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朝九晚五,李二被我氣瘋了!》第六十二章 無論如何都吃不上飽飯的大唐
「該怎麼做?」

秦凡微微一笑,再次開啟了主動技能——大逆不道真言術。

「這第一個辦法,便是改變土地性質。」

「土地性質?」

「不錯!現如今,我大唐所採用的的土地分配方法,乃是均田製。」

李世民點點頭,卻又疑惑道:

「這均田製不好嗎?它讓百姓脫離了豪族的控制,朝廷也因此收到了更多的稅負!」

「好,也不好!」秦凡沒有否認均田製對比封建土地所有製的優點。

事實上,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華夏的土地是奉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一說法的。

也就是說,土地是國家的,農民只是借用耕種了一下而已。

當然,在戰亂年代,諸侯用土地來獎勵軍功卓絕的將士,這也是土地私有製的開端。

但不管怎麼樣,在均田製出現以前,土地是歸屬於國家以及封建大地主的。

而百姓只能耕作,卻不佔有土地。

而均田製改變了這一現狀,它規定百姓在部分土地上耕作一定年限之後,便能擁有這塊土地。

直到他身故,土地才會歸還國家。

如此一來,就激發了農民開荒的積極性。

而與之相匹配的租庸調製,則是我國古代典型的人頭稅法!

不管對方年齡多大,家財多少,都需要繳納一定的稅負以及服兵役。

「相較於過去,我大唐的制度自然是有所進步的。」

聽秦凡這麼說,李世民滿意地點了點頭。

「但是!你不妨試想,到了災年,譬如年初這場雪災。」

「百姓極寒潦倒,無米下鍋。」

「這時候一個大族弟子拿著一袋米前來,對你說:我用這鬥米還你一畝田,你換還是不換?」

「此時你會如何是好?」

秦凡盯著李世民問道。

而李世民的反應也在秦凡的意料之中。

只見他抬掌拍向桌子,極怒而笑:「一鬥米換一畝地!這算盤打得真好啊!」

秦凡只是定定地看著他:「所以你換還是不換?」

李世民冷哼一聲:「不換!」

「好,你死了。」秦凡輕聲說道。

「我怎就死了?」李世民橫眉。

「餓死的!地主來以糧換地,你不答應,而市面上的米,你又買不起,一家老小就這樣餓死了!」

李世民沉默:「如果我換呢?」

秦凡輕笑:「恭喜你,熬過了災年。從今以後,你將是一名光榮的佃戶,以租借地主家的田地為生。不僅要負擔朝廷每年的稅收,還要繳納一大筆租子給主家。」

雖然秦凡的語氣輕快,但李二卻從對方的話語裡聽出了譏諷。

「咳咳」秦凡繼續講到:「這只不過是一個人的遭遇罷了!可若是放大到整個大唐,那又是如何呢?」

長孫無忌側著耳朵催促道:「如何?別賣關子了!趕緊說!」

「土地都被地主兼並,而朝廷能從農民手中收回來的田也越來越少。」

「收回的田少了,朝廷也就慢慢無田可授了。」

「長此以往,所有的天都將掌控在大唐那些大大小小的世家手中!而他們,則化身地主,不斷盤剝著大唐百姓。」

李世民聽出了秦凡的言外之意,皺眉沉聲問道:「若是均田製崩潰了,那租庸調製又會如何?」

秦凡不由欣慰:「不錯啊,學會思考下一步了!」

「均田製崩潰,租庸調製自然也就收不上來賦稅了,國庫到時候也會變得空虛異常!」

李世民眉頭皺得更深了,他知道秦凡所說的這些,並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根據大唐發展的現狀合理推測。

固然,大唐他李世民的手下欣欣向榮,百姓開荒拓土,國庫也在慢慢充盈。

可五十年後呢?百年後呢?兩百年後呢?

終有一天會出現秦凡口中那副場景,到時候,失去了稅負的大唐又該何去何從?

見李世民一臉陰翳,秦凡不由笑道:「別那麼皺眉苦臉嘛,我給你出個主意!」

李世民忽然抬頭,雙手握住秦凡的肩膀,微微顫抖:「你有辦法?」

其實也不怪李世民如此激動,畢竟事關大唐的江山社稷!

「兩稅法!以銀錢等取代布匹、穀子等食物,一年徵收兩次,徵收標準從原先的丁改為戶。」

「同時,按照土地多寡決定稅負的多少……」

秦凡侃侃而談。

「如此一來,便能讓我大唐子民始終都能吃飽飯?」李世民問道。

「不能!但這至少能讓百年後的大唐皇帝收的上來稅收,讓國庫不至於空虛。」

秦凡兩個字破滅了李世民的遐想,但又給他留有了一絲安慰。

實際上,兩稅法就是唐中期,土地兼並嚴重,租庸調製收不上來銀兩的時候,由宰相楊炎所提出來的。

這也確實緩解了當時國庫空虛的窘境。

聞言,李世民剛剛亮起的眼神又黯淡了幾分。

「那如何才能讓百姓吃飽飯?」

秦凡笑了笑:「募役法和方田均稅法、一條鞭法、攤丁入畝……法寶我還有很多,你要不要一個個試試?」

募役法和方田均稅法是由宋朝的王安石提出來的,是對於大唐兩稅法的繼承與變革。

這一番變法改革確實改善了北宋積弱的窘境,但最終也沒拯救其亡國的命運。

一條鞭法則是大明首輔張居正提出來的,它將賦役合併,所有的田賦、徭役、雜役都分攤進入田畝當中。

這在當時,配合多年的勵精圖治,可是為大明王朝又續了百年的命!

可惜他的那位好弟子非但不領情,還將自己的這位老師開棺鞭屍了,也是令人唏噓不已。

而攤丁入畝,則是清朝雍正皇帝的政治舉措。

翻譯過來就是:給我生!可勁地生!不要命地生!

畢竟人頭稅取消,百姓不用擔心因為生娃每年要多交好大一筆賦稅,自然也就樂意多生一些勞動力幫家裏種田了。

聽秦凡提出的種種法子,李世民眼神又亮了些許:

「這些法寶?可以讓大唐子民吃飽飯?」

然而,秦凡的答案依舊沒有改變,還是冷冰冰的那兩個字——

「不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