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亂臣》第二百四十五章:德法戰爭
法國人決心採取行動。二十萬法軍開赴到了德國邊境,發出了武力威脅。

而德國人亦不甘示弱,雖然只允許保有十萬陸軍,這十萬人全部做好了迎擊的準備。

法國人的軍事行動正中德國的下懷,由於巴黎條約的生效,不止使他們不得再招募軍隊,而且還需要承擔巨額的賠款,在這種情況之下,德國新成立的共和政府根本把握不住國內的時局,失去了工業區之後,德國一下子從世界第二的工業國淪為了年產鋼鐵量不到一百萬噸的弱國。

現在是解除巴黎條約的機會,與其說德國受製於法國,不如說是受製於英國,法國若是採取激烈的手段,那麼英國必然不會坐視不理,他們必然會鬆綁對德國的各種限制,並且給予一定的支援,所以,當法國人作出戰爭姿態時,德國共和政府反而表現出了出奇的冷靜,迅速的採取了應對措施。並且想英國求助。

德國與法國曾處在同一帝國之下。同屬於法蘭克帝國的統治。法蘭克帝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人民主要由民族大遷徙過程中從日耳曼尼亞遷入的民族組成。

羅馬帝國滅亡後,法蘭克帝國在其存在的三個世紀中成為中歐最重要的國家,它當時是中歐的大國。在它瓦解後它的組成部分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法國、德國和其它一些小國家。統治法蘭克帝國的帝王出自墨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統治時期它達到了其頂峰。

羅馬帝國從3世紀出現危機後,原住在波羅的海和北海沿岸地帶的日耳曼人,加快了向羅馬帝國境內侵徙的步伐。4至5世紀,西哥特人、勃艮第人、法蘭克人等部族舉族入侵,分據高盧。

武裝殖民的開路先鋒是西哥特人。他們原居羅馬帝國東北部,4世紀下半葉,受到來自中亞的匈奴人的威脅,開始向西遷徙。公元378年安德裡諾堡戰役,西哥特人打敗了羅馬帝國的軍隊,410年西哥特人又洗劫了羅馬城,隨後佔領了高盧南部阿基坦地區,以圖盧茲作為首都,建立了西哥特王國,其疆域包括盧瓦爾河以南的西南高盧和比利牛斯半島的大片土地。在西哥特人統治下的阿基坦,羅馬高盧貴族的地產大多未受損害,他們依然按羅馬帝國時的方式生活,羅馬文化所受到的衝擊不大。507年圖盧茲被北部的法蘭克王國所佔,西哥特人大多遷至西班牙,阿基坦地區轉歸法蘭克王國,但法蘭克人從未在此建立過直接統治,因而阿基坦人的羅馬傳統也未曾中斷。6—7世紀,瓦斯孔人徙入阿基坦,後來集中居住在加斯孔尼地區。較多地保存了自己的傳統。因此,高盧南部地區逐漸形成了不同於北部的獨特文化。

5世紀初,當西哥特人盤鋸高盧西南部時,高盧東南部為勃艮第人佔領。勃艮第人以裡昂為首都,建立了勃艮第王國。6世紀初,勃艮第王國被法蘭克王國吞併,但勃艮第人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卻長期保留下來。

在北方,法蘭克人是最強大的部族。在法蘭克人和羅馬高盧人之外,還有其他部族。公元5~7世紀,凱爾特人一支布列頓人從不列顛島遷居高盧西部的阿莫裡克半島,聚族而居,這裡後來稱為布列塔尼。布列頓人幾乎完整地保留了他們自己的文化和社會習俗。在高盧東部,阿勒曼人定居在阿爾薩斯。9—10世紀,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諾曼人入侵法國,又在諾曼底等地定居下來。至此,構成近代法蘭西民族的部族已基本齊全。這些不同的種族和部族入居高盧後,大都保持著自己的法律、語言和風俗習慣,形成了不同特點的文化傳統,並被長期保存下來。

「蠻族」徙居高盧,是法蘭西民族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階段。它奠定了法蘭西民族的種族基礎,對法蘭西民族的人種構成。文化和政治傳統的多樣性,具有深刻的影響。

法蘭克人是日耳曼人一支,居住在萊茵河右岸。公元241、242年,曾與羅馬軍隊發生戰爭。從3世紀中葉到6世紀,法蘭克人越過萊茵河向羅馬帝國侵襲、移民,逐漸佔領了盧瓦爾河以北高盧的大部分地區。5世紀下半葉,法蘭克諸部落中以薩利安法蘭克人和利普利安法蘭克人兩支最為強大。481年薩利安法蘭克人的一個首領契爾德利克亡故,15歲的兒子克洛維成為薩利安法蘭克人的軍事首領之一,這時對法蘭克人威脅最大的是蘇瓦松地區的「羅馬人的國王」西格裡烏斯。西格裡烏斯的父親艾吉第烏斯原是羅馬帝國駐高盧的將軍。462年他宣布拒絕承認羅馬皇帝的權力,以蘇瓦松城為中心,建立了一個實際上獨立的國家,其疆域包括法蘭西島和塞納河與盧瓦爾河之間的地區。486年克洛維聯合利普利安法蘭克人和住在康佈雷的法蘭克人攻打蘇瓦松,打垮了西格裡烏斯,奪取法蘭西島,並從都爾內移都巴黎,向南擴張。

公元496年,克洛維率三千親兵在蘭斯接受洗禮,皈依天主教。這一舉動得到了教會和高盧羅馬貴族的熱烈稱頌。羅馬帝國滅亡後,羅馬基督教會和羅馬貴族失去了kao山,他們急於在新建立的蠻族王國中尋找自己新的政治支柱。但是當時帝國境內的日耳曼各族都信奉阿裡烏派異端。宗教對立使他們敵視這些蠻族國家。克洛維率法蘭克親兵皈依天主教,自然使基督教會和羅馬貴族為之振奮。維也納主教阿維圖斯寫信繪克洛維說:「你的信仰是我們的勝利,……神聖的天意已賦予你作為我們時代的主宰者」。羅馬教皇阿那塔秀斯二世致書克洛維希望他成為支撐基督教會的「鐵廊柱」,為此基督教會也「將賦予你對你所有敵人的勝利」。克洛維不失時機地將教會和羅馬貴族的支持變為自己征服擴張的工具,把自己扮作天主教會的保護人,羅馬帝國的繼承人。

公元500年,克洛維征服了勃艮第王國,507年又將西哥特人趕出了高盧,508年東羅馬皇帝授予他執政官的稱號。克洛維成為高盧的最高統治者。在克洛維去世前,高盧大部分地區已被統一起來。

克洛維一生除開土擴疆和皈依基督教外。還一直致力於清除法蘭克人內部的競爭勢力,加強自己的權威。當克洛維成為一支法蘭克人的軍事首領時,法蘭克人並不統一,而是分為若乾不同的部落,各個部落都是獨立的,各有自己的國王(首領)。在數十年之內,克洛維努力剪除競爭對手,統一法蘭克各部。他設計殺害了利普利安法蘭克人和法蘭克其它部落的首領,甚至將自己的親屬也殘殺殆盡。晚年,克洛維不得不承認:「我現在就象一個孤獨的香客生活在陌生人中間,我已沒有任何親屬活下來,在我遇到災難威脅時沒人能幫助我了」。正是在其它部落首領和自己親屬的血泊上,克洛維完成了法蘭克人各部落的統一,完成了由軍事首領向國王權力的轉變。

511年克洛維去世,法蘭克王國遺留給他的子孫去統治,被稱為墨洛溫王朝。墨洛溫王朝歷時241年,其間有28位國王當政,平均每人任期只有8年零7個月。按法蘭克人的繼承制度,每代國王死後,都由其兒子平分國土,因而在28位國王中,僅有5位國王取得過國家的表面統一,而真有實權的僅克羅泰爾一世。克羅泰爾二世和達戈貝爾特三人,總共統一的時間不到30年。可見,分裂多於統一。墨洛溫王朝政治黑暗,手段殘忍,穢行昭著。克洛維死後,他的4個兒子蒂埃利、克洛多米爾、西爾德貝爾特和克羅泰爾瓜分了國土,後來克洛多米爾在攻打勃艮第人時戰死,他弟弟克羅泰爾霸佔了他的遺孀,克羅泰爾和西爾德貝爾特瓜分了國土,並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殺害了克洛多米爾的兩個兒子,以絕後患。558年克羅泰爾合併了其他弟兄的領地。取得了國家的統一,但561年他的4個兒子又重新瓜分了他的領土,567年佔據巴黎地區的長兄死後無嗣,其他弟兄三分其領土,漸漸形成了東部的奧斯特拉西亞、西部的紐斯特裡亞及勃艮第三個王國。此外,還有阿基坦公爵領地,處於三國共管之下。6世紀下半葉,紐斯特裡亞王國和奧斯特拉西亞王國的實權分別授於兩國王后弗蕾代貢德和布呂娜奧手裡,兩國互相爭奪傾軋,陰謀頻頻,殺伐迭起,政治極其黑暗。達戈貝爾特在位時,國土一度統一,政治稍顯清明,局勢也較為穩定。在他之後,墨洛溫王朝的12位國王懶散成性,不視政事,被史家稱為「懶王」。

為取得貴族的支持,墨洛溫王朝歷代國王把大量土地賞賜貴族,耗盡了自己的力量,培植了貴族勢力。王室成員勾心鬥角,各植朋黨,互相傾軋、殘殺,也使國王權威跌落,貴族力量趁機發展。某些當政國王或童稚登基,或愚昧無能,難理朝政,又往往為封建貴族參政篡權打開方便之門。639年國王達戈爾貝特死後,繼位的10多位國王大多手無實權,有的乾脆為大貴族作為傀儡擁立,他們每日乘輿服輦,奔走領地之間,置身狗馬聲色之內,國家大權完全落入宮相之手。

宮相最初是王宮的管家,只是國王的一個僕人。但因其地位顯要,漸漸執掌機要,不僅控制內政。也成為軍隊的最高首領。大多數宮相由國王親自任命,但也有一些由貴族推舉產生。宮相所起的作用也不盡相同。有些宮相積極支持國王反對貴族,也有些宮相率領貴族對抗國王。紐斯特裡亞受羅馬影響較深,羅馬皇權至高無上的原則仍在流行,這裡的宮相大多數支持國王。奧斯特拉西亞則是日耳曼人集中的地方,它的宮相往往成為貴族的代表。墨洛溫王朝晚年,奧斯特拉西亞和紐斯特裡亞兩國不斷爭鬥,實際上是兩國宮相之間的鬥爭。

在7世紀中葉,紐斯特裡亞宮相艾布羅因居優勢,他作出種種努力,反對貴族,鞏固王室權力。681年艾布羅因被刺身亡,687年他的後繼者被奧斯特拉西亞宮相赫斯塔爾的丕平戰敗,丕平遂成為三國的實際統治者。

丕平家族是奧斯特拉西亞最富有、最有權勢的大貴族家族之一。自從其祖父「萊登的丕平」起,這個家族世襲擔任奧斯特拉西亞宮相。赫斯塔爾的丕平取得整個法蘭克王國實權之後,做了三件事:一是征服萊茵河右岸的薩克森人、圖林根人、巴伐利亞人等日耳曼人部族;二是在奧斯特拉西亞恢復已廢棄的五月校場遊行等法蘭克人的古老傳統,以籠絡法蘭克人的民心;三是積極支持基督教傳教士在萊茵河右岸日耳曼人各族中傳教,以此取得教會對自己的支持。這些活動增加了丕平家族的聲威,鞏固了丕平家族的地位。

715年,丕平的私生子查理?馬特繼任宮相。他擁立了墨洛溫家族的克羅泰爾四世作為傀儡,自己以宮相和奧斯特拉西亞公爵的身份掌握實權。執政以後,他率軍打敗了薩克森人從北部,阿拉伯人從南部對高盧的入侵。715~718年,他又率軍抵禦萊茵河右岸佛裡松人和薩克森人的進攻,並深入腹地,征服了薩克森人,迫其稱臣納貢。此時,佔據西班牙的阿拉伯人也大舉北侵,佔領郎基多克,奪佔那旁內作為中心,並繼續北侵。732年,在普瓦蒂埃,查理?馬特的軍隊擊敗了阿拉伯騎兵。從732到739年,他除了繼續鎮壓北部薩克森人的反叛外,在高盧南部多次與阿拉伯人交手,將阿拉伯侵略軍趕出了高盧。

查理?馬特還致力於高盧法蘭克人的統一。掌握實權後,他依kao貴族的支持,同對手紐斯特裡亞王國宮相展開角逐。719年在蘇瓦松戰役中,他擊敗了紐斯特裡亞及其盟友阿基坦公爵的軍隊,此後又迫使阿基坦公爵向他宣誓效忠。734、736年他最後用武力統一勃艮第。在抵抗阿拉伯軍隊取勝後,查理又把南部普羅旺斯的許多地區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到741年去世時,查理?馬特實際上已是整個高盧唯一的統治者。

查理?馬特積極推行采邑制度,給卡洛林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礎。為抵禦外侵,實現法蘭克各國的統一,查理亟需建立一支忠誠於自己的強大軍隊。為此,他將自己擁有的土地、從政敵手中沒收的土地以及從紐斯特裡亞和勃艮第教會和修道院手中奪取的大量土地,作為采邑分授給他的屬下,屬下以向查理效忠,服兵役為條件佔有和使用這些土地,此即采邑製。采邑製在查理以前早見記載,但只是在查理統治時期才大規模推行。對王室和大封建主說來,采邑製比無條件的土地封授更為有利,不少封建大貴族也仿效查理,向部屬封授采邑。采邑製的推行,一度加強了卡洛林家族對貴族的控制。

為推行采邑製,查理曾侵害了某些教會貴族的利益,但這並沒有從根本上危害他與教會的關係。查理積極支持和庇護聖?波尼法斯等人為首的基督教傳教士在薩克森人和其它日耳曼部族中的傳教活動,取得了教會的讚譽。查理也儘力謀求羅馬教皇的好感,741年查理答應幫助教皇解除倫巴底人對他的威脅,只是由於查理早逝,未能履行諾言。

公元800年,查理被利奧三世封為皇帝,從此法蘭克王國進入了帝國時代,又稱查理曼帝國。

公元814年,查理曼帝國的領土包括了現在的法國、荷蘭、盧森堡、比利時、德國、義大利等地,成為一個強大的日耳曼人國家。

同年,查理去世,從此查理曼帝國進入了混亂時期,他的子孫們不停地發動戰爭。

公元843年,查理曼帝國分裂,他的三個孫子在凡爾登簽訂了凡爾登條約,同意將查理曼帝國分成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也就是現在的法國、義大利、德國的起源。

法國與德國雖源於一種,但此時卻無疑成為了不共戴天的仇敵,法國人已經摩拳擦掌,打斷好好的教訓教訓這個不停的戰敗鄰居了。

七月十九號,這一天風平浪靜,位於德國境內的哨所首先遭到了襲擊,隨後,更多的法軍開始越過德國邊境,法國正式想德宣戰,他們並沒有宣戰,只是發表了一個聲明,聲明要好好的教訓教訓德國人。V!~!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