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帝國炮火中的"家事"(…
然而,西什庫教堂裡的中國教民沒有一個願意殺個洋人出來領賞的。原因很簡單:教堂外,整個北京城內,已經有上萬中國教民消失了,其中有的被燒死,有的被砍頭。人在極度恐怖和毫無退路的情況下,會表現出精神的異常。教堂裡的中國教民們幾乎沒有猶豫,男人們拿起教堂裡存有的老式毛瑟槍趴在了窗口,他們決定和這座教堂,和這座教堂裡的洋人們生死在一起。沒有裏應外合的跡象。太陽升起來的時候,義和團向西什庫教堂的進攻開始了。最先的"戰術"是使用帝國農民們最拿手的火攻法。竹筒製作的"噴水筒"--似乎是一種人力壓縮的裝置--把煤油噴射到教堂的大門、窗戶和院子裏,然後射出帶火種的箭以引燃大火。酷熱的天氣加上熊熊燃燒的火焰,西什庫教堂頓時成為一個燃燒的地獄。男人、女人連同孩子,幾乎所有有行動能力的人都拿起各種工具撲火,最有效的辦法是用濕布把火焰按滅。大火剛剛有被撲滅的跡象,義和團新一輪的火攻又開始了。教堂裡的人必須在火焰和烘烤中不停頓地奔跑,毒辣的太陽和身邊的火焰使他們喉嚨冒煙,但是,教堂裡的水眼看就要枯竭了。大火雖然沒有把這座堅固的教堂燒塌,但是,教堂裡的人聽見了令他們魂飛魄散的銅鑼聲:義和團真正的進攻開始了。轟然一聲巨響,教堂中了一發炮彈。這不是義和團農民們的土炮,因為從農民們的土炮炮膛裡飛過來的不是真正的炮彈,而是些鐵鍋的碎片和磚瓦石頭,這是只有帝國正規軍隊才擁有的真正的大炮,而且是從洋人們那裏用帝國的銀子買來的。這發炮彈準確地落在教堂上官兵阻擊的位置,當場就有六個官兵被炸死。接著,大小不一的炮彈蝗蟲般落下,把教堂灰色的高牆打得千瘡百孔。在炮彈的爆炸和子彈的呼嘯聲中,義和團衝鋒的吼聲驟然響起:"殺--"這聲音在酷熱的氣溫中艱難地擴散著,聽上去聲波顫顫抖抖。從教堂的窗戶和射擊孔中望出去,沿著教堂大門外的大道,義和團們舞蹈著蜂擁而來。他們"均以大紅粗布包頭,正中掖藏著關帝神馬,大紅粗布兜肚,穿於汗衫之外,黃裹腿,紅布腿帶,手執大刀長矛,腰刀寶劍等,呼嘯而來"。仲芳氏:《庚子紀事》,載《庚子紀事》。教堂裡開始往外射擊,職業軍人的射擊極其準確冷靜,而那些從來沒有拿過槍的外國神職人員和中國男性教民,也開始射擊了,他們的射擊凌亂而慌張。沖在前邊的義和團團員倒下了,衝鋒的潮水驟然向後退去,瞬間沒了蹤影。片刻之後,又一輪衝鋒開始了,重復出同樣的程序:當幾個年輕農民的身體轟然倒地後,向前擁動的人潮驟然退去。片刻之後,再一次。"殺!""殺!"即使夜晚降臨,喊聲依然此起彼伏,沒有一刻間斷。包士傑輯《拳時北堂圍困·王司鐸日錄》:至六點十分鐘時,拳匪已聚了二三千人於西安門內,官兵皆在門外後隨。此時拳匪之聲有如翻江倒海一般,皆雲,燒呀,殺呀,二毛子呀,你們的生日到咧。此時吾與林主教正在公門前往外觀望,大堂上有數教士各執洋喇叭以報信息,任神甫攜望遠鏡亦在堂上觀望。既而大堂上喇叭一鳴,眼見一禿頭僧人手持高香一束,來在西什庫口外甬道上,向北堂一站,隨後無數拳匪各執高香點燃,向北堂齊跪,叩頭三次即起。滿衚衕之匪右手執刀,左手把香,即向北堂公門而來。此時洋兵十名把守公門,兵頭即向林主教雲,可開槍否,主教尚未回言,吾即雲,快打吧,不可令其切近,就措手不及了。言猶未盡,兵頭一叫號,吧啦啦一排槍,眼見皆打在拳匪身上,怎麼一個也不倒。即結,而又一叫號,吧啦又一排槍,拳匪躺下一片。原來頭次不倒之故,皆因前匪受傷,後匪擁擠不能倒。故耳立即又發第三排槍,又打倒十數人。後來者全然跑出口外去了。眼見拳匪死者三十餘人,未死者受傷者趴的趴,滾的滾,皆奔命去了。包士傑輯《拳時北堂圍困·王司鐸日錄》,載《義和團史料》。儘管如此,教堂在炮火的轟擊下,還是逐漸顯示出危機。為了躲避炮彈、火焰以及坍塌下來的牆壁,婦女和兒童們惟一可做的就是不斷地跑來跑去。一位外國女傳教士成了她們的首領。這位女傳教士頭上戴著一頂白色的帽子,在煙火中十分醒目,在婦女孩子們的眼裏,這是逃生的路標。女傳教士的白帽子自始至終都沒有摘下來過,"總是低低的,迅速穿過院子",她的身後是一大群婦女和兒童,她們數十天內一刻不離地跟著她,在有限的空間裡來回躲避。最嚴重的不是死亡,而是飢餓。西什庫教堂內所有可以吃的東西已全部吃盡,樹葉和樹皮都成了最珍貴的食品。教堂裡的男人們就是在這樣的境遇中精神恍惚地活著。他們奔跑、躲藏和吶喊,不能休息,不能睡覺。神經的極度緊張、沒有足夠的食物和水、日益短缺的彈藥以及不斷在自己身邊死亡的同伴以及妻兒日夜不停的哭喊和死亡,這一切都一齊折磨著他們疲憊的**和心靈,使他們兩眼獃滯,行動遲緩,最後他們甚至在並沒有被什麼東西擊中的情況下突然倒下來,死一樣地一動不動了--這是真正的絕望。教堂裡也有永遠不談絕望的男人。一個中國教民豁出一死單獨突圍,企圖把教堂裡的情況向各國公使們報告並且請求救兵。但是,這個中國男人自從走了之後,教堂裡的人就再也沒聽見過他的消息。後來才知道,他當晚就被義和團們抓住,現在腦袋掛在了城牆上。即便如此,在法國報紙關於北京西什庫教堂被圍之戰的連續報道中,依舊記載有這樣的事情曾經發生:十名副主教在一個意大利士官和四名法國水兵的帶領下,偷偷地溜出教堂,"搶掠了義和團或者中**隊的大炮",他們甚至"爬牆溜進了北京的一座兵工廠偷回來了炸藥"。如果這個舉動不是外國記者們的杜撰的話,就簡直是奇跡了。在外國報紙的報道中,西什庫教堂裡惟一的那個軍官,年輕的意大利海軍中尉奧利維利,更是一個"英雄"般的人物,他一直站在被義和團或帝**隊炸開的牆洞上指揮射擊,士兵們隨著他的口令幾乎"彈無虛發"。義和團的衝鋒潮水退下之後,他立即組織人,用磚石把牆洞堵塞起來。他是在最後的時刻死亡的:帝國的正規軍隊參與了進攻,連續兩發炮彈在他的身邊爆炸,他"長久地站立,指揮他的士兵作戰","最後在兩個傳教士的臂中死去"。當時,左右的傳教士和中國教民都哭了,這是1900年西什庫教堂"被圍困中惟一的一次痛哭"。(法)貝野羅蒂《北京的末日》。見金煒主編《中華民族恥辱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在外國記者的筆下,西什庫教堂的抵抗被嚴重地神奇化了。沒有人真正得知在那六十多天裏這座教堂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惟一可以肯定的是,既然是"戰鬥",那麼除了義和團方面的"犧牲"之外,教堂裡也同樣有死亡發生。關於這座教堂裡死亡的文字記載,依舊來自洋人們的有關"報告"。事後,各國公使為了尋找"懲辦罪犯"的證據,曾對教堂內的死亡情況做過統計--當然,可以肯定地說,統計數字是經過嚴重誇大了的--但至少可以了解當時教堂內的肅殺氣氛:武裝官兵死傷過半。三百多名孩子的哭聲逐漸減少,因為"每天要埋掉十幾個"。義和團們曾經多次挖地道,埋設地雷,"先後爆炸四次,炸死教民四百多人"。同樣沒有疑問的,還有這場戰鬥的最後結局:打進北京城的各國聯軍"終於到達了教堂"。而在這之前,義和團與帝**隊始終沒能把西什庫教堂攻陷。如果說西什庫教堂是義和團圍攻,帝**隊助之的話,那麼,進攻使館區倒可稱之為真正的戰鬥了,因為,進攻使館區是帝國正規軍隊主攻,義和團助之。1900年,帝國對北京使館區的進攻,晚於對西什庫教堂的攻擊,這是因為對教堂的攻擊大多是義和團們所為,而對使館的進攻,是在局勢已經惡化得陷入無法解釋的地步的時候,帝**隊開始的有計劃的軍事行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