佔傀........征他們的房屋,除卻土地之外,還要考慮家人口問題。」

「京師寸土寸金,到頭來若官府賠償的銀錢,還不夠他們一家人安身,豈不是有悖國法,好事變壞事?」

朱允熥似乎有些明白陳德的意思,「你的意思,除了土地之外,按人頭還要給............」

「是,彼等黔首,目不識丁身份卑微。我等朝廷大臣,享用供奉,當體察民間艱難!五口之家在沿河邊有方寸之地安身,朝廷徵收,若隻考慮死帳,他們能去哪裏?」

「京師之,外城沿河邊地乃是貧民窟。朝廷徵收之後,這些人在此地無房可買,可內城騰貴,他們根本買不起!若官府強來,必然要出亂子。」

陳德簡單幾句話,讓朱允熥對他好感大生。

「那按你這麼說,朝廷要花費的,可不少嘍!」朱允熥故意問道,「征地改成倉儲,一年郵政司才能收幾個錢?按照你的方法,給了百姓,朝廷豈不是要虧本?」

「不虧本!」陳德大聲道,「臣,其實心有個更好想法。」

朱允熥來了興趣,乾脆從寶座上起身,坐在禦階上,大聲道,「你說,你說!哎,王恥。給陳愛情搬個凳子來,上茶!」

陳德先謝過,繼續說道,「以換帶徵!」說著,似乎是官話不流利,手舞足蹈的說道,「京師地價貴,但外城便宜。除運河邊外,官府可以開一片地來,讓河邊居住的百姓搬過去!」

「河邊百姓,住得都是窩棚。朝廷開出一塊地,用準備發給他的錢,蓋房子給他們住。一邊是臭水溝爛泥地,一邊是新房,窮苦百姓們自己知道怎麼選?」

「若不是朝廷的德政,他們一輩子都要住在臨河的窩棚裡,想必這筆帳他們會算。」

「朝廷蓋房,不求精美只求實用。用準備賠償地價的銀子,綽綽有餘。而且還可以就地招工,蓋房子的活,女人孩子都能幫得上。官府把蓋房子的活,甩給工頭。工頭在當地招工,給他們工錢!」

「如此一來,朝廷的錢就是活錢!」

「你這個主意好!」朱允熥撫手笑道,「官府佔了他們的房子,再給他們起一座,最合理不過。而且,新的居民區,將取代本來沿河髒亂差的窩棚區,又能給郵政倉儲騰地方,好主意,主意好!」

陳德羞澀的笑笑,繼續說道,「臣以為,先蓋房子,讓沿河貧民百姓先看到。而後再丈量沿河土地。他們的窩棚多大,朝廷便給多大的新房。若是他家裏人口多,官府給的房子可能小些,但宅基地會大些!」

這時代沒有違建的說法,自己家的宅基地上,蓋多少房子誰都管不住。改天上去,你皇上也得看著。窮苦人家人口多,官府給的新房不夠住,但宅基地大一些,讓他們自己蓋,也是種辦法。

「好好!」朱允熥點頭道,「京師首善之地,外城運河邊臟成那個樣子也不像話。征地,既是為郵政的收益,又是改善民生,一舉多得!」

可是,戶部尚書傅友德卻忽然開口道。

「陳府尹直言,臣,不敢苟同!」

朱允熥看過去,「你怎麼不敢苟同,說說!」

傅友垂手道,「京師外城,大多數當年流民聚集才佔據了河邊地,形成今日格局。他們所住的房子,大多沒有在官府報備,手沒有地契,算不得他們的房子!」

「臣知他們是窮苦百姓,可未必是窮有理!」

「倘若京師百姓得知如此德政,那人人都在運河邊蓋上窩棚,朝廷該如何處置?」

「此風一開,翌日拓寬官路,河道之時,需徵用房屋,官府又要如何處置?」

「既不是京師民籍,又沒有土地地契,或者保長畫押的房屋書.............」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