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瞬間1》第七篇 下與上
人在「好時候」缺乏反思,人得意的時候叫忘乎所以。

人在失意時,處逆境、困境、窘境中,才會反省自己,回顧過去,思考人生。

優秀的人多出自下層。當然,下層的人也各式各樣,並不是都優秀,優秀只是一種可能——可能性比較大,下層有湧現優秀的動力源。

上層社會裡也有優秀的——比較少,需有特殊性情和特殊的經歷。身處上層,對社會對人的博愛是有前提的,要有所觸動;敏感是天生的,但同情心不是與生俱來的。前提是:人雖在上層社會,過著優裕的生活,但精神是憂傷的,是反叛自省的——雖在上層社會、貴族家庭裡,但上有「壓迫」,或遊離於權力之外,處境有許多抵觸或不滿;或者經歷了重大變故。

曹雪芹「恰好」具備了以上兩種資質條件。

少年時期的曹雪芹,如紅樓夢中的賈寶玉,過著公子哥兒的生活;上有長輩威權,年齡尚小沒有進入權力場,對「女兒」之見,看世俗仕途之路,與眾不同,「行為偏僻性乖張」。他有同情心,有獨特的思想,對社會的不合理產生厭惡憎惡。成年的曹雪芹,經歷了生活的動蕩,潦倒,體悟了人生悲歡、世間炎涼,回味反思,深刻深遠。

紅樓夢的創作,是宏大、艱巨的,修改多次,用了何止十年?後部分呢?是沒寫完嗎?寫了,丟失了。為什麼丟失?後部分還沒有廣泛傳抄,因為作者在修改,結局不滿意。

為何不斷修改?

曹雪芹要超出俗套,用心血打造碧血,用心靈抒寫靈魂,「荒唐言」寄寓著奇思夢想。

「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繩床」,但自信有曠世之才,只是無法展現。開篇即寫遺落荒野的無緣補天的石頭,就是自比,自喻。作者自愧神傷,如歷史上許多懷才不遇的人。寫作是表達發泄口,消愁書憤,更是反思,以顯其志。

家境不斷變化,人生經歷許多「鍛煉」,人的思想感悟不斷增加,思考層次提升,不斷有不滿意,要進行修改。「讀者」的交流,起到啟發修正促進作用。年齡不斷增大,人生目標「身前身後事」繫念,要嚴苛高質量完成使命。

「立意本旨」變大,要改動的不僅僅是故事、倫理評價,而要把創作的人生融入大襟懷筆墨,全面大修大改。

立志高遠,但受主客觀的局限,尋求突破是艱難、痛苦的,「滿紙辛酸淚」,直至耗盡生命。

奇才無緣補天,則有緣創作,創造一個精神天地,驚天地,泣鬼神!幸與不幸?由富貴淪落潦倒,幸也不幸!——個人不幸,文學之幸,人類之幸!非造福一方,而遺產萬世!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