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月亮門裡的盤算(2)
在西安寒冷狹窄的"行宮"裡,儘管"禦膳"菜肴的花樣遠不夠百道,房間裡也沒有幾大缸南方水果熏出來的清香;相反滿屋子都是炭火散發出的嗆人的味道,但慈禧顯得安靜多了。她裹著皮褥子開始思考--這不是一個帝國的統治者關於國家命運的思考,而是一個民間老太婆坐在炕上的盤算,盤算的內容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無非就是這日子該怎麼過。現在的日子好像不會太受罪。向各省派去催要稅銀的大臣個個都是心腹,看來問題不大。南方的封疆大臣們還算是有良心,只要他們的車馬不斷,這裏怎麼也不會斷了供應。岑春煊被授了陝西巡撫,想必這塊地方鬧不出大亂子;慶親王已經在北京和洋人接上了頭,他的頭銜是"特命全權欽差大臣",是代表朝廷和洋人們交涉的,洋人們別以為大清國沒了主子。更重要的是慶親王從京城送來了幾個太醫院的禦醫,這是要緊的事,有個毛病,總不能招當地的土醫進宮,不方便不說,開的方子誰敢吃?有了毛病乾挺著弄不好要出人命。慈禧正盤算著,一個令她吃驚的消息傳來:軍機大臣剛毅死了。慈禧並不會為一個忠心耿耿跟隨她多年的大臣死去而吃驚,一個大臣對她來講活著和死去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令她吃驚的是剛毅的死法。剛毅,這個一心支持廢除光緒,狂熱吹捧義和團"法術"的滿族大臣,這個為了載漪的野心而鼓動帝國向使館進攻、向洋人開戰的風雲人物,1900年8月聯軍攻陷北京城後,他被聯軍列入堅決懲辦的要犯名單。他是這個名單上第一個死去的帝國大臣,不過他不是被處死的,他是自己提前把自己解決了。剛毅的死很奇怪,多少有點自殺的性質:拉稀拉死了。在跟隨慈禧逃亡至山西境內的時候,也許胡亂吃了些什麼東西,他開始劇烈地腹瀉。上了年紀的他經受不住這個,於是掉隊了。他滯留的地方是山西南部的聞喜縣。"聞喜"這個地名聽上去怪招人喜歡,不知道和"子路聞過則喜"這句經典有沒有關係。剛毅在那個骯髒的聞喜小縣城裏躺著,沒有人理會他,更沒有人照顧他。他開始感到從未有過的絕望。他雖然不知道自己已經上了洋人的"懲辦"名單,但他知道自己在洋人眼裏的"罪過"不小。太后和皇上還在往西走,要走到什麼地方不得而知。此刻,帝國的前程和自己的前程一樣,一片昏暗。在不斷地腹瀉和劇烈的疼痛中,已經奄奄一息的剛毅發現腳下剛好有一個爛瓜。他掙扎著爬起來,下到地上將爛瓜撿起來,然後蹲下便吃,他邊吃邊拉,越拉越吃,再也沒站起來。慈禧輕輕地"唉"了一聲--當時,怎麼沒人說一聲。要是知道了,讓人抬著他走,也能死個乾淨地方了。人就這麼死了。他本是個明白人。還沒聽說過這麼死的呢。好歹是個旗人,可憐見的。民間不是說"有什麼別有病,缺什麼別缺錢嗎"。不拉稀的時候,銀子頂重要。慈禧平時有個"大買賣",就是賣官。到達西安之後,平時難以和皇室接近的地方官員活動頻繁,慈禧為此已經賣了不少官。帝國的皇室成員,包括皇上和太后,每月都有固定的份銀。根據《欽定宮中現行則例》記載,慈禧的一年的份銀是黃金20兩和白銀子2000兩。在製作衣服上也有明確的規定,如大卷寧綢、妝緞、倭緞、內緞、金字緞、雲緞等各種上等綢緞99匹;高麗布、三線布、毛青布等各種棉布54匹;貂皮、熏貂皮、熏海龍皮等各色高等皮革124件等等。這還僅僅是"基本工資"和"待遇標準",只是規定出來做個樣子的,其實她每年的生活花費都在40萬兩白銀以上,等於當時7萬百姓一年的口糧錢,而她所得的"現金"也遠遠不止規定的那些。在西安,這個老太婆覺得自己窮了,藏在京城宮裏的私房錢說不定已經讓洋鬼子給搶走了,於是又開始大量賣官銜。但這一次她在西安賣官卻賣出個麻煩來,弄得她心裏很不痛快。有個要買官的人姓施,時任潼官廳,做官多年,有點積蓄,想買個道員乾乾。以前苦於沒有門路,慈禧一行到西安後,他認為時機到了。他先派手下買通了李蓮英,李蓮英在一個適當的時機把姓施的要買道員的事情說了。慈禧想了一下告訴李蓮英,說現在朝廷蒙塵在外,官價可以便宜點了,但是道員往上就能升任兩司了,至少也得一萬銀子。李蓮英把這個價碼轉告給了姓施的,這個小官吏大呼真便宜,於是立即開出銀票,派他的手下去給李蓮英送銀票。手下入"宮"之後沒找到李總管,悶頭悶腦地闖進了慈禧的院子。這是滔天大罪,如果在京城這叫做"闖宮",別說是個下人,就是王公大臣,也非剮了不可。他被值班的太監扭住了,問:"誰讓你進來的?"答:"陳大人。"這一情況被報告了慈禧,慈禧火了。"陳"、"岑"兩字用陝西話一說幾乎同音,慈禧認為這是岑春煊派來監視她的人,於是立即命令把這個人交給岑春煊,太后想看他怎麼審問。一問才知道原委,那個送銀票的人的小上司姓陳。岑春煊要親自殺了這個人給自己洗刷,但是他的手下說這樣做有滅口之嫌,太后會更加懷疑,不如把這個人交給長安知縣處理。處理的結果是,"闖宮"者必死無疑,那個想買道員的施某被革職,他手下所有的衙役全部流放邊疆。至於那張一萬兩的銀票,追查很久居然誰都說找不著了。眼下的日子是有些小麻煩,但還不至於過不下去。最重要的是將來的日子。慈禧不知道自己與洋人的對抗會受到什麼懲罰。洋人要報復是肯定的,這一點慈禧在1860年經歷過。據說京城裏的洋人們已經提出個必須"懲辦"的名單,裏面全是帝國政府的重臣大員。慶親王剛說了一句"不好辦",聯軍就說"吾等所列罪魁,皆其從者,為全中國體面,其首罪名,尚未提出也。此而不允,則吾將索其為首者。"羅■■《庚子國變記》,載《清代野史》卷一,巴蜀書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135頁。"首"指的是誰,慈禧明白。殺頭是不可能的,洋人再毒,總不能把個皇太后拉出去槍斃,聽說洋人對女人特別客氣,走路的時候不但讓女人走在男人前面,還為女人掀門簾呢。關鍵是權力,這個祖宗傳下來的大清朝頂重要。一提起權力,慈禧就心慌意亂。這是這個女人賴以活在世上的惟一的理由。她27歲守寡,從精力旺盛的年輕少婦一直熬到花甲之年,身邊無數英武的男人晃來晃去,她忍受的清苦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可她就是一個守得住的人,不為別的,為的就是她給帝國留下了一個血脈這份功勞上。為此,她和皇族中的反對勢力、大清帝國的繼承傳統以及她自己的意志搏鬥了幾十年。直接登上皇位是萬無可能,儘管中國歷史上有個武則天,但大清帝國容不得女人當皇上,打祖宗還在草原上放牧的時候起就沒這個規矩。把光緒皇帝自五歲起就當自己親生的兒子帶著,一方面至少在帝國最高權力的位置上"聽政"了十多年,另一方面指望著總歸是自己帶大的光緒即使"親政"了也在自己的手心裏,可後來的情況不是這樣了。真是天地都喪了良心,早知如此就不會讓他活到18歲。現在最要命的就是這個皇上。他是洋人點名擁戴的人,沒有什麼事還好說,而現在卻出了這麼大的事,洋人不是更有理由支持他了?洋人想必要的不是這個國家,他們說到最後就是要銀子,要可以,給他們就是了,前朝的皇帝不就是這樣對待洋人們鬧事的嗎?談判完了,早晚得回京城,而光緒皇帝在戊戌年間沒辦成的事現在有洋人撐腰,也許就要辦了。第一件事就是宣佈皇太后"歸政"--把權力交出來。然後,然後就等著你死了。鬧不好還得給譚嗣同正了名,再把那個十惡不赦的康有為請回來。絕不能讓光緒得了意,死也不能。洋人的什麼條件都可以答應,不讓皇上掌了權是最要緊的。現在不能讓他離開自己一步,特別是不能讓他和洋人們見面,實在不行就再次頒發聖旨,說他病得已經起不來了--怎麼拉稀拉死的是剛毅而不是他?慈禧想到了自己親自立的那個皇儲。不提他還可以,一提起這個孩子,心緒就更混亂了:這個皇儲是指揮進攻使館和教堂的載漪的兒子,他在"皇嗣"這個位置上待一天,洋人的心裏就肯定彆扭一天。立他的時候就招惹來一堆麻煩,現在拿這個孩子怎麼辦?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