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今天也在謀朝篡位中》第79章 第 79 章
劉昌數年沒有子嗣,除了薄文君有猜測,自然其他人也有猜測。對於薄家來說,能不用投靠劉昌自然是最好,他們不能將希望寄托在劉昌覺得他們不是罪魁禍首,不會記仇上,若是劉昌無子,那麼,他們也就可以順理成章地選擇另外一個立場了。

比起慎夫人所出的劉揖,劉啟就是個很好的人選,他母親如今是經過正經冊封的皇后,反倒是呂王后,沒人說過要追封她做皇后,這麼一來,劉啟才是正經的嫡長皇子,禮法上頭冊立他做太子,並無任何問題,如此也能讓群臣放心。

劉恆聽到薄太后說是打算將薄家的侄孫女嫁給劉啟,自然明白了薄家是什麼想法,這讓他很心累,薄家嫁女,自然是希望能得到回報的,作為皇太后,她在立太子這種事情上不僅是一票否決權,而是有決定權的,大漢以孝治國,當初劉邦冊封劉盈做太子的時候,用的就是當時的太上皇劉太公的名義,更別說劉盈了,反正選哪個兒子都用不著他做主,全是呂後包辦了。往後,漢家冊立太子,只要有太后在,前面一句,都是奉太后旨意。

雖說薄太后在大事上都是聽劉恆的,但是,既然薄家已經跟竇皇后一系達成了一致,加上朝堂上諸多臣子對劉昌的忌憚,只怕他們很快就會推動立太子的事情。

只是,薄太后絲毫不說什麼立儲的事情,隻說婚事,劉恆只能是心中暗嘆,然後說道:「既然母后覺得好,那就如此吧!」

薄太后本質上來說,並不是什麼政治素養很高的女人,她無非就是比其他人更識時務,所以才能走到今日。見劉恆答應了,頓時就覺得妥了。

同樣覺得妥了的還有竇皇后,她直接就叮囑自家兒子,說道:「薄家畢竟是你父皇舅家,我知道你喜好美色,但是,做了太子之後,還怕沒有美色嗎?但是,對薄家女,只要太后還在,你就得保持足夠的尊重,明白了嗎?」

劉啟點了點頭,說道:「兒子明白,兒子心中有數!」實際上,在另一條時間線上,劉啟也是這麼做的,他的皇后薄氏失寵那是在薄昭自盡之後,薄家從此失勢,而那個時候,劉揖墜馬死在了梁國,劉啟的太子之位已經穩當,所以壓根不需要薄家的幫助,無非就是礙於薄太后的存在,不能真的廢掉薄皇后而已。而等到劉啟登基,太皇太后薨逝之後,薄皇后也就因為無子被廢。

而現在,情況又是不同,外頭有個強有力的競爭者,娶的也是薄家女,他若是不能儘早讓薄氏生下皇孫,那麼說不定薄家轉過頭就去支持劉昌了。

李達手下的密諜很快就將消息傳到了遼國,遼國如今已經開始大肆馴養信鴿用於傳信,所以,消息傳遞非常快,劉昌得到消息,對此也是不以為意。薄家無非就是搞政治投機,而劉昌呢,本來對薄家也沒有多少倚仗。劉啟娶薄氏,為的是薄家的支持,劉昌娶薄氏,實際上就是跟劉恆的一次利益交換,對他來說,薄文君就相當於一個吉祥物,只要薄文君還在,就意味著遼國跟漢國某種意義上處於蜜月期,但如果真的因為這個緣故,劉恆立了劉啟做太子,那麼,薄文君這個吉祥物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劉昌隨時都可以翻臉。

薄家那邊其實也是雞賊,他們是留了兩手打算的,許給劉啟的不是薄戎奴的女兒,因為薄戎奴的嫡女跟劉啟年齡不合適,所以,薄家選的是薄戎奴的侄女,如此一來,即便是後來有什麼變故,薄家也能勉強全身而退。

薄戎奴一開始可不知道薄家做了兩手打算,他聽到消息之後,就以為是薄家拋棄了薄文君,甚至是拋棄了他。薄戎奴並不是什麼才智過人之輩,他如今已經對遼國有了一定的歸屬感。

在大漢,因為呂氏專權之故,群臣一說到外戚,一個個就跟洪水猛獸一樣,以至於竇皇后的家人才被找到,都沒來得及封爵,就被群臣選了所謂的忠厚長者前往教導,教的也就是所謂的黃老之道,甚至根本不是黃老,而是莊子,黃老終究還是一門政治學說,而莊子,大多體現的就是避世的意思,總之,是不希望竇家這個外戚翻出什麼風浪來。

竇家如此,薄家自然也不可能順利出頭。劉恆為了壓製那些朝臣,藉著薄昭當年誅呂也有功,將他提拔了起來,而且又在朝堂上有意表現得非常信重這個舅父,讓薄昭得以在朝堂上地位節節攀升。但是,薄家出頭的也就是一個薄昭而已,其他人依舊只能龜縮在家。

而在遼國就不一樣了,對於劉昌來說,只要是人才,他都願意去任用。薄戎奴雖說其實也就是中人之姿,但作為劉恆的表兄弟,當初也是經受過良好教育的,到了代國之後,劉恆手裏也沒太多人可以用,那時候薄戎奴就幫著劉恆做了不少事情,也就是劉恆做了皇帝之後,薄戎奴反而被閑置了起來,薄昭一日還在,薄戎奴就一日不能出頭。現在,他在遼國卻得到了重用,這也讓他對遼國有了歸屬感,他已經覺得,讓劉昌做天子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起碼劉昌的確將遼國治理得很好,無論是文治武功,都非常出眾,在薄戎奴看來,劉啟的確比不上劉昌。

如今薄家那邊似乎將賭注押在了劉啟身上,這難免叫薄戎奴覺得受到了背叛,他得到消息之後,第一時間就求見薄文君。

薄文君期期艾艾地將自己的猜測說了,薄戎奴聽到薄文君的說法,頓時就是有些恨鐵不成鋼:「王后,你糊塗啊!你如今已經是遼國王后,難不成你還能如同雍姬一般人盡可夫?既然是遼國王后,你需要考慮的就是遼國,是遼王的利益,而不要再去想其他有的沒的!即便遼王無子,他自然也有其他辦法,以他的性子,如何會被其他人以此拿捏!你不考慮著未來遼王無子,你該選誰為嗣才更符合你的利益,反倒是操心起別的事情來了,虧得此事遼王不知道,要不然的話,你這個王后的位置還坐得穩嗎?」

薄文君被薄戎奴說得冷汗淋漓,她抿緊了嘴唇,起身對著薄戎奴行了一禮,說道:「多謝父親指點,否則女兒真的步入歧途而不知!」

薄戎奴嘆道:「你要記得,薄家不是只有你一個女兒,軹侯也不是只有我一個世子,為了家族,你我父女都是可能會被捨棄的。但是,若是此時我等並無別的辦法,那也就罷了,做個棄子也是無妨,但是如今情勢並非如此,遼王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何況,遼王如今還年輕,你怎麼就知道,遼王真的就無子了?」

薄文君點了點頭,心中愈發後怕起來,她之前真是自作聰明,如今想來,那真的是處處破綻,只怕在劉昌眼裏,她才是個笑話吧!

薄文君也是想太多,實際上,劉昌根本不是很在意她的想法,在絕對的實力下,人心的鬼蜮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在遼王宮中,薄文君雖說是王后,實際上她的權威也就是建立在劉昌對她表現出來的看重上,但凡哪一日她失勢,那麼她很快就會知道,王后的身份算不上什麼。

如果說薄文君聽說了長安的事情,只是覺得自己被愚蠢蒙蔽了雙眼的話,其他那些跟隨薄文君嫁到遼國的媵妾們一個個就真的是有些人心惶惶了,她們中好幾個人至今還沒有怎麼見過劉昌,劉昌又不是那等一日不可無婦人的男人,一個月三旬,實際上只有一旬時間會在后宮,大多數時候還是住在大明宮,她們原本就無多少寵愛,只是抱著若是王后無子,她們還能作為替補的想法,若是因為長安那邊的事情,劉昌徹底對薄氏女失去了信任,那麼,薄王后好歹還有個王后的名頭,她們可什麼都沒有,迄今為止,在宮裏也只有個少使之類的身份,也就是比尋常宮人強一些,若是以後沒了指望,那麼,只怕連尋常宮人都要瞧不起她們了!

薄文君很快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她也沒有辦法,她沒法直接去跟劉昌保證,無論如何,自己作為遼王王后會堅定地站在他身邊,甚至,連薄戎奴都沒法這樣保證,因為他們所代表的利益跟整個大漢比起來,那真的是太單薄了,所以,她能做的無非就是給這些媵妾賞賜一些財物,儘力安撫而已,能真正讓她們放心的,還是劉昌的態度。

好在劉昌並沒有遷怒她們的意思,在這個時代,上層的女性得到的利益很多,相對來說,背負的東西也很多,能夠觸碰到權力的終究只是少數,其他人,也只能是其中的犧牲品。所以,劉昌依舊照常來兩儀殿,又召見了幾個之前沒召見過的薄氏女,很快就讓她們安下心來。

不過,對內劉昌可以寬容,但是對外,劉昌可沒有就這樣ren氣吞聲的意思,很多時候,人都是得寸進尺的,若是劉昌不對此做出合適的反應,只怕長安那邊很快就有人想要更進一步,好試探劉昌的底線了。

因此,劉昌直接提高了對大漢出口鐵錠還有紙張的價格,其他東西,大漢可以不跟遼國貿易,但是這兩樣,大漢那邊對遼國的依賴性還是很大的,每年都要大宗進口,遼國這邊一提價,頓時大漢那邊立馬就有些吃不消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