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長篇南河》本紀+2
亟須解決大儲量低消耗儲電的問題,同時還要解決無線傳輸的難題。他投資科研攻關,研發全新的技術和產品,安全、高效運行。

他想歇息,喘口氣兒。他走的地方太多了,空間和以前大不同;速度快,空間就不一樣了。思維和遐想是有基礎的。他靜靜呆著。坐在陽台的搖椅上,或坐在窗前看書。書有很多,很多沒有讀過,正如老單爺所說:「佔有,就不是什麼好的了。」立本忙,是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好看的,留著。有的書看一部分就可以了,全書需通讀完的只有幾本。好書不是讀過說好,而是再讀認為更好,人在年紀大一些時候回頭讀,又是一番境界。它是補課,補上遺漏的精品,補上未見的世態,補上感知的缺憾,有的是加深,有的是印證,有的是擴大,有的是回味。好書什麼時候看都願意看,百讀不厭。看書「癡迷」看到天慢慢灰暗時,他想起了往昔,腦裡重溫那少年的時光。他「穿越」時空,回想起在家的窗前看書,坐在炕裡,靠著窗檯下的矮牆,天陰暗了,坐到窗檯。寫字檯上有瓶藍墨水,擰開蓋兒,裡面完全幹了。他沒有扔掉,拿到凈化器那給瓶子接滿了水,還可以用的。他很長時間沒有用鋼筆寫字了,其實,應該寫鋼筆字,爸爸曾說鋼筆練字,油筆不練字。

他決定回一趟故鄉。自從老人不在那以後,他已很久沒回去了。

總回想小時候的家,真的回來了,臨近了,臉紅口乾。天是藍的,瓦藍瓦藍的。道路,改建規劃新修,過去的路沒人走了,荒了。水庫小多了,被淤泥淤了,再過些年這裡會是平原吧。山,看上去變矮了。田地,是玉米嗎?小偉說現在不種小麥了,大豆、穀子也少,就玉米多。永和說土豆也很少種了。

小偉開車,開得很穩。他車上放的U盤音樂,是兒子上學時錄製的,現在聽起來順耳了,還有一份感動。在家的附近停下。樹呢?沒有了。平了,什麼也沒有了。爸小時候就離開家,家人都在,後來還有房子和大樹。立本想,家樹是全年的溫度計,是每日的景,是外邊的花。「就是這兒,」妹妹小麗指著,站到那兒,「這是咱家!」那兒,氣息沒有了。但在那,生活的痕跡還存在。「這,爸打的一塊水泥面兒。」立本彎腰看。永和和小偉都擠咕眼睛:「多少棟啦?」小華答:「3棟3號。」這裡是他們的開頭。毫不猶豫,記得準,即使癡獃了恐怕也不會忘,站那地兒,立本想起媽媽揉面的身影。想念,懷念,思念,人具有的讓世界無形連接,構成了溫暖的立體世界。無需時空。小偉說,過家家,在院子裡,立本想,這片房子都收拾了,像住家家結束那樣,但是,不能一樣,這裡有東西留下,有魂靈的,多久呢,不知道……小華的哥哥犧牲了,在南方邊境,不能回來啦……

以前回家看見在外邊坐著嘮嗑的老人們,哪裡去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