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瓊劍山下》第十二章 百年之前
日月輾轉,時光飛逝,恍惚間,十三載悄然流過,陳昭化名昭相雪,重回洛陽,誓要洗清陳家冤屈,報洛家血仇!

當年,益州關隘被圍時,曾有化境尊者幫助陳逸等人脫離險境,而當時中原武林,只有凌雲谷葉述一人窺入化境,且那段時間,他正好退位讓賢、雲遊四海,完全有可能出手幫助陳逸等人脫險。但葉述的年齡、修為皆與昭相雪描述的殺人兇手相似,只是,葉述一代宗師,不該會濫殺無辜,且並未聽聞他與洛家有過仇怨,兇手應該不是他,不過,若是能找到葉述下落,或許他會知道當年殺害洛尋天的真兇。

兩人再一分析,李禦風與洛尋天少年時曾扮做遊俠,戲耍過一群山匪,從他們手中盜取了大量財寶,山匪頭領名叫鄭坨,後來遷到冀州,據說更名換姓,成了富甲一方的豪紳,冀州太平道的崛起,亦有此人資助,太平道功法詭異,或許,那位商人念起舊仇,於是藉助太平道功法殺害了洛尋天等人,但盜匪心狠手辣,沒理由留下陳逸父子性命才對。

仔細想想,真兇應該也不是鬼俈的人,當年那位兇手的殺人目標是洛尋天與洛尋依,並沒有殺陳逸父子,而鬼俈這些年派出了數萬高手追殺陳逸父子,若那兇手是鬼俈的人,當年,必不會放過陳逸父子,要追查真兇,恐怕,還得查清,兇手所謂的血債,到底指的何事。

久論無果,實踐出真知,兩人分道揚鑣,李禦風追查葉述與關外魅影教行蹤,昭相雪則加入太平道追查鄭坨下落。

昭相雪再改了個稱呼,化名昭言,臥底太平道三年,一路追查,後面確實有位大人物資助太平道發展,但並不是鄭坨,所謂的鄭坨,二十年前便被另一夥匪徒殺死,那夥匪徒殺死鄭坨後,盜用了他的身份,在冀州經商,他們與太平道確實有關係,不過只是普普通通的信眾罷了,順藤摸瓜下,倒也不是一無所獲,太平道背後,藏了個大人物……

太平道,由張角所創,他因得到一位道士所傳《太平經》,遂以傳教救世為己任,利用一些宗教觀念和社會政治思想,組織群眾,約於靈帝建寧初傳道。張角為總道長,號大賢良師。其二弟張寶為太平左使,三弟張梁為太平右使,。下設九大堂主,每個堂下又有四方渠帥,共計三十六方渠帥,這些年,太平道發展迅速,規模愈來愈大,如今已有幾十萬信眾!

昭相雪因天資聰穎,且精通兵法,三年來平步青雲,現如今,也成為了一方渠帥。

公元184年(甲子年),張角相約信眾在3月5日用「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興兵反漢;「蒼天」是指東漢,「黃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據五德始終說的推測,漢為火德,火生土,而土為黃色,所以眾信徒都頭綁黃巾為記號,象徵要取代腐敗的東漢。張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機關門上寫上「甲子」二字為記認,另一方面派馬元義到荊州、揚州召集數萬人到鄴城準備,又數次到洛陽勾結宦官封胥、徐奉,想要裏應外合。

可是在起義前一個月,張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門徒告密,供出京師的內應馬元義,馬元義被車裂,官兵大力逮殺信奉太平道信徒,株連千餘人,並且下令冀州追捕張角。由於事出突然,張角被迫提前一個月在二月發難,史稱黃巾起義,因為起義者頭綁黃巾,所以被稱為「黃巾」或「蛾賊」,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張梁分別為「地公將軍」、「人公將軍」在北方冀州一帶起事。他們燒毀官府、殺害吏士、四處劫掠,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隨著戰事的發展,各堂之間的聯繫愈加緊密,一次,金龍堂、白波堂、澗水堂三堂合議,昭相雪忽然看見一個老面孔——枯恂。

會議結束後:

「枯兄,你不是應該在烏桓調查魅影教嗎,怎麼成了太平道的渠帥?」

枯恂笑了笑:「昭兄,誰說調查魅影教一定要去烏桓?」

昭相雪:「你的意思是,你加入太平道,也是為了調查魅影教?」

「昭兄,凌雲谷有規定,不可向外人泄露行蹤,別問了。」

「好啊你,當年,我在曹府探聽的所有秘密可全都告訴了你們凌雲谷,你現在跟我說,咱是外人?」

「昭兄,我沒這個意思,規矩就是規矩,我身為凌雲弟子,必須遵守,你換個問題,我必知無不言。」

昭相雪話音一轉:「好,我不為難你,那你就說說,你加入太平道後,都打探到了什麼秘密吧。」

枯恂一臉尷尬:「你別鑽字眼啊,你這不是和剛才的問題一樣嘛。」

「你們凌雲谷的人,就愛故弄玄虛,有什麼好遮掩的,太平道背後有魅影教暗自資助,牽頭人,乃是魅影左使:鬼岐,是與不是?」

枯恂笑了笑,豎起了大拇指:「你這,知道得比我多啊!」

昭相雪:「你少來,你快把你知道的告訴我吧,我和李禦風前輩是一起的,你們信不過我,難道,還信不過他嗎?」

「李大俠義薄雲天,自然可信,三年前,在雒陽,他曾擔保過你的人品,想來,你絕非歹人,咱們也不兜圈子了,說吧,你到底想知道些什麼?」

昭相雪一臉真誠:「枯兄,我想知道,這魅影教,到底是何來歷,為何,你們凌雲谷的人各個談之色變,江湖卻聽不到半點魅影教的傳聞!」

「昭相雪,這潭水可不淺,掉下去,輕易可起不來!」

「放心吧枯兄,我水性好,淹不死。」

枯恂笑了笑:「我今天要說的話,你可千萬別向外人提起,否則,禍亂無窮!」

「知道知道,快說吧。」

「江湖上,確實聽不到半點魅影教的傳聞,但萬幻宗的故事,卻已傳了百多年了。」

「萬幻宗?百年前的魔教?!」

「沒錯,有史以來,對中原武林危害最大的魔教!」

要說萬幻宗,先講八仙門,八仙門創自戰國,自創立起,便被稱為江湖第一正派,八仙門,派如其名,是將當時的八大門派聚在一起形成的全新門派,八門分別為:葯門、暗器門、劍門、刀門、業門、技門、機械門、玄門。八門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創立之後,八門便互相扶持,共同進步,全門上下的發展十分祥和,幾百年來,一直維護著各方百姓的安危,一百四十一年前,張黎即位八仙門總門主,玄門門主黃弧與張黎不合,遂退出八仙門,遷往幽州,自立門戶,更名:萬幻宗。其後二十年,萬幻宗一直遭受八仙門其餘七門的打壓,發展規模越來越小,日漸沒落,直到新宗主,無冥繼位。

一百二十一年前,無冥繼位萬幻宗宗主,在他的帶領下,萬幻宗徹底退出中原武林,搬往烏桓國境,之後,中原武林便再也沒了他們的音訊。誰也沒料到,隻五年,無冥便將那個重壓之下,幾欲滅亡的宗派,打造成規模宏大、門徒眾多的江湖大派!

永平11年,萬幻宗重返幽州,一路南下,隻兩周時間,便滅掉了中原第一大派,門徒多達數萬的八仙門!此後,無冥將萬幻宗立於玄門發跡之地:瓊劍山間,藐視群雄,自詡天下第一宗派!武林群雄自是不服,皆欲前往瓊劍山與萬幻宗一決生死。

為防止戰局擴大,天下百姓受累,白馬寺高僧攝摩騰與凌雲穀穀主蒼臨大師兩人相約前往瓊劍山,與無冥一決生死!

據說,那場決戰,打了三天三夜,最終,攝摩騰高僧和蒼臨大師以聯合殺招擊敗了不可一世的無冥。根據約定,萬幻宗將退出中原,永世不得侵犯中原武林。本以為武林浩劫可以就此平息了,然而,事與願違,攝摩騰與蒼臨兩人在歸谷途中,十二名魔教高手突然殺出,聯手攻擊本就疲敝的蒼臨大師與攝摩騰高僧,因蒼臨大師在先前決戰時,腳部受了傷,自知難以逃脫,索性死戰,拚死幫助攝摩騰逃出重圍。

蒼臨大師德高望重,在江湖上久負盛名,他的死,將中原各派團結起來。在白馬寺、凌雲谷、豫蛇教、劍閣、碧岐宗五大門派的牽引下,中原武林,數百個門派聯合起來,將瓊劍山圍得水泄不通,號令一發,數萬人殺上了瓊劍山……

如今,一百多年過去了,瓊劍山早已廢棄,滿地的雜草、成群的荊棘,訴說著山野的荒蕪,泥土下的疊疊銹劍、密林間的堆堆白骨,訴說著當年那場大戰的慘烈。

當年,中原各派圍攻魔教總壇瓊劍山,魔教敗亡,無冥戰死。凌雲谷的蒼玄大師武功最高,威望最大,眾人遂將魔教的妖物與功法全交由凌雲谷處理,瓊劍山上,蒼玄大師用大火將魔教的妖物與功法全部燒毀,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唯有一個鐵盒子水火不侵,難以銷毀。據魔教的人說,盒中存放的,乃是魔頭無冥最為詭異的功法《萬幻影訣》,還有他的絕世法寶——一個陶瓷小葫蘆。後來,蒼玄大師將凌雲谷遷自益州,群山之上,迷霧之間,避世隱居,並用北冥玄鐵修築了凌雲秘閣,專門用來封禁那魔教妖物。同時,也將凌雲谷一些不傳神功或者目前修鍊不了的功法統統存入秘閣之中。

前面說過,魅影教有位教主名叫狐鳶,而魔頭無冥的兒子正好也叫狐鳶;百年前,蒼臨大師中了魔教奸計,七魂劍與《凌空劍決》就此丟失,魔教覆滅後,眾人在瓊劍山搜了許久,亦未能找出它們下落,時至今日,已然失蹤了一百一十六年,如今,卻在鬼岐手中現了身;同樣的,鬼俈所施展的玄鐵掌,正是百多年前,玄門的獨家殺招,自瓊劍山一役後,玄鐵掌同樣消失了百餘年,如今,卻在鬼俈手上現身,這一切的一切,未免太巧了些,完全有理由推測,這個所謂的魅影教,正是百年前,屠戮中原的萬幻宗!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