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浮躁的日子(1)
《都門紀變百詠》:諸王貝勒府設立"神壇",門前高建大纛,上書"替天行道奉旨義和團"字樣。1900年,中華帝國歷史上最淒楚的一頁掀開了。當那些赤貧而淳厚的農民們後來成片成片地在帝國都城裏倒下的時候,他們沒有一個人看見過在背後將他們推向洋人槍口的那隻黑手;當他們被王公貴族剛一引領進北京城的時候,他們甚至還為終於成了帝國政府官員指揮下的義民而激動不已過。把東西點燃,這是連小孩子都能做到的事,不需要技術、裝備和特殊的訓練,任何一個農民只要願意,都能辦到。進入京城的義和團們首先在城內的教堂、教會醫院和中國教民家的建築物上點火。義和團剛進城,八面槽和宣武門附近的教堂和教會醫院就燃起了大火,大火騰起的濃煙如同長城烽火台上的信號一樣,預示著這座千年古都的巨大災難即將開始。崇文門內所有的教堂都起了火,燈市口和勾欄衚衕等處洋人的住房也冒了煙。接著,大火蔓延到京城的每一個角落,因為信洋教的中國居民的房屋也開始燃燒起來--"義和團焚燒順治門大街耶穌堂,又焚燒同和當鋪奉教之房,又焚燒順治門內天主堂,並醫院兩處,連四周群房約有三百餘間俱燒盡……又焚燒西城根拴馬莊、油房衚衕、燈籠衚衕、松樹衚衕教民居住之房數百間。"仲芳氏《庚子紀事》,載《義和團》。最著名的大火,燃燒在正陽門外的商業區大柵欄。義和團放火,是有一番儀式的:一個大師兄先作"法",形式和"降神"沒有什麼區別。一夥義和團員圍成圈,大師兄在中間手舞足蹈地念"咒語",關公、諸葛、崑崙老祖、西天老祖地召喚了一陣子後,大師兄便"神仙附體"了。神仙附了體的大師兄渾身發抖,口吐白沫,突然一聲:"火!"前邊的房屋立刻燃燒起來。沒有人知道或者沒有人願意知道,這是農民們事先在房屋裏面安排人拿著火把專等著大師兄的一聲"號令"--"使其黨預伏於內,以煤油潛灑之"--"號令"一出,"烈焰突起,觀者堵立,驚以為神"。京城人並不至於如此愚蠢,只是明明知道"法術"有假,但有看大火燃燒之熱鬧的習慣。每一次放火之前,義和團們都宣稱,他們點的不是一般的"火",而是"滅洋"的"神"火,"神"火的神奇之處在於:讓它著,它就著;讓它熄,它就熄。而且這火隻對與洋鬼子有關的東西起作用--"隻燒洋房,決不波及民居"。《景善日記》1900年5月21日。義和團在大柵欄點火,說是要燒一家叫做"老德記洋藥房"的外國藥房。跑來看熱鬧的北京平民,擠在距離這家藥房很遠的地方,大聲地叫好,他們急切地要親眼看見被傳說得很神秘的義和團的"法術",因為,即使在天橋看魔術也要掏錢,而這裏是免費的,況且,大火燒起來一定很好看。可是,大柵欄的商家掌櫃卻跪了一條街,他們哀求大師兄"放他們一馬",因為只有他們是清醒的--他們是商人,具有嚴格的經濟頭腦,只相信按照市場的行情一兩銀子能生出幾分的利,他們不會相信除了市場規律以外的任何"法術"。義和團農民們越"作法",他們越害怕,因為他們知道,無論什麼火,只要一燒起來,外國人的洋藥房是沒了,他們的店鋪也將不復存在。帝國的官員們下令把正陽門的城門關了,並派出重兵把守,說是奉太后之命,防止亂人混入內城。這是給義和團農民們的一個最明確的信號:要放火儘管放就是,只要不把皇城點著就行。於是,帝國京城裏的大火著起來了。大柵欄,正陽門外數條商業街中最著名的一條,位於帝國皇城的正陽門外。正陽門,帝國皇宮所面對的最重要的軍事防禦工程。1644年清王朝建都北京,沿用明朝建都城的格局,正陽門是帝國皇城的正南大門,因此俗稱"前門"。大柵欄原來的名稱是"廊房四條"。1774年,由於"反清復明"的政治騷亂一直不斷,為加強帝都的治安,帝國政府下令"京師內外大小街巷設立護門柵欄"。在這個命令下,全北京城大小衚衕設立的各種柵欄達1746處之多。設立柵欄採取的是"官助民辦"的辦法,由衚衕居民自己籌措資金,自己設計樣式,自己請工匠打製,於是,前門外這條商人雲集的街道上的柵欄被打製得格外高大漂亮,以至成為京城裏一道與眾不同的風景,成為帝國北方商業興旺繁茂的標誌。於是,人們就叫這裏為"大柵欄",而原來的衚衕名字漸漸被遺忘。到了《乾隆京城全圖》印出來的時候,"大柵欄"這個名字已經被帝國政府認可了。這是一條長不過二百多米的小街道,但是,卻排列著當時帝國最著名的店鋪百十家。鞋帽店、綢布店、金銀首飾店、藥店、絨線店、煙店、飯店、戲園子等等,"為京師最繁華處"。當時有詩雲:畫樓林立望重重,金碧輝煌瑞氣濃。簫管歇餘人靜後,滿街齊響自鳴鐘。引自《都門雜詠》。義和團的農民們進城之後,繁華的大柵欄成為他們最喜歡聚集的地方,這裏有吃有玩有長年上演的戲劇。在這裏的店鋪裡學徒的青年特別的多,大都是從鄉村來的農民,這些在學徒的時候受到欺侮和盤剝的青年,見到義和團的農民們如同見到家鄉的親人。史料記載,那一年,大柵欄、打磨廠、鮮魚口等店鋪的學徒夥計大都參加了義和團,大柵欄口外的幾家剪刀鋪裡打造兵器的爐火徹夜通紅,丁丁當當的聲音響徹半個京城。正打鐵的時候,有夥計報告:老德記洋藥房不但沒有把洋葯銷毀,而且還在轉移貨物。義和團們生氣了。火光一起,不可控制。"火延程闕,三日不滅"。宋玉卿編《戊壬錄》之《義和團之亂》。老德記洋藥房裏的火光一閃,神差鬼使般的,帝國都城的天空突然颳起大風,大火瞬間便烈焰飛舞。接著,大柵欄整條街道全都燃燒起來。火勢沿著煤市街、觀音寺、廊房三條、二條和頭條、珠寶市、前門大街、西河沿以及東西荷包巷迅速蔓延,最後竟然燒到了正陽門的箭樓和城樓。點火的義和團們開始奔跑避火。熊熊大火燒著了著名的內聯■、同仁堂等店鋪。也許是因為波及到了城門,帝國政府這才允許救火,但是聲稱可以一聲咒語就能"閉火"的大師兄不見了蹤影,結果熊熊的大火連續燃燒了一天一夜才被撲滅。雖然老德記的洋藥房沒有了,而同時消失的還有京城內四千多家商鋪。原本繁華的大柵欄商業街變成了一片廢墟,街中數不清的綾羅綢緞和金銀珠寶或被大火燒毀或被趁火打劫。京城再有詩雲:大柵欄前熱鬧場,無端一炬燼鹹陽。問渠閉火多神術,為底神靈誤主張。■西復儂氏、青村杞廬氏:《都門紀變百詠》,載《清代野史》卷二,巴蜀書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732頁。也許利益損失過於巨大了,幾乎影響了帝國的財政,數天之後,帝國政府不得不動用行政手段,"發內帑五十萬兩,戶部銀五十萬兩",以借給被大火殃及了的帝國著名銀號:"恆和"、"恆利"、"恆源"和"恆裕",讓其"恢復舊業以維市面",同上。穩定金融市場,為店鋪的老闆們籌措重新開張的資金。但是,帝國政府沒有追究義和團放火的責任,有關官員更沒有一個"引咎辭職"--因為這一切是"正義的行為所致"。能夠代表帝國政府立場的是,就在火燒大柵欄的第二天,也就是在大柵欄的大火還在燃燒的時候,火被放到了內城。西單牌樓附近的一家"講書堂"被義和團認定是和洋人有關的店鋪,於是放了一把火,結果,大火波及相鄰的商鋪千餘家。緊接著,東城的一家洋貨鋪被點燃,其結果和大柵欄一樣,一下子又燒毀了整條街上的四千多家商鋪。大火令北京城的夜晚幾乎變為白晝。帝國數百年商業精華,已是滿目瓦礫灰燼。火是中國人自己點燃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