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曬儀仗和玩電報(1)
北京城裏瀰漫著一股怪異的氣氛。城門口大清早就有拉著箱包行李出城的大車,看樣子是怕仗打到京城,開始往鄉下挪窩了。大車上坐著的少爺姑娘老爺太太們,連同趕車的把式一起,受到了百姓們放肆的嘲笑。所有京城百姓的臉上都是一種蔑視的神態,連在城門洞子裏賣剛上市的西瓜的小販也都朝他們喊:"鬧塊沙瓤的帶著,大太陽天的,路上叫渴可找不到井!"即使是住在皇城根窩棚裡的撿破爛的老婆子都知道宣戰了,並且大致明白"宣戰"這個詞是個什麼意思,於是,大街小巷酒樓茶館裡,京城平民議論起來都替洋人們擔心:看看,我說洋人們是瞎折騰吧?怎麼樣?老佛爺火了不是?宣戰!不是鬧拳!武衛軍昨兒上去了,炮筒子水缸那麼粗!這下子,洋人們真的玩完了!逃亡的人寥寥無幾,都是些"吃過洋飯"的,或者家裏曾經有人出過洋的。這些人本來就生活在進京的義和團的陰影之下,都在擔心沒準兒那一天被抄了家,而得到帝國宣戰的消息之後,他們在權衡了交戰雙方的力量後,得出了一種更加不祥的結論,於是決定轉移財產離開京城。他們的舉動引起絕大多數官員和商人心裏暫短的不安。這些人雖然還沒有逃亡的念頭,但是也沒有絕對安全的信心。他們的全部指望都建立在這樣一個判斷之上:洋人究竟人少力單,無論怎麼著,總不至於打到京城裏來吧?老佛爺不是也住在這兒麽?帝國政府的《宣戰詔書》僅僅在京城裏引發了小小的波瀾,議論很快就無聲無息了,除了東交民巷的炮聲依舊在響響停停之外,沒有再發生什麼新鮮的事。義和團們也似乎沒有剛進城時那麼怎怎呼呼了,他們大都駐紮在廟宇裡或聚集在王公府邸裡,不少義和團的農民把手裏的大刀扔了,開始做起了小買賣。京城裏一切如常。人們看到的是乍雨乍晴的天氣格外清朗,市場上的海產還在大量到貨,看來京津道上平安無事。新鮮的杏子也上市了,海子裏的荷花骨朵已經綻出了粉紅。棚鋪的夥計們正忙著給大戶人家搭過夏天的天棚,今年的棚搭出了新式樣,起著脊,上面蹲著吉祥獸,講究點兒的還有匾額,這邊寫的是"盛世清和",那邊寫的是"普沐天恩"。但是,細心一點的人還是看出了一點不對頭。從甘肅開來的負責攻打使館的甘軍官兵開始在街上鬧事了,使館打不下來,於是開始騷擾百姓,平民和這些回回兵的拉扯爭執,成了京城街頭新的一景。京城裏的戲院和飯館突然紅火起來,人們好像要趁著戰爭還沒有打到京城之前急著把手裏的錢都花出去。酒樓門口張燈結綵車水馬龍,吃客興高采烈地互相問候,好像多年不見久別重逢。平民們看到不少王爺沒坐轎子來赴宴,據說王府裡的轎夫們都"棄業入拳"了,但沒發現騎著騾馬的王爺們有什麼怨言,倒是比平時更和氣了一些。於是平民們也花上點銀子弄點吃食回家,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頓好的--帝國的都城過年一樣。人心是有一點慌。但是慌什麼,沒人說得清。於是看上去並不顯得慌。宣戰的第三天,1900年6月23日,京城皇城的大門上,突然掛出一顆洋人的頭。因為洋人沒有辮子,頭被裝在一隻木籠子裏。大夥都跑去看。有人說,這個洋人是讓董福祥的兵抓住的,砍頭之前,在端郡王府前跪了火煉子,洋人叫喚起來的聲音狼似的人。看了洋人頭的北京人都說,那個洋人呲牙咧嘴的模樣讓人噁心。老人們回憶說,鹹豐十年刑部的監外大門上曾經掛過洋人的頭,那時的洋人也是打天津那邊順著運河過來的。據說,慈禧太后賞了抓住這個洋人的甘軍士兵500兩銀子,這個數比莊親王懸的賞多10倍。可正是這一天,慈禧一大早起來就遇到了不順心的事。董福祥上奏說,使館已經攻破。慈禧太后登上宮裏的高處望,果然看見使館方向大火熊熊,"以為使館已毀"。但是,沒過多一會兒,總理衙門大臣許景澄入見,遞上一個奏摺,是袁昶參劾董福祥的,言:"火起之處非使館,乃翰林院,甘勇放火焚院,冀火勢延燒及於使館耳。"《景善日記》1900年農曆五月二十七日。--火是甘軍故意放的,說是翰林院和使館相鄰,等火蔓延過去,使館就會被燒光。慈禧"聞之,大為不懌,斥責董福祥"。氣還沒消,光緒皇帝就來"告狀",說大阿哥背後把皇上稱為"鬼子徒弟",口氣和義和團一樣。慈禧大怒,立即命令將大阿哥抽20鞭子。端郡王趕快趕來了,"甚為憤恨,但畏而不敢言。"都知道太后這幾天脾氣很大,都小心地侍候著,包括眼看就要達到目的的端郡王載漪。慈禧和載漪不一樣,她是個有心計有頭腦的人。在和洋人們翻臉之前,接見公使夫人們的時候,她不但知道世界上有一個維多利亞女王,而且還很願意把自己與她相提並論。她覺得她和英國的女王一樣,作為女人而統治著世界上很大的一個國家,這是需要極大的才能的,這實在是莫大的榮耀。慈禧想的並不為過,她的確是中國歷史上最精明的政治家之一。控制政治家思維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像看守自己的私房錢一樣看守自己所掌握的權力。風平浪靜的時期,政治家會比任何人都和藹可親--過年的時候,慈禧會和王公的福晉們一起包餃子;乞巧節的時候,慈禧還和宮女們一起玩藏針的遊戲。冬天,她坐在太監們拉的冰床上,到禦河的冰面上嬉戲,把錢幣撒在冰面上,讓太監們隨便去搶,然後看著大夥不斷地滑倒,她就慈祥地笑著。內務府大臣世續是個大胖子,他入宮辦事的時候,小太監們常把胖子抬起來取樂,慈禧每次看見都溫和地說,他年紀大了,你們招呼著,別叫他栽了,那可不是玩的!但是,當自己的權力一旦受到威脅時,帝國的政治家就毫不遲疑,挺身而出,堅決戰鬥,隻問目的,不擇手段,把握時機,當機立斷,即使需要兇狠殘忍也在所不惜。慈禧是政治家,又是女人。她是普通人家的姑娘,是被皇帝當做玩物選進皇宮的宮女。無論她現在的權力多麼大,她所具備的中國普通女人的一切秉性依舊頑固地體現著:虛榮、美容、任性、喜怒無常、養寵物、哭泣和極容易受風言風語的支配。她是政治家和女人的混合物。25日,宣戰後的第四天早上,慈禧起床後剛在用早膳,就聽見了外面有人喧嘩,這聲音在宮內十分罕見,瞬間引起她了的警惕。她命令太監去看看出了什麼事,不一會兒太監回來報告:一大早,由端郡王、莊親王等王公率領六十多名義和團闖進宮裏來,說是"尋找二毛子"。此刻正在寧壽宮門外喊叫呢,他們讓皇帝出來,說皇帝是洋人鬼子的朋友,義和團們要"殺鬼子徒弟"。慈禧突然起身,大步出門,怒目圓睜,台階下的王公們和義和團們頓時跪倒一片。慈禧手指著端郡王載漪,大聲呵斥他說,你自己覺得是皇帝了嗎?我能立你的兒子為大阿哥,就能立刻廢了他!你以為當國事混亂的時候,就可以隨便胡鬧了嗎?--"現雖立汝子為大阿哥,頃刻即可廢之!"《景善日記》1900年農曆五月二十六日。慈禧立即下旨,罰端郡王一年的俸祿,"以示薄懲"。同時,那個不知深淺而跟隨王公們闖進皇宮並且高聲叫喊的義和團首領,立即被聞訊趕到的榮祿下令"在外宮門"行刑--一刀就把腦袋砍了下來。躲在房間裡的光緒皇帝戰戰兢兢地出來了,謝叩太后之仁慈保全了他的性命。這件事情給慈禧的刺激極大,使她突然意識到她周圍政治局勢的險惡。一個王爺,居然敢帶著一夥明火執仗的農民闖進皇宮要殺皇帝,史無前例。王公和"舉事"的農夫們能夠公開地殺皇帝,就能夠在哪一天對自己下手,載漪的這個近似瘋狂的舉動說明他已經被取得帝國最高權力的慾火燒得利令智昏了。慈禧立即想到了與各國宣戰的事,心裏突然瀰漫起悔意。這是慈禧首次對宣戰的舉動感到一些後悔,而這時,正是天津前線的帝**隊與聯軍殺得昏天黑地的時候。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