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周梅森作品:黑墳》《黑墳》第三章(9)
這一回,大鬧的肚皮裡混上點油水,腦袋裏也裝上了點思想,知識見長。不錯,不錯,很不錯!只可惜劉易華送給大鬧的「覺悟」全完了,全被二老爺沒收了……

走出田府大門,窯工領袖田大鬧打了一個帶著豬毛味的飽嗝……

胡貢爺和田二老爺畢竟不是可以操縱一切的神仙,畢竟不能把每個窯工都牢牢攥在自己的手心裏。他們的地位在胡、田兩個家族中間是牢固的,對那幫山東、河南過來的客籍窯工來說,就不那麼牢固了。這些客籍窯工原來是安分守己的,並不參與胡、田兩個家族之間的矛盾,他們中間也沒一個首領,實際上是一盤散沙。災難發生之後,他們推出了五個窯工代表,參加了貢爺和二老爺的窯工代表團,並遵奉貢爺的指令將客籍窯工編排成兩個團,這其中一個團的團長是十二號櫃工頭王東嶺,另一個團的團長是八號櫃窯工代表錢守義。

客籍窯工們有了自己的領袖,無形之中便形成了胡、田兩個家族之外的第三股勢力,而且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勢力。有了這兩千人組成的強大的勢力,客籍窯工們便有了些蠢蠢欲動的念頭,對胡貢爺、田二老爺便不那麼尊重了,他們覺著他們也該推選出一二個人來和胡貢爺、田二老爺平起平坐,他們不想再事事聽從貢爺和二老爺的支使。

偏偏在這時,《民心報》記者劉易華鼓動他們獨立;偏又在這時,田大鬧找到了王東嶺和錢守義商量擺脫貢爺和二老爺的控制,王東嶺和錢守義自然是一口答應,並且馬上付諸行動。當然,王東嶺、錢守義未曾想到田大鬧會去吃田二老爺的豬頭肉。

客籍窯工的兩個團只有一個團投入了佔礦的行動,另一個團作為後備力量還穩穩地駐紮在窯戶鋪聽候調遣。中午,貢爺使遣著兩個胡家的後生通知王東嶺和錢守義,要他們把這個團的五個隊拉出去,參加下午的請願活動。並再三告誡他們,不要帶什麼傢夥,要和平請願,攔路喊冤,就像攔禦駕似的。

當下,王東嶺便和錢守義商量了,首要的問題是:去還是不去?其次的問題是:如何去?再次的問題是:去了聽誰的?

對這三個問題,兩位領袖產生了一致的看法:去,是一定要去的,這倒不是聽從胡貢爺的調遣,而是要為死難的工友們伸冤報仇,顯示一下窯工自己的力量——在公事大樓廣場的衝突中,客籍窯工也有三人死亡,十人受傷。客籍窯工們早已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早就要和這害人的政府算算帳了!怎麼去呢?貢爺提出不帶傢夥,而二位領袖則一致認為必須帶傢夥,這便是他們的獨立性;貢爺不讓帶傢夥,可他們偏要帶,這還顯不出他們的獨立精神麽?在行動中聽誰的呢?這實際上是不必問的,胡、田兩家的事他們不管,客籍窯工必須聽他們這兩位領袖的!

佈置好以後,貢爺又派人叫了一次。下午兩點鐘的光景,王東嶺和錢守義帶著四五百號人,貢爺帶著四五百號人一起湧出鎮子,順著古黃河大堤浩浩蕩蕩地向西撲去。

貢爺是坐轎的,貢爺坐在轎上似乎看出了點苗頭,覺著有點不對勁,他看到客籍窯工手裏都抓著傢夥,有大刀、有礦斧,還有火槍、木棍。

貢爺派人把王東嶺和錢守義找來了,劈面便問:

「怎搞的?怎搞的?不是說了麽,不要帶傢夥!你們怎把傢夥都帶來了?」

王東嶺和錢守義也帶了傢夥。王東嶺帶了一把礦斧,硬硬地別在腰間;錢守義帶了把大刀,刀片斜插在背後的腰帶上,刀把上的紅綢子忽悠、忽悠地飄。

王東嶺知道貢爺會問的,他已和錢守義商量過了,現在還不能和貢爺、二老爺鬧翻,獨立精神得藏在骨頭裏,不能擺在臉面上。

王東嶺道:「貢爺,俺和錢大哥商量了一下,覺著不帶傢夥怕是不行哩!倘或是大兵們開槍,咱們怎辦?」

「是的!貢爺,俺倆倒是想和您老商量一下的,可事又太急,便沒來得及!」錢守義也道。

「胡鬧!胡鬧!咱們這是和平……和平請願,懂不懂?帶了傢夥,還不把那幫委員們嚇個半死?」

王東嶺呵呵一笑:「害怕好哇!貢爺,不害怕,他們不會答應咱們的條件的!」

貢爺想想,這話不是沒有道理;再說,隊伍已經拉出來了,手上的傢夥也不能甩了,走吧,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吧!

「走!走!走吧!不過,到時候可不好胡來噢,一切要聽貢爺我的!」

王東嶺道:「那是!那是!」

浩浩蕩蕩的隊伍繼續向前走,走了一會兒工夫,隊伍便亂了套,客籍窯工和胡、田兩家的窯工混雜在一起了,說笑聲、打鬧聲、紛雜的腳步聲摻和成一團,給廣袤的原野帶來了一片喧囂。

這不像一支和平請願的隊伍,倒像是一支打狼的隊伍,隊伍中沒有一面小旗,沒有一條標語,倒是有不少刀槍棍棒。其實,貢爺也從未經辦過和平請願,對請願究竟是怎麼回事也不甚瞭然,只是這年頭請願的事多了起來,北京的學生為什麼「條條道道」的事請願,省城的人也為什麼「條條道道」的事請願,於是,貢爺才知道世間還有「請願」一說,也覺著為人在世總得經辦一兩回「請願」,方能顯出自己的偉大來。所以,貢爺也「請願」。貢爺從二老爺的嘴裏知曉了:請願實際上就是攔禦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