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今天也在謀朝篡位中》第72章 第 72 章
「小娘,小娘,勝了,勝了!」薄文君的貼身侍女小春興沖沖地小跑著進來,一時間連基本的儀態都無法保持,幾乎是手舞足蹈地叫道。

隨著婚期越來越緊,薄文君也跟著緊張起來,一開始,她還跟族裏姐妹們湊在一起做手工,現在,她更多的時候隻想一個人待著。

薄文君原本正在翻越一本《詩經》,這些書籍也是內府送過來的,薄文君一開始還在吃驚遼國這邊書籍的精美,如今已經對此沒多少觸動,她這本書已經很久沒有翻頁,一直就是在發獃,這會兒聽到小春的聲音,她一驚,但是很快回過神來,忙問道:「什麼勝了!」

小春趕緊解釋道:「是遼軍,雲中、雁門大捷!」

薄文君立馬覺得豁然開朗,臉上一下子露出了笑意。

勝利的消息其實更早就已經傳到了遼國的朝堂,之所以沒有急著慶祝,那是因為還在等草原上傳來的消息。

王豐他們可能走得太遠了,也虧得他們帶上了原本姑夕部和且渠部的人作為嚮導,要不然的話,劉昌還真擔心他們迷失在茫茫草原上。

正是因為王豐他們也有消息傳了回來,大捷的消息才被放了出來。

遼國朝堂上如今陷入了幸福的煩惱,一下子繳獲了那麼多東西,若是直接放到市場上,只怕都要崩盤了,而放到草原上去養,也沒那麼多青儲飼料,殺了吃肉也捨不得,所以,怎麼處理這些牲畜就是個問題。

最劃算的辦法自然是賣給大漢和南越,不過大漢那邊估計現在沒這個想法。他們是真的倒霉,灌嬰他們在西邊將右賢王揍了一頓,但是根本沒來得及擴大戰果,就攤上了國內諸侯王叛亂。

齊王一系裏頭,朱虛侯劉章和濟北王劉興居叛亂,不僅如此,同時叛亂的還有淮南王劉長。

齊王一系也就算了,他們算是政治鬥爭的失敗者,原本說好了讓劉襄當天子,最後卻落了空,他們對中央懷有怨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是劉長作為劉邦僅存的兒子之一,劉恆對這個弟弟一直極為親厚,結果竟然也跟著造反了,這就讓劉恆蚌埠住了。

劉長其實本性裏頭就有些殘暴薄情,他的生母趙姬原本是張敖的姬妾,被張敖獻給了劉邦,結果張敖被控謀反,這個姬妾也被關入獄中,她那時候有了身孕,就上報了獄卒,獄卒哪裏敢隱瞞,自然也報上去了。但是劉邦惱火張敖這個女婿造反,壓根不理會,趙姬的弟弟又請託了審食其,審食其找了呂後,但是有幾個大老婆會待見小老婆的,張敖是魯元公主的丈夫,張敖造反,明顯不將魯元公主放在心上,呂後自然不肯伸手。審食其是呂後心腹,自然不會逆了呂後的心意,便也不再多說。

後來劉長出生,趙姬直接在獄中自盡,呂後捏著鼻子收養了劉長,不過,別說是人了,就算是養一隻小貓小狗,那也是有感情的。呂後當政期間,劉長幾乎是唯一一個沒有真正受到呂後打壓的皇子,可以說,若不是呂後,劉長說不定根本活不到成年。

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有什麼感恩之心,反而一直心中有怨,群臣誅呂,他還推了一把,等到劉恆登基,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對這個僅存的弟弟都十分親厚。結果這位倒好,去年直接錘殺了審食其,還大搖大擺地跑到劉恆那裏請罪,說是請罪,實際上就是在顯擺自己的功勞,在他看來,審食其就是罪有應得,早就該死。劉恆還能怎麼說,也只能赦免了他。

經過這事之後,劉長愈發囂張跋扈,加上他身邊那些賓客,許多也沒安什麼好心。因為他是呂後撫養,庶子養在嫡母身邊,也相當於半個嫡子了,因此,那些賓客就在他耳邊說其實按照禮法,他才是更應該繼承皇位的那個,劉長也自負勇武,被這些人這麼一說,頓時也覺得自己才配做天子。因此,就在淮南國另搞了一套班子出來,一切都對標天子。

李達搞事自然不會錯過劉長這個白眼狼,因此,他就叫人在劉長耳邊說,他在淮南國搞的這些事情天子已經知道了,對此勃然大怒,如今也就是因為要對付匈奴,這才暫時不管,等回頭騰出手來,就是他倒霉的時候。

劉長恐懼之下,自然決定先下手為強,又跟劉襄、劉興居勾搭上了,約定一起造反。

問題是,劉長壓根沒想過,他當年長在長安,國相和國尉都是劉恆安排的,想要在淮南國造反,哪有那麼容易。因此,儘管他的確有著項王之勇,最後依舊被拿下了。

因為幾個劉姓諸侯叛亂,以至於錯過了對匈奴窮追猛打的消息,又聽說雁門雲中那邊,遼軍卻是打出了一個漂亮的戰果,劉恆真的是憋了一肚子氣。在聽說劉長造反的理由之後,他對這個其實並不算很親近的弟弟也沒了多少耐心,當然,劉邦的兒子也就那麼多了,劉恆也不能直接殺了劉長,因此,劉襄和劉興居自盡,劉長卻是被劉恆判了流放蜀地。

漢室這會兒各種焦頭爛額,雲中和雁門那邊因為沒有騎兵,沒有能力一路追擊匈奴潰兵,自然也沒有多少繳獲。當初又跟遼國有協議,繳獲的東西各歸各的,畢竟,他們也不出錢,人家遼軍遠道而來,連糧草都不需要他們提供,你連戰利品都要搶,還要不要臉了!

他們如今見識了遼軍的戰法,對於戰馬也極為渴求,雲中太守魏尚就很想要組建一支如同遼軍一樣的騎兵,遼軍並沒有刻意隱瞞他們騎兵的秘密,像是高橋馬鞍,馬鐙乃至馬蹄鐵都被漢軍看在眼裏。這幾樣東西技術含量並不高,仿造起來也容易,但問題是,他們是真的缺馬。

匈奴人也不是傻子,他們在邊市跟漢人貿易,用的主要是牛羊,很少會有馬匹,就算是有,那也是駑馬,作為馱馬可以,作為戰馬就差了許多。

漢室的戰馬來源主要還是邊境上的走私,這也是為什麼明知道有許多商人攜帶大量違禁品出關走私,官府卻都是睜隻眼閉隻眼的緣故。

只是,如今雖說國內馬數量不少,但是距離大規模組建騎兵,還是欠缺了一些。

如今瞧著遼國騎兵的戰鬥力和靈活的戰鬥方式,這些人不心動才怪!

魏尚軟磨硬泡,硬是要跟遼國做這戰馬的買賣。遼國這邊卻拿捏著,還表示馬上就要降溫了,他們得趕緊回去。

魏尚自個可沒資格做這個買賣,因此,他只能緊急傳訊長安,請求天子授權,讓他可以買下一批戰馬!

面對魏尚「老闆,打錢」的要求,劉恆也很苦惱,他是真沒多少錢。

遼國那邊是越大越有錢,因為繳獲很多,但是,大漢這邊真沒這麼富裕,雖說他們之前對右賢王部造成了極大的打擊,但是,人家四條腿肯定比他們兩條腿跑得快,就算是手裏也有一支騎兵,但是誰讓國內出了亂子呢?誰敢讓好不容易組建起來的騎兵孤軍深入,不怕被匈奴人回過頭來現將這支騎兵給幹掉!

這些日子,不管是抵禦匈奴還是平定叛亂,都花費了不少的代價。雖說從幾個諸侯王的寶庫裏面得到了一些補償,但也是有限的。劉長是個窮奢極欲的,他養了一大堆的門客,有網羅了大批亡命之徒,這些人都是要花錢養著的。而齊王一系,劉章是當初被劉喜帶走了大量財富人口,而劉興居呢,他是新封的諸侯王,光是為了建造王宮,就花費了許多錢財。他們手裏,或許有許多寶物,但是現錢數量卻算不得很多。這些錢財用來賞賜有功將士都不夠,更別說充入國庫了。

至於那些寶物,劉恆更是無語,很多都是買的遼國的,總不能拿這些去抵帳,遼國那邊肯定是要壓價的。

劉恆不過是躊躇了兩天,琢磨著從什麼地方能夠擠出這筆錢來,然後,軍方一幫人就都找上門來了。

大家都想要騎兵,這些年來,因為缺少戰馬,大漢實在是太憋屈了。沒有戰馬,對上匈奴,他們永遠只能是被動迎戰,而無法佔據主動權。

因此,如今一聽遼國繳獲了大量戰馬,哪有坐得住的道理,立馬就跑過來纏著劉恆要將這些戰馬留下。

劉恆看著這些重臣急切的樣子,也是無奈,嘆道:「朕也想要留下這些戰馬,只是,之前為了抵禦匈奴,消耗錢糧無數,如今將士們還未封賞,哪裏拿得出錢財來買這些戰馬呢?」

若是劉恆與劉昌是正常的父子關係,那麼,這批戰馬就算是耍無賴,劉恆也得拿下,但這不是兩人如今更像是合作夥伴,大家公事公辦,別提什麼血緣親情,否則的話,別怪人家翻臉!

只是這等事情,誰也不敢多提,很快就有大聰明提出了一個主意,無非就是賣官鬻爵,主要是賣爵位,允許百姓以錢財購買公乘以下的爵位,先湊一筆錢再說!

劉恆對此很心動,但問題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等著這個錢到位,只怕遼國那邊都趕著馬回去了,君臣湊在一起商議了一番,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先賒帳,然後再慢慢還!

要不是在場好幾個人當初立場有問題,這會兒都想要直接勸劉恆,要不陛下你就將太子之位拿出來,先將好處弄到手再說!但是最終,誰也沒敢開這個口,回去之後,一個個就開始輾轉反側起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