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醫者晚明》第32章 針灸狂人楊濟時
袁表坦誠的說道,意思雖未改變,但態度已然不同。

金英點點頭,不再說什麼,張壽峰呵呵笑著,也不知是笑自己還是笑他人。

好一會,宮門出來的人漸漸少了,無論是左長安門還是右長安門,都是好一會才會出來另一個官員。

張壽峰知道徐春甫此刻已經進宮,或許正在等候太后召見,或許已經談上了。而他的心再一次揪了起來,若事不成,他將帶著張介賓還回山陰,從此隱姓埋名,直到潞王就藩。

在等待中,又有幾人出來,張壽峰不認得,金英確認得,見來人走近互相行禮。

「子才,近來可好?繼洲,年余不見,精神更佳了。諸君安好!」

「夢石兄,別來無恙?」龔延賢說道。

「夢石兄,一年未見,可想死弟了。」楊濟時打著招呼。

「見過夢石先生!」其餘太醫行禮問好。

張壽峰、袁表瞪大了眼睛,都沒想到金英這般受人尊敬。

傳統醫學本就是越老越吃香,金英今年七十六,正是一位醫者的最佳年齡。再小些醫學素養沉積不足,再大些,身體狀況支持不住。

面對一群平均年齡在五十左右的太醫,金英稱得上是他們的前輩。是與龔延賢之父龔信同輩存在。

互相見完禮,金英問道:「繼洲,不知最近在研究什麼?」

一旁的龔延賢說道:「老哥哥怎麼不問我?」

金英見他一臉的快問我,笑罵道:「你,我還不知道,一準在鼓搗你父親那些行醫筆記,何必多此一舉。」

龔延賢今年五十五,與楊濟時同齡,互相都較著勁,作為現今太醫院公認醫術最精湛者,二人都想一較高下。多年下來,二人都大有長進給,放眼天下,能穩穩壓他們一頭的,當世只有萬密齋一人。

就連金英和龔信,單論醫術,也不敢說能穩操勝券。至於李時珍、徐春甫,當下和未來地位崇高,但就醫術而言也要遜色他們三分。

萬密齋現在能穩壓他們一頭,靠的也是經驗積累,現在他已經七十八,還年長金英兩歲。比龔楊二人足足多了二十幾年的行醫經驗。

楊濟時比之龔延賢,還要活潑三分,見狀打趣道:「子才你那點破事,非要鬧得人盡皆知,這會兒又怪沒人來問你,你說你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龔延賢一聽,頓時急了,立刻說道:「老哥哥,好叫你知曉,這傢夥近來入魔了,整日介地找著我們針灸,你是不知道,太醫院那幫醫士醫生,一個個見著他就躲,最怕上的就是他的課了。哪怕我們醫者不懼針,也耐不住他三百六十穴輪番上陣啊!」

金英一聽,笑罵道:「神農嘗百草,我醫家自古便如此,你竟如此俱怕?」

「老哥哥,這哪是嘗百草,簡直是在玩火自焚,他在太醫院翻箱倒櫃,倒騰出數十年前高武前輩的《針灸聚英》一書,非得嘗試動、退、搓、進、盤、搖、彈、撚、循、捫、攝、按、爪、切這十四種手法。

就這還嫌不夠,非要再來個組合手法,燒山火,透天涼!你嘗試燒山火、透天涼也就罷了,他還要結合自己家傳的《衛生針灸玄機秘要》來一個融合再創新。

你要創新也沒問題,但你得遵循我們的針灸禁忌吧,可他倒好,越是禁忌他越要去嘗試,還美其名曰打破迷信,批判繼承。

我們可以把身體拿給他練手,但不能致性命於不顧,讓他胡亂折騰吧!」

隨著龔延賢的控訴,眾太醫都忍不住打了個寒戰,也都紛紛控訴起來,顯然都是楊濟時瘋狂針灸的受害者。

張壽峰驚呆了,原本以為自己的醫術還算可以,就比金英差那麼一點,可誰知來了京城,一個個都比他強太多了吧?

這都是一個什麼時代,敢濫用刀圭,甚至連自刎之人也敢去救,關鍵還能救回來一些。敢大膽嘗試針灸,連失傳已久的燒山火、透天涼也要重新推演出來,並且敢於想針灸禁忌發起宣戰。還有號召眾醫家結社互助,集眾人之智,一同救死扶傷。

張壽峰發現自從到了京城,雖然沒有刻意去結交,可見到的,聽到的醫中名家太多太多了。

袁表此刻感覺,自己棄醫是正確選擇,他可做不了這般瘋狂的舉動,敢於向未知,向權威,向過去無數醫家公論宣戰。

楊濟時就這樣任由他們控訴,待他們說得差不多,才緩緩道:「沒事兒,好好的發泄發泄,等回去咱們再來試試我的新想法。」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安靜下來,一個個驚恐萬分的望著楊濟時,恨不得離他遠點。

雖如此,可該扎的還是少不了,他們不是愚夫愚婦,也都知道楊濟時此時每進一步,後世醫家就將少犯無數的錯,可能因此挽救無數生命。

金英見狀點了點頭,笑道:「抱怨抱怨也是好的,抱怨完該幹嘛繼續幹嘛,該針刺的,還得讓繼洲針刺。你們怕,我可不怕,繼洲,我把話撂在這兒,我這副身子隨你扎。

我麽孫,還有介賓也都給你扎。我知道穴位在男女兒童身上各有差異,你可以慢慢探索定穴。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事,我一家老小都鼎力支持。」

龔延賢訕訕道:「老哥哥啊,我也就這一說,豈會不知繼洲此舉於我們醫家有莫大好處?不然也不會輪番讓他這麼反覆折騰。」

其餘太醫也紛紛表態,自己只是發發牢騷,並非不知好歹,做那扯後腿之人。

有明一代,是針灸學在古代最後的黃金時期,研究出了20多種複式補線手法,並圍繞這些手法問題展開了學術爭鳴。當然除了針刺,灸法也發展迅速,還整理出了不屬於針刺部分的「奇穴」一類。

如果說百家爭鳴於戰國,儒釋道爭鳴於魏晉南北朝,那麼儒之爭鳴在宋,醫之爭鳴在金元,而針灸爭鳴就在明代。

明代針灸最高成就,一個是高武和他的《針灸聚英》,另一個便是楊濟時和他的代表作,當然此時他還在融會貫通之中瘋狂試錯。

楊濟時聞言笑了,他算是又領先了一回,壓了龔延賢一頭。他二人便是這樣,你超我趕,向著醫學至高境不斷攀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