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記錄生活中所感所想》第八十九章: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構造及供電技術
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車型主要分為:A型車、B型車、C型車。A型車的車輛基本寬度為3米,B型車的車輛基本寬度為2.8米,C型車的車輛基本寬度為2.6米。

A型車和B型車的最高運行速度大於等於80km/h,C型車的最高運行速度大於等於70km/h。A型車和B型車的啟動平均加速度大於等於0.9m/s,C型車的啟動平均加速度大於等於0.85m/s。A型車和B型車的常用製動減速度為1m/s,C型車的常用製動減速度為1.1m/s。A型車和B型車的緊急製動減速度為1.2m/s,C型車的緊急製動減速度為1.3m/s。

在一列車組中,有些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按照歐系車輛的習慣,依據車輛所在的設備不同分為A車、B車、C車三種類型。A車:為帶有駕駛室的拖車。本身無動力,依靠有動力的車輛拖動。B車:為無駕駛室的動車,其轉向架上帶有牽引電動機,車頂安裝有受電弓或車下裝有受電靴。C車:為無駕駛室的動車,其轉向架上帶有牽引電動機,車底裝有空氣壓縮機的動車。我國輕軌電動車輛有三種形式:4軸動車、6軸單鉸接式和8軸雙鉸接式車輛。6軸鉸接式是雙向運行的動車,車長23m或28m,寬2.65m;8軸鉸接式,車長26m,車寬2.4m。

轉向架是車輛走行裝置,又稱走行部,用來牽引和引導車輛沿軌道行駛,承受並傳遞來自車體及線路的各種荷載,緩和其動力,是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最重要的組成部件之一;它是保障車輛運行品質、動力性能和安全行車的關鍵部件,其性能決定了列車運行速度、載重量、乘坐舒適性和安全性。通常車輛在大修和架修中需要對轉向架進行重點檢查和維修。

車輛限界是車輛在正常運行狀態下時形成的最大動態包絡線,也就是限制車輛橫斷面最大允許尺寸的輪廓圖形。無論在空車或重車在直線地段運行時,所有突出和懸掛部分都應容納在限界之內。規定限界主要是防止車輛在直線或曲線上運行時與各種建築物及設備發生接觸,以保證車輛安全通行。車輛限界與建築物或設備之間,必須留出一定的、為確保行車安全所需的空間。

轉向架為滿足其主要功能,必須具備以下基本要求:轉向架是車輛的一個獨立的部件,在轉向架與車體之間的連接部件要儘可能少,以方便拆卸維修。對於動車轉向架來說,還要便於安裝牽引電動機及傳動裝置,以提供驅動車輛運行的動力。轉向架要便於安裝彈簧減振元件,以滿足其平穩性的要求。每節動車(A車和C車)均配有兩個動車轉向架,而每節拖車(B車)則配有兩個拖車轉向架。動車轉向架和拖車轉向架在設計上基本相同。動車轉向架配有牽引驅動裝置和相應的設備。

總的來說,不同轉向架的結構差別比較大,很多部件也不一樣,但其基本作用和基本組成部分是一樣的。一般轉向架的組成部分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構架,輪對,軸箱裝置,彈簧減振裝置,牽引驅動裝置(動車),牽引連接裝置,製動裝置(主要指製動單元及其氣管),輔助裝置(主要指軸端接地炭刷、速度感測器等)。

按照不同的標準,城市軌道交通(簡稱城軌)可以劃分成不同的類別。如按軌道空間位置劃分,可分為地下鐵道、地面鐵路和高架鐵路;按軌道形式劃分,可分為重軌鐵路、輕軌鐵路和獨軌鐵路;按服務區域劃分,可分為市郊鐵路、市內鐵路和區域快速鐵路等。

地下鐵道交通(簡稱地鐵)是一種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運量的軌道交通,通常以電力牽引,其單向高峰小時客運能力可達3萬人次/h以上,它的線路通常設在地下隧道內,也有的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區從地下轉到地面或高架橋上。地鐵供電的製式主要有直流750V第三軌受電或直流1500V架空線受電弓受電。

城市輕軌鐵路(簡稱輕軌)泛指高峰時單向客運量在1萬到3萬人次/h的中等運量的軌道交通系統。輕軌的供電製式以直流750V架空線(或第三軌)供電為主,也有部分採用直流1500V和直流600V供電。

外部供電系統:為減少線路的電壓損失和能量損耗,發電廠的發電機發出的電能,要先經過升壓變壓器升高電壓,然後以110KV或220KV的高壓,通過三相傳輸線輸送到區域變電站。

在區域變電站中,電能先經過降壓變壓器把110KV或220KV的高壓降低電壓等級(如10KV或35KV),再經過三相輸電線輸送給本區域內的各用電中心。城市軌道交通牽引用電既可從區域變電所高壓線路得電,也可以從下一級電壓的城市地方電網得電,這取決於系統和城市地方電網的具體情況以及牽引用電容量的大小。

對於直接從系統高壓電網獲得電力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往往需要再設置一級主降壓變電站,將系統輸電電壓如110KV或220KV降低到10KV或35KV以適應直流牽引變電所的需要。從管理的角度上看,主降壓變電站可以由電力系統(電業部門)直接管理,也可以歸屬於城市軌道交通部門管理。

迷流是迷失的電流、雜散電流,是從迴流軌經道床泄漏到大地的電流,其中有一部分最終會流到牽引變電所的負極。如果這種電腐蝕長期存在,將會嚴重損壞地鐵附近的各種結構鋼和地下金屬管線,從而破壞結構鋼的強度,縮短其使用壽命。迷流的防護原則:以堵為準,以排為輔,防排結合,加強監測。

由非線性設備產生的頻率為基波頻率整數倍(n>1)的電流(電壓)波形叫諧波。諧波對供電線路產生了附加損耗,影響各種電氣設備的正常工作,會使電網中的電容器產生諧振。

諧波的治理可以採用等效24脈波整流機組、安裝立波裝置或諧波補償裝置、安裝熒光燈等諧波補償裝置。等效24脈波整流由兩台整流器構成,它們可以並聯工作,也可以串聯工作。兩台變壓器的網側繞組採用延邊三角形移相的方法,相對於交流線電壓,一台變壓器網側星形繞組移相+7.5°,另一條移相-7.5°。則兩台變壓器網側電壓相位差為15°,而合成後其次邊星形和三角形繞組的線電壓差為15°,經整流後輸出24脈波電壓。

城市軌道交通實際中運用的整流電路由兩台12脈波整流機組串聯或並聯組成。12脈波整流機組,原邊線圈為三相△接線,副邊線圈由一組「三相Y」全波整流電路與另一組三相△全波整流電路並聯而成。

主變電所的作用是將城市電網的高壓(110KV或220KV)電能降壓後以相應的電壓等級(3KV或10KV)分別供給牽引變電所和降壓變電所。為保證供電的可靠性,一般設置兩座或兩座以上主變電所。主變電所由兩路獨立的電源進線供電,內部設置兩台相同的主變壓器。根據牽引負荷容量和動力負荷容量大小情況的不同,主變壓器可採用三相三繞組的有載調壓變壓器,也可採用雙繞組的變壓器,使35KV電壓和10KV電壓來自不同的變壓器。採用有載調壓變壓器使得電源進線電壓波動時二次側電壓維持在正常值範圍內。

對一次設備的工作狀態進行監視、測量、控制和保護的輔助電氣設備稱為二次設備。二次設備通常由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測量儀錶、繼電保護裝置、遠動裝置、蓄電池組成、採用低壓電源供電,它們互相間所連接的電路稱為二次迴路或二次接線。

接觸網分為剛性接觸網和柔性接觸網。剛性接觸網分為:架空剛性接觸網,第三軌式接觸網,跨坐式接觸網。柔性接觸網分為:簡單懸掛和鏈形懸掛。鏈形懸掛又分為:單鏈形懸掛,雙鏈形懸掛,多鏈形懸掛。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