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今天也在謀朝篡位中》第71章 第 71 章
劉昌的戰略很簡單,那就是趁著左賢王召集軍隊攻打北地邊關的時候,直接派人去抄了他們的老巢。那些人雖說會帶上許多牛羊作為軍糧,但是自家部族裏面也會留下很多,這次正好好好搶上一把。

對於劫掠這種事情,烏桓和鮮卑都很是習慣,這會兒簡直是興奮得滿臉通紅,按照遼國的軍功體系,他們此戰若是能夠成功,爵位就能往上再升一升,還能得到大量的財貨賞賜。他們如今對於牲畜已經不感興趣了,因為他們現在手裏也沒太多人幫著放牧,而且,他們早就對奶幹什麼的吃膩了,作為部族的首領,他們吃肉的次數倒是不少,除了已經老邁的牲畜之外,就是受了傷的那種,他們也沒有獸醫,所以只能將牲畜宰殺了吃肉,他們吃肉一般就是火烤風乾,燉煮也有,但是他們燉肉的水平也就是那樣,牛馬的肉纖維本來就很粗糙,又沒有時間和精力長時間燉煮,因此,他們做的肉食其實都很耐嚼,以至於這會兒年紀還不算大,牙齒已經磨損得比較嚴重,所以,他們如今更喜歡吃軟嫩的東西,比如說各種豆製品,當然,那些燉煮得放在嘴裏抿兩下,就能化掉的紅燒肉什麼的,他們也是喜歡的。吳忠和高信如今算是被漢人的享受生活已經腐蝕了,再讓他們回到過去,比殺了他們還難。

劉昌也沒完全指望吳忠和高信,這些胡人還沒徹底漢化,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反覆無常,所以,他們只能是作為先鋒或者是偏師,而不能是中軍,所以,劉昌很快又找來了呂義,當然,不是讓呂義親自帶兵出征,他如今這個身份地位,這種仗也要他親自出征,那到時候真的是功高難賞了!

呂義給劉昌推薦了一個將領,叫做王豐,原本是北地的戍卒,後來被匈奴人攻破了他所在的大軍,他跟軍中走散了,回去也沒法交代,因此便流亡到了遼東,那時候還是衛滿當政,他作為流民被接納,因為身強力壯,被充入軍中,後來劉昌佔據了遼東,原本衛滿手下的人馬也被甄別打散,王豐在基層軍官培訓中脫穎而出,先是在幾次軍中比武之中拿了名次,上次匈奴入侵的時候,他是深入後方包抄的一員,率隊斬殺了不少匈奴人,又繳獲了大量牲畜,立下了不小的戰功,積功之下如今已經是軍中司馬,這個身份,也足夠率領一支軍隊單獨出征了!

劉昌對這個王豐還是有印象的,到了他這個地位,已經值得劉昌看一眼他的履歷,他這個軍司馬的官職還是劉昌親口封的,不過,具體王豐什麼情況,劉昌也沒有深入了解,既然呂義這般保舉,劉昌還是想要再了解一下的。

王豐身上有著很強烈的軍人氣質,他有些拙於口舌,但是說到排兵佈陣,那真的是頭頭是道,兩眼放光。如今因為遼東已經普及了「騎兵三寶」,還有劉昌從書上看來的各種騎兵戰術,這邊騎兵的作戰方式已經與大漢有了極大的區別。大漢那邊所謂的騎兵,實際上還是步兵的作戰方式,騎馬對他們來說,就是個趕路的方式,到了地方還是得步戰。一直得等到周亞夫研究出了新的騎兵戰術,這才有了後來衛青霍去病橫掃大漠的風光。

王豐這會兒就對劉昌極為崇敬,他覺得劉昌就是個軍事天才,創造性地提出了輕騎兵和重騎兵的作戰方式,而且都非常實用,弄得劉昌都有些臉紅。

在考教了王豐一番之後,劉昌對他還是比較滿意的,當下就下了決心,打算回頭就讓王豐帶兵出征了。

等到王豐走後,張辟疆才從屏風後面出來,然後說道:「大王,臣瞧著這王豐應該是將門子弟!」

「將門子弟?」劉昌一愣,有姓王的將門嗎?

張辟疆肯定地點了點頭:「王豐既然是北地人,說不定跟秦國的王家有關係!」秦國那會兒,比較有名的大將就是蒙恬、李信和王翦,這三個人代表的就是秦國時候的三大將門。秦國滅亡的時候,王離戰敗被俘,後來便沒了消息,而王氏一族後來只聽說有二子逃亡齊國,其他根本沒了消息,王豐若是出自這個王家,倒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劉昌也沒有深究到底的意思,王豐既然沒有主動提出來自己的出身,只怕也有苦衷,他總不能主動去問,接下來只需要看他表現便是。

遼國這邊調兵遣將,薄戎奴也有些疑惑,難免想要打聽一番,但是得到的自然不是什麼真話,雖說她如今在遼國這邊也已經有了爵位,還是劉昌的未來老丈人,但是對於遼國來說,他依舊是個外人。

薄戎奴到遼國之後,就清楚地發現,遼國這邊,說開放也開放,即便是投靠而來的胡人,很快也能夠融入其中,或者說,原本在遼東,純粹的漢人比例並不算高,即便這幾年下來,遼國一直在大肆吸引漢人yimin,但是一時半會人,想要快速提升漢人的比例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除非大漢那邊儘力配合,但是很顯然,大漢自個那邊還在鼓勵生育呢,那裏就到了有多餘的人口需要yimin的地步了!總之,這裏各族相處非常融洽,大家都自稱是遼國人,而不會說自己原本是什麼部,什麼族。

但是,要說這邊排外,其實也排外,只要他們覺得你不是自己人,那麼,他們就會懷著相當的戒備心。因為對於他們來說,他們得到了如今這樣的幸福生活還沒有太長時間,曾經的苦寒饑饉還歷歷在目,所以,他們不願意冒任何風險。

大家即便接受了自家以後的王后是薄王后,但是薄文君想要真正得到大家的認可,還得看時間。

所以,這個時候,薄戎奴在大家看來,依舊就是個外人,大家是不會將要緊的事情告訴他的,因此,薄戎奴最後得到的消息就是,遼國也要防備匈奴侵擾北方邊境,所以又增兵了。

薄戎奴對於遼東這邊整體地形並不了解,還真以為遼國是要在邊境增兵,畢竟,這個時候,誰能想到,還有人會主動去找匈奴的麻煩呢?

薄戎奴如今一邊準備女兒的婚事,一邊仔細關注著遼東這邊的軍報,要是漢地邊境戰事不順利,那麼自家女兒的婚事也就要被蒙上一層陰影。說不定就有人將一切歸咎到女兒身上,到時候,這場所謂的聯姻也就沒多少積極意義,那樣,薄家就得調整自身的策略。

實際上,在漢地那邊,的確有不少人商議著是不是要坑遼國一把,若是能讓遼國大軍在北地邊境死傷慘重,那麼就能很好地削弱遼國的力量,到時候,對遼國,漢室也就能佔據更多的主動權。

劉恆對此自然也心動,但是,作為一個帝王,將心比心之下,他就能知道,劉昌派到漢地邊境的軍隊就算真的損傷殆盡,也不會真的對遼國傷筋動骨,這只會激怒遼國,到時候,若是劉昌一怒之下,跟匈奴聯手,對於漢家來說,那就真的要頭疼了!這年頭實際上家國觀念並沒有太深入人心,仔細看看大漢開國這些年,多少漢室的諸侯投降匈奴就知道了。何況劉昌甚至只需要勾結匈奴,又不需要投降匈奴。

因此,劉恆最後強ren心動,將此事否決了。在有匈奴這個強敵的基礎上,跟遼國鬧翻完全是不智之舉,這以後也會讓大漢的宗主國地位受到質疑。畢竟,人家認你是宗主,給你朝貢,向你稱臣,為的是得到你的保護,而不是在關鍵時刻被你賣隊友。要是對方本身就蛇鼠兩端也就算了,對方在大義上並無什麼可以指摘的地方,甚至人家還是來幫你的,結果你反手將人給賣了,你還有資格做這個宗主國嗎?

劉恆這是為了大局,但是,有些人不這麼想,他們如今是愈發焦躁起來,隻覺劉恆如今翅膀硬了,或者是跟劉昌有了默契,他們父子兩個沆瀣一氣,反過來要清算當年參與了誅呂之事的人了!

因為劉恆的這個決定,難免讓大漢內部暗流洶湧,原本當初許多人就對劉恆做了皇帝極為不滿,他們當年也是出了大力氣的,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劉恆這個受益者還翻臉不認人了,哪怕劉恆如今還沒有對他們下手,這些人如今也按捺不住了。

許多人都在等待,等待北邊戰事的開啟!到那個時候,大漢的主要力量會集中在北地邊境,其他地方勢必會空虛起來,如此以來,他們的機會也就來了。

實際上這些亂流還有李達的人在各種煽風點火,李達對於那些人的憎恨可遠比劉昌更強烈,既然如今有機會讓大漢內部生亂,李達簡直是不遺餘力。

在暗流洶湧之中,右賢王首先率眾越過黃河,開始攻打蕭關,而左賢王這邊,幾乎是在同時,分兵兩處,向雲中和雁門發動了攻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