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人在大唐,謀權篡位》第245章 造反密謀
「政權旁落在蘇玉城手上,此獠會還給武周麽?興許又是下一個王莽。」

聽完後,桓彥范神情凝重,略有擔憂道:「可此獠只要在神都城,我們就一點機會都沒有。」

「這個放心,我有一計,到時候可以支開此獠。」李昭德胸有成竹的說。

張柬之審視著他,沉聲道:「李相,茲事體大,計劃必須萬無一失,詳細說說吧。」

「好!」

李昭德輕輕頷首,起身拉緊窗簾,吹滅燭火。

書房內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或許是政變之事太過驚駭,身處幽暗,竟給張柬之一種詭異的安全感。

「政變,最最重要的就是武力,武力才是根本,其次就是掌控朝堂,變成咱們的一言堂。」

李昭德的聲音響起。

「狄仁傑是首相,他是絕不會參與政變,但詔書又不能饒過他。」桓彥范說出心中最大的顧忌。

李昭德撫著美鬢,似笑非笑道:「呵呵,蘇玉城這次幫大忙了。」

「此話怎講?」張柬之疑惑。

李昭德:「河北滿目瘡痍,面對戰亂後的凋殘景象,還有三十九家世族豪強傾覆的慘烈局面。」

「為了穩定局勢,恢復生產,陛下必定要派一個安撫使,全權處理河北道事宜。」

桓彥范不自覺點頭。

河北道經過突厥侵佔本就民不聊生,又有蘇玉城大開殺戒,重建工作成了重中之重。

河北道安撫使,相當於手持尚方寶劍的欽差大臣,權勢滔天。

「狄公為安撫使?」張柬之聲音有些尖銳。

李昭德指節輕叩桌面,「除了他,誰最合適呢?」

張柬之雙目一亮,豁然開朗。

為了繼續維持蘇玉城制定的軍功分地政策,陛下絕不會派世家大臣,只會是寒門出身的官員。

安撫使,在河北道權柄煊赫,能讓陛下不忌憚的臣子寥寥無幾。

為了儘快重建,安撫使還得熟悉河北道風土人情。

狄仁傑,祖籍河北並州,寒門出身的宰相,在河北道威望甚高。

安撫使就是他!

也只能是他!

桓彥范想到這一層,略帶興奮的口吻說道:「可以確定,狄仁傑暫時調離神都城,不會成為政變阻礙。」

說完驟然沉眸,神情悵然,「可政事堂還會添一個宰相。」

「魏元忠。」李昭德不假思索。

他?

張柬之思量片刻,贊同道:「魏元忠曾遭酷吏誣陷下獄,被貶貴州,陛下有很高意願讓他起複。」

李昭德嗯了一聲,「論治政能力,魏元忠不遜於狄仁傑,狄仁傑遠赴河北,陛下絕對會讓他填補空缺。」

「這樣豈不是又一個攔路虎?」桓彥范頗為惱怒。

張柬之藉著微弱的光芒,端起茶杯一口飲盡,不急不緩道:「他不算攔路虎,我了解他,早年幾次宦海沉浮,此人擅長審時度勢,說白了就是見風使舵。」

「發動政變時,他會懂得權衡利弊,站在我們這一邊。」

「剖析得很好。」李昭德補充道:「魏元忠不足為慮,所以政變時,政事堂會處於咱們掌控之中。」

「等退位、登基詔書擬定,必將通行無阻,迅速下達神都城各部門,幾天內從驛站傳遍天下州縣!」

此話,讓張桓二人信心大振。

在短暫的時間內,控制朝堂話語權。

可武力呢?

沒有兵權,怎麼控制皇城,怎麼抵達禦書房?

帶著廬陵王衝進宮中,逼迫陛下退位。

這個計劃看起來很難,施行起來更是難上加難!

李昭德猜到他們惶恐自疑,便解惑道:「羽林軍只聽陛下命令,屬於陛下的私人武裝,平常屯駐於玄武門。」

「左右羽林軍共六個掌權者,我們不可能搞定全部六人,其實只要三人就可以了。」

「輪到這三人值班的時候,讓其做內應,突然發動政變!」

張柬之若有所思,禁軍也是實行輪班制度,只要輪到內應值班,發動政變就能徹底控制皇城!

可要拉攏三個人,那些可都是陛下的心腹,何其艱難?!

「呵呵……」短促的笑聲中略顯自信,李昭德輕描淡寫的說:

「經過長時間觀察,確定可以拉攏其中三個。」

嘶!

桓彥范倒吸一口冷氣,如此篤定的語氣,看來李相預謀已久!

另一方面也可以凸顯出,這是一個十分縝密的計劃。

「不過。」李昭德遲疑了一下,輕聲道:「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必須拉攏第四個人,這個人最為關鍵。」

「誰?」張柬之問。

李昭德淡淡道:「左羽林衛將軍武攸宜!」

什麼?

張柬之大驚。

桓彥范更是目露駭然,急聲道:「荒謬絕倫!讓武家知道,他們一定會瘋狂報復!」

李昭德情緒沒有波動,淡淡開口:「但不可否認,武家控制著皇城禁軍的精銳,倘若武攸宜參與其中,能降低政變失敗的幾率。」

不等桓彥范說話,李昭德直接發問:

「武攸宜是怎樣一個人?」

桓彥范努力回想此人,皺眉道:「純粹的武夫,腦袋愚鈍不知變通,也從不參與武家內部權力爭奪。」

李昭德:「他跟誰關係最好?」

桓彥范略默,驟然拔高聲調:

「是武懿宗!」

李昭德輕輕頷首:「蘇玉城陣前剁掉武懿宗,武攸宜一直懷恨在心,跟此獠結下死仇。」

桓彥范:「可政變是讓陛下退位啊,他武家子弟怎麼……」

「我知道了。」張柬之突然開口。

他捏了捏眉心,試著慢慢分析道:「雖然是兵諫政變,但名義上還需要打清君側的幌子,殺的亂臣賊子就是蘇宸!」

「咱們先不必跟武攸宜提及,事發當天再告訴他,咱們進宮逼迫陛下,只是為了下旨誅殺蘇玉城!」

「依照此人的腦子,極有可能帶麾下精銳附從,被咱們拖下水。」

話音落下,李昭德撫掌而笑:「就是這樣,你覺得可行麽?」

「略有風險,但值得一試。」張柬之表情凝重。

桓彥范拳頭下意識緊了緊,眸中閃過激動之色。

能拉攏四個羽林軍高層,其中還是掌握精銳的武攸宜,那皇宮重地將被咱們牢牢控制!

進宮後,軟硬兼施強迫陛下退位,勒令她下廬陵王登基詔書,再由政事堂傳告天下!

李唐復國第一件事,就是下旨誅蘇玉城九族!!

李昭德極為淡然地問道:「你們覺得我這個計劃怎麼樣?」

聽語氣,悠閑平靜,透著一切盡在掌控的底氣。

「只要其中環節不出差錯,李唐必將復國!」桓彥范擲地有聲道。

張柬之也深有同感,看來李昭德蓄謀已久,如今終於按捺不住。

要不是蘇宸現在勢焰熏天,誰會賭上一切去政變謀反呢?

李昭德掃視兩人,嚴厲叮囑道:「咱們得暗中聯絡李唐舊臣,千萬別委派手下去做,要親自前去密談,在切身利益面前,他們一定會答應。」

「切記切記,小心張易之和監察院暗埋的眼線。」

「更別去跟廬陵王說,王府就是四面透風的地兒。」

張柬之和桓彥范兩人緩緩點頭。

涉及政變謀反,做事必須謹慎到骨子裏,否則走錯一步就是全族盡滅的下場。

談話的最後,李昭德冷冷道:「等蘇玉城北伐歸來,再過一段風平浪靜的日子,我就會用計謀,促使此獠離開神都城。」

「政變之後,江山換旗幟,此獠準備下地獄吧!」

桓彥范眸中露出瘋狂之色,陰森森道:「剷除佞臣,拯救天下蒼生!」

張柬之略默,神色凜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我相信命運會站在李唐這裏。」

黑暗中,三人互相掃視著彼此。

一張無形的大網,就要在神都城悄然織結形成!

…………

讓管家送走張柬之和桓彥范,李昭德回到書房,點燃油燈拉開窗簾。

他仰視著夜幕,自言自語道:

「高祖皇帝欲立李建成,太宗皇帝於玄武門發動兵變,將即將失去的一切搶了過來!」

「希望太宗眷顧李唐,這一次政變,絕對會成功的。」

「絕對會!」

這時有下人在門外稟告:「老爺,臨淄王前來拜訪。」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