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今天也在謀朝篡位中》第78章 第 78 章
一邊嫁女,一邊娶妻,甚至不能說是娶妻,一個夫人,也就是地位比較高的妾罷了。而那邊嫁個公主,到了稽粥那邊多半撈不到大閼氏的位置,雖說有閼氏之名,但是嘛,也就相當於後來皇帝的所謂四正妃一樣。下一任的單於未必會是漢家公主所出,

兩廂一對比,大漢那邊頓時就覺得自己虧了!自家還是遼國宗主呢,結果匈奴那邊緣何厚此薄彼?

劉恆聽說了這事,面上不動聲色,實際上心裏也有些惱火,在他看來,匈奴就是欺軟怕硬,只是,對此也是無可奈何。有道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匈奴人打不過可以跑,大漢這邊也沒地跑去!好在之前硬是從遼國購買了大批戰馬,劉恆又在國內開始推行馬政,讓民間養馬抵扣徭役口賦,希望能夠今早培養出一支騎兵來對抗匈奴,總不能一直只能被動挨打。

之前聽說遼國趁著草原後方空虛的時候,將稽粥給偷了家,對此,劉恆還是很眼熱的,若是自家也有足夠的騎兵,也能經常去草原上襲擾一番,草原上那些騎兵可以跑,那些牲畜可跑不快!

不過,這些也得是好幾年之後的事情了,劉恆這個天子,雖說如今位置已經坐穩了,但是依舊面臨多種隱患。齊王一系死了兩個,其他那些人對長安自然是各種不滿,偏偏劉恆還得懷柔,還得加恩,免得天下人說自己屠戮骨肉,刻薄寡恩。而且,不光要加恩齊王一系,像是楚王、吳王之類的諸侯王,一個個也算得上是宗室裏頭的牌面了,自然都不好忽略。現在老劉家宗室人才凋零,若是一直如同呂後一般,屠刀一刀刀砍下去,那麼鬧出了亂子,便宜的只會是那些野心家。

劉恆自個是由小宗上來的,他固然忌憚宗室,但是更忌憚的還是那些開國功臣,畢竟,他們之前能擁立自己,之後就能再以自己無道為名,再擁立別人。哪怕陳平死了,周勃回了封國,聽說也是各種疑神疑鬼,生怕自己對他下手,每次出行,都要全副武裝,甲士不離身。雖說劉恆對周勃,的確是起過殺心,能夠廢立天子,甚至是殺了天子的人,哪個做皇帝的不忌憚,不想殺!但是,周勃這樣乾,也著實是打了劉恆的臉。很多事情,我能做,你能表現出來我要做嗎?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恆進一步放開了對劉姓諸侯王的限制,又將齊王一系幾個徹侯也給封了王,將宗室安撫了下來,抹平了兩個劉姓諸侯自盡,劉長絕食而死造成的惡劣影響。順勢,劉恆又處理了一批朝臣,換上了自己人,但是,這也就是個開始而已,他從小就知道自己的父親,短短數年之間就創下了那樣的事業,他們這些子嗣也從小就能封王,從此鎮守一方。當然,那個時候,劉恆可沒有想過,自己哪一天能夠坐上那個位置,他非嫡非長,又不像是三哥劉如意,一直以來極為受寵,他那時候就是皇子裏面的小透明,最大的野望就是給大漢做個賢王,管理好自己的封國就行。

但是,等他做了天子,他的想法就不同了,坐在這個位置上,劉恆感受到的不僅是權力帶來的迷醉,更多的還是巨大的壓力。

在這個時候,劉恆其實覺得自己很能理解自己的嫡母呂後,呂後是跟著劉邦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看到了大漢的建立,她執政多年,如果說真的只是一門心思為了呂家,那也就罷了,但實際上,她的所作所為,更多的還是在為了大漢操勞。

自己那位嫡兄劉盈天性荏弱,他或許有想法,但是一方面人天真,又被老臣以開國之功壓著,另一方面卻是缺少決心,耳根子也軟。別的不說,他真要是以天子的身份,硬是要主政,難不成曹參和呂後還能硬將他關在未央宮不成!無非就是劉盈自個畏難而退,也沒有知恥後勇的決心,只知道各種放盪,這到底是報復別人,還是報復他自己呢!

呂後執政期間,很多時候就是在收拾劉邦和劉盈留下來的爛攤子,劉邦是不懂經濟,劉盈就是見識太少,他雖說曾經作為太子監國,但那時候真正做主的是蕭何,他就是個吉祥物,所以很多時候根本就是想當然。

呂後算是自己的前車之鑒,劉恆不希望自己弄得舉世皆敵,因此,他需要用更加柔和的手段,將大漢這輛略微有些偏移了路線的車輛轉移到正確的軌道上去,到時候到了地下,劉恆可以跟劉邦理直氣壯地說,我這個天子做得很稱職,沒有將你老人家辛苦打下來的江山給敗掉!

這也讓他在面對劉昌的時候,更加束手束腳,他不是沒想過,乾脆想辦法絕了劉昌的心思,甚至是直接將人給殺了,一了百了,但是最終,他都覺得自己付不起失敗的代價。劉昌不比其他諸侯王,像是現在實力最強的吳王,在劉恆眼裏,也就是那樣,只要長安真的下定決心,掃平吳國,也不會廢太多的力氣。但是,遼國卻不一樣,劉恆如今也不清楚,遼國如今有了多大的國土,有了多少子民,那裏名義上是大漢的附屬國,實際上,大漢對那裏也就是名義上的控制而已。

遼國越來越多的東西流入了大漢,以前少府的考工室每年光是織造絲綢麻布葛布,都能給皇室帶來巨大的收益,但是如今卻不成了,因為遼國的絲綢質量更好,哪怕加上運費,價格也更低。以至於如今,別說是民間了,就算是少府,也是將生絲賣給遼國商人更劃算。也就是遼國看不上麻布葛布的利潤,要不然的話,連這點錢,少府都賺不了了。劉恆本來有意對遼國的商品徵收重稅,但是之前因為賒欠馬匹的事情,這事也只能是算了。他如今只能以重金乃至爵位懸賞,看是否有人能夠改良織機,提升少府的生產效率。

劉恆派去遼國的細作費了不知道多少力氣,學會的也就是一些遼國根本不怎麼看得上的技術,少府這邊雖說學了,但也是競爭不過遼國的。

劉恆從來沒想過,這等機巧之事,居然會給天下帶來這樣大的變化。劉恆之前在張蒼的建議下,專門翻越了《管子》,然後他就對此憂心忡忡,用張蒼的話來說,若是遼國哪一天對大漢起了惡意,那麼,光是靠著貿易上的手段,就足夠叫大漢民生凋零,四海窮困。

這還只是經濟上的事情,若是看軍事,那遼國算起來比匈奴對北地的威脅其實更大,匈奴人到底只會放牧,不會耕種,他們來一趟,只是搶劫殺人,而遼國卻可以徐徐吞併消化,而且百姓生活好了,很快就能歸心。在底層百姓來說,他們甚至不會覺得這算是入侵,隻覺得是老劉家的人自家內部的糾紛。

總之,只要涉及到劉昌和遼國的事情,往往會讓劉恆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很多時候夢中,他就能看到劉昌提兵隻攻長安,持劍站在他面前:「你還記得我的母后,還有三個弟弟嗎?今日我來為他們報仇!」

劉恆往往被那一抹血光驚醒,醒來之後就再也無法入睡。他很多時候都安慰自己,當年那樣的情況,自己的選擇是對的,畢竟,那個時候,呂家已經是眾矢之的,誰敢包庇,在朝臣看來,那都是呂氏同黨。陳平周勃連當時的少帝兄弟一人都殺了,哪裏還會在乎一個代王。

但是,在面對劉昌的時候,劉恆又覺得,這些理由根本說不出口。畢竟,如今的劉昌不是往日了,往日他只是一個王太子,還是得仰劉恆這個父王的鼻息生存,但是如今劉昌已經有了足夠威脅到劉恆的實力,所以,劉恆就必須考慮劉昌的想法。

朝堂上許多人在那裏喊著要早立皇儲,實際上也是在拿這事試探劉恆對劉昌到底是個什麼態度,畢竟,朝堂上許多人是真的跟劉昌有仇,若真的劉恆想要立劉昌為儲,那麼他們就得提前做好打算。

劉恆如今也只能是將這事給往後拖,他要是真的如了那些人的意,立如今長安的皇子為儲,那麼,劉昌真的打過來,這些人難道就能頂在前頭嗎?

人與人之間的悲歡並不相通,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將國家利益放在前頭,尤其始皇帝的一統並沒有帶來多少家國觀念,帶來的反而更多是仇恨,大漢的建立也沒有能夠讓大家將國家利益放在前頭,大家更多考慮的還是自己的利益。對於許多人來說,他們寧願與遼國一分天下,也不願意看到劉昌登上那個位置。

這裏頭除了那些誅呂功臣,還有就是劉恆的妻妾兒女。

對於後妃來說,太后是她們奮鬥的終點,對於皇子來說,天子之位就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以前劉啟劉揖年紀都不算大,所以還不著急,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就都有些坐不住了。

竇皇后一心在薄太后身上做文章,堂堂皇后幾乎如同婢女一般,在長樂宮伺候太后,而慎夫人就是發揮了自己作為女人的優勢,帶著兒子各種討好劉恆。劉恆卻不能給任何人一個準話,只能含含糊糊拖著,這一日,薄太后找上了劉恆,商議起了劉啟的婚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