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過朝廷(1)
1901年9月7日,中華帝國代表李鴻章、慶親王與德、奧、比、西、美、法、英、義、日、荷、俄11國代表正式簽訂"最後議定書",即中國近代史上的《辛醜各國和約》,簡稱《辛醜條約》。《辛醜條約》除了正約之外,還有19個附件,主要內容為:中國賠款45億兩,分39年還清,年息4厘,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抵押;將東交民巷劃為使館區,界內由各國駐兵管理,禁止中國人居住;拆毀大沽炮台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的各炮台,外**隊駐紮北京和從北京至山海關沿線的12處要地;懲辦禍首諸臣;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參加"與各國讎視"的各種組織,違旨處死,各省官員對轄境內發生的"傷害各國人民"的事件,必須立刻鎮壓,否則即行革職,永不任用;外國人"遇害被虐"各城鎮停止文武科舉考試三年;按照外國人的意願修改通商行船條例;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這是一個世界歷史上罕見的不平等條約,其侵略性和掠奪性達到空前駭人聽聞的程度。《辛醜條約》的簽訂,標誌著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完全形成。《辛醜條約》中最要害的條款是外國人有權在中國領土上駐軍和帝國要支付的巨額賠償。這是無論按照什麼樣的國際慣例都尋找不出根據的強盜式的條款。外國在中華帝國的國土上堂而皇之地駐紮軍隊,這使中華帝國的門戶盡失,使這個有著漫長邊境的國家被剝奪了所有的"國防安全",甚至不再有國家"領土完整"這一概念。僅此兩款,就足以讓任何一個主權國完全處在被奴役和宰割的境況之下。《辛醜條約》給中國帶來的屈辱和傷害以及隨後帝國主義對中國的進一步侵略瓜分,給中華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災難。即使當時的滿人也預感到了:"此紙上條文,又為將來無數困難問題發生之源。"榮祿致許應■書:《庚子拳變始末記》,載《清代野史》卷一,巴蜀書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190頁。近百年後,曾經有一個中國孩子在課堂上向正在講解1937年"盧溝橋事變"的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日本軍隊和中**隊的戰爭為什麼會爆發在宛平城?年輕的老師一時語塞,他似乎從來沒有把這個問題當做一個問題來考慮過--即使是孩子也知道任何戰爭爆發的合理地點應該是邊境線,而盧溝橋實實在在是北京附近的一個中國的月亮映在中國的河水中、月光塗滿橋邊的中國垂柳的地方--1937年日本軍隊出現在北京近郊宛平縣從而挑起後來持續八年之久的侵華戰爭,正是因為1901年的《辛醜條約》規定的"外國人有權在北京駐軍以保護使館"的這一條款。《辛醜條約》簽訂後,各國陸續從北京撤軍。但是,一直聲稱自己的領土大得用不完的俄國人卻沒有從帝國的東北撤軍。對俄國人的行徑,懷有同樣野心的日本人十分憤怒。終於,日俄戰爭全面爆發,其戰場竟然是在中國的東北。令人不解的是,兩個異國在自己的國土上為瓜分自己國土而進行的戰爭,大清帝國朝廷竟然宣佈自己"保持中立"--如同兩個強盜在張三家裏因為誰有權利對這個家實施搶劫的問題打架,而張三躲在一邊聲明自己和這場鬥毆無關--這個龐大帝國的精神已經完全被屈辱而悲傷的往事折磨嚴重畸形了,這種精神的畸形導致了類似1900年不足兩萬的各國聯軍輕易打垮了數十萬帝**隊的歷史事實一再在這塊國土上重演:"盧溝橋事變"之時,當時日軍在整個華北的兵力不超過9000人,而僅僅在同一地區的中**隊宋哲元部的兵力就在10萬以上。而此前的"九一八"事變發生時,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駐軍總數僅為兩萬,而僅張學良的東北軍的兵力就有19萬之眾。可戰鬥的結局人所共知:日軍第二天佔領瀋陽,一個星期佔領遼寧、吉林,四個月後佔領整個東北。1901年帝國政府的賠款數額幾乎是一個天文數字:45億兩,年息4厘,連本帶息總額為982238150(九億八千二百二十三萬八千一百五十)兩。當時帝國政府的年財政收入不足9000萬兩,也就是說,此一賠款相當於帝國政府10年的財政總收入。這筆巨額款項可以使當時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立即成為世界強國。帝國建立北洋海軍的時候,用了600萬兩白銀便把帝國海軍地位提高到世界第六,而"庚子賠款"之額可以建立160支位居世界第六的北洋海軍。巨額的賠款完全奴化了本來剛剛向著近代化起步的帝國經濟。連年的賠款更使百姓對捐稅的負擔程度達到極限,整個帝國陷入極端的不穩定之中,直接針對帝國政權的造反層出不窮,最後終於導致了大清帝國的滅亡,導致了中國幾千年封建帝製的滅亡。慈禧在批準條約最後文本的時候,就賠款問題說過一句驚人的話:"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帝國主義列強們拿到中華帝國的賠款數額分配表是:俄國:130371120(一億三千零三十七萬一千一百二十)兩;德國:90070515(九千零七萬零五百一十五)兩;法國:70878240(七千零八十七萬八千二百四十)兩;英國:50620545(五千零六十二萬零五百四十五)兩;日本:34793100(三千四百七十九萬三千一百)兩。美國:32939055(三千二百九十三萬九千零五十五)兩;意大利:26617005(二千六百六十一萬七千零五)兩;比利時:8484345(八百四十八萬四千三百四十五)兩;奧地利:4003920(四百萬三千九百二十)兩;其他國家:1222155(一百二十二萬二千一百五十五)兩。連列強自己都說,這個數字"遠遠超出了聯軍所蒙受的損失"。其中俄國人分得最多,其公使在給沙皇的報告中按捺不住興奮地說:"這是一場最夠本的戰爭!"本來由於連續的對外戰爭使國內財政感到相當困難的日本,得到賠款之後有一種發了橫財的感覺,立即擴大了軍費預算。美國人在賠款問題上的做法至今還讓中國人評論不休。1901年,美國人曾經私下裏做過計算,認為他們如果能夠得到200萬美元就滿足了,而他們實際得到的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料。到1905年,他們得到的賠款就已經達到200萬美元(按白銀摺合美元計算)。到了1908年,美國政府把除200萬美元以外的其餘賠款"退還"給了中華帝國政府。1924年,美國宣佈其餘的賠款也全部放棄了。跟隨美國的舉動,各國相繼也"放棄"了索取剩餘賠款的要求:英國於1922年;俄國於1924年;法國於1925年;比利時於1928年,意大利和荷蘭於1933年。美國將"退還"的款項對帝國政府做了專用的規定,即在帝國建立一所中國學生留學美國的預備學校,這便是如今舉世聞名的中國清華大學的前身--有的中國人說這是美國營造世界文明的"友好表現",也有的中國人把美國的此舉稱之為"鱷魚的眼淚"和"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無論如何,清華大學至今依然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優秀的知識殿堂之一。在《辛醜條約》上簽字回來的李鴻章再次吐血了--"紫黑色,有大塊",有半痰盂之多,西醫診斷說是"胃血管破裂"。這位大清重臣已是"寒熱兼作,痰咳不支,飲食不進"。精神和**徹底垮了的李鴻章給朝廷寫了《和議會同畫押折》:臣等伏查近數十年內,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深痛钜,薄海驚心。今議和已成,大局少定,仍希朝廷堅持定見,外修和好,內圖富強,或可漸有轉機,譬諸多病之人,善自醫調,猶恐或傷元氣,若再好勇鬥狠,必有性命之憂也。《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八十。難以想像就要去了的李鴻章在寫下"必多一次吃虧"這幾個字時該是什麼心情。他多年"外修和好,內圖富強"的願望現在才說出來實在是一種前途渺茫下的傷心無奈。他警告說,這個曾經偉大的帝國現在猶如一個重病人,如果還"好勇鬥狠",必有性命攸關的憂患--而作為一個民族得以安身立命的"好勇鬥狠"之氣概到了大清帝國末期竟成了連累身家性命的毛病!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