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不管誰打曹操,我呂布都幫幫場子》第64章 遷都之議
賈詡現在想後悔都來不及了。

他沉思了一晚後,終於做出了決定。

隔天,賈詡穿著一身連夜縫製的軍裝出現在將軍府。

他的舉動立馬引起了軒然大波。

不同於其他武將,賈詡雖然是武官出身,但是基本上全部人都是將他當成文士。

一個文士竟然穿著『胡服』,簡直是將文士推崇的禮都拋擲腦後,甘願當蠻人了。

司馬防等官吏立馬決定和賈詡斷交。

對於其他官吏敵視自己的行為,賈詡不在意。

事實上他本身的性格就不太喜歡合群。

他更喜歡一個人站在局外,靜靜觀察,靜靜思考。

這次穿所謂的『胡服』,一方面是向呂布表明態度,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趁機和其他文士疏遠,不願當出頭鳥。

看到賈詡竟然穿著軍裝,呂布高興地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文和。你穿這種款式的軍裝不能體現你的風采。過幾天我再叫人縫製出幾套衣服來。相信總有一套衣服適合你的。」

賈詡簡直要翻白眼了。

我不喜歡你的衣服風格好不好?

要不是為了擺脫其他官吏的糾纏,我現在就想將這套衣服燒掉。

賈詡忙拱手說:「將軍,這衣服不適合下官。還請將軍不要為難下官。」

呂布一副我懂的表情說:「我明白。我呂布向來不喜歡強人所難的。你放心好了。」

你真的懂了嗎?

賈詡有點不相信。

洛陽,荀攸再次來到大漢的都城。

當年董卓遷都長安,為了不便宜袁紹、曹操他們。

一把火就將洛陽燒毀。

皇帝重新遷回來後,雖然微有起色。

但燒毀容易,建設難。

此時洛陽宮殿燒毀,成廢墟。

街市荒蕪,滿目皆是蒿草,滿城只有頹牆壞壁。

要不是當日呂布送來了約十萬金,二十萬擔糧食,只怕就連這滿朝官員,以及皇莆嵩旗下的一萬大軍都要餓肚子了。

可就是這樣,這大漢朝廷也漸漸入不敷出。

除了大臣,或者是名望大的官吏能保證供給外,其他無足輕重官吏的俸祿都是減半的。

如此以至於一些家境不足的官員都要自己種菜,或者是上山尋找野菜度日。

劉協幾次派大臣傳旨,讓袁紹、曹操、劉焉、呂布等刺史、封疆大臣進獻米糧,上繳稅賦,都被袁紹、呂布等人用各種理由推辭,隻象徵性地上供了一部分。

曾經威服四海的大漢,氣運衰退如此,宛如東周末年。

怎能不讓荀攸嘆息。

他來到洛陽,代表鎮西將軍呂布呈表上奏,緊接著他就去拜訪了正議郎董昭。

對於呂布幕官荀攸第一時間就來拜訪自己,董昭也是有些吃驚。

他趕緊出來,行禮說:「公達先生!」

荀攸忙拱手說:「公仁先生!溫侯久仰先生大名,特意叮囑公達來洛陽一定要拜會先生。」

上一次呂布就派人送來書信,希望能招攬自己。

董昭看不起呂布,沒有應召。

沒有想到呂布這次還是派人來拜訪自己。

對於呂布的看重,董昭心裏暗暗自喜,同時也有些感動。

「慚愧!溫侯上次書信相邀,朝廷正在艱難時刻,下官也不好冒然離去,隻好婉拒溫侯的看重。」

眼前這個董昭比其他一般官員,身高七尺,氣色十分好,面色紅潤,荀攸十分好奇。

像他這樣的小官,不少人都是面黃肌瘦,吃不飽穿不暖。

想不到他還如此豐韻。

難道這個官員家境十分富裕,不用朝廷俸祿就能養活自己

不太清楚董昭的家境,不過他可是主公點名要招攬的官員。

對於呂布的眼光,荀攸現在也是十分佩服的。

能看重的要不就是武藝高強,要不就是才華橫溢的,就沒有一個是庸才。

董昭能被呂布看重,定然是有本事的人。

荀攸試探性地問道:「關東賊起,白波軍作亂河東。溫侯深恐聖駕被驚擾,想請聖駕回長安舊都。公仁先生認為可行!」

董昭看了一眼荀攸,心裏暗思。

看來自己是看錯呂布了。

呂布竟然能看到天子的重要性。

當然也可能是他手下的荀攸、賈詡他們進策的。

不過能聽進手下的計策,說明呂布能明辨善斷,是個明主。

哎。早知道呂布沒有傳聞中那樣不堪,當初就應該一早就去投靠對方,也不用來到這裏受苦了。

這次溫侯派荀攸來,說明溫侯還是很看重自己的。

自己要抓住這個機會好好表現一番。

董昭也不藏著,說:「司隸連年荒蕪,人煙稀少,錢糧皆靠外臣供給,非長久之計。故此駕幸長安乃上策。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當早做決策。」

荀攸當然也是贊同遷都的,不然也不會親自來洛陽負責此事了。

荀攸笑著說:「此吾之本志也。但遷都事關重大,恐有大臣反對?」

董昭回答道:「此事易也。明告朝廷百官,以京師無糧,欲車駕幸長安,轉運糧食,庶無欠缺懸隔之憂為理由勸說。眾多官員定會欣然同意的。不愁那些大臣不就範。」

荀攸清楚眼前這個人見識不淺,要是招攬下來,絕對是有利於主公的。

荀攸執其手說:「溫侯親賢禮士,納奇錄異,聰慧果敢,乃世間難的明君。願先生相助。」

董昭也清楚漢室不可復興,天下就呂布、曹操幾個人能成大器。

呂布如此看重自己,而且能清楚認識到天子的重要性,可比那曹操等人厲害多了。

這樣的人值得自己投靠。

他當即作揖說道:「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

荀攸大喜,和對方秉燭夜談。

交談下,更加敬佩對方的政治目光之深遠。

也明白主公為何要一再要招攬此人了。

隔日,荀攸又去拜訪了司徒王允。

王允當初是委身董卓,提拔到司徒。

董卓一死,沒有了靠山,並州的那點家業也被袁紹的部下高幹侵佔了大半。

王允的處境可是一落千丈,連門客都遣散了過半。

接連的變故,讓王允清楚自己要想在朝廷上站穩,保住司徒的位置,也是需要強大的靠山。

聽到呂布幕官荀攸來拜訪,他立馬就將之前的不愈快拋之腦後。誠然一副呂布小妾的義父的身份,熱情的款待了荀攸。

對於荀攸請求幫忙出言贊同遷都,更是滿口答應。

洛陽一片荒蕪,連皇帝都無安身之所,一開始是住在原中常侍趙忠的舊宅裡。

後來派修繕人的臨時宮殿,這才有了安身的地方。

這臨時宮殿自然不奢華。十分的簡陋,窄小。

皇帝劉協跪坐在草榻上,詢問道:「溫侯呂布上奏,言董卓余寇被剷平、匈奴被擊退,關中安定。東都荒廢久矣,不可修葺;更兼轉運糧食艱辛。西都乃大漢舊都,城郭宮室,錢糧民物,足可備用,請駕西都。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