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靠命》第37章 九錫
石頭遂正色道:「嶽父大人出征,石頭有半子之名,願隨老人家去西川走一遭。」

黃忠聽得撚須含笑,贊道:「臨陣不怯,真乃吾佳婿也!」

馬玄在旁聽得張石頭要入川,想女兒才得了郎君,恐其有失,也願到黃忠帳下聽用,黃忠更是高興。但太守府不可無人打理,諸人家中也需照料,正好馬康、馬津在荊州閑置無事,此時正在長沙府上。

於是商定,讓廖立與劉備處討來二人,一人去太守府替馬玄為主簿,一人往劉仁軌軍中參謀。一來為二人謀個差事,二來照顧眾人家小。

馬玄回府,與馬康、馬津一說,二人欣然應允,馬良也無異議。只是三人聽得兄長欲從軍出征,心中不安,可馬玄主意已定,也只能囑其小心謹慎。

石頭又趕去太守府中與廖立、龐統見面,將馬玄決定說與廖立。

「這樣也好,省得馬康、馬津二位在荊州無事,」廖立說完隨即修書一封,言請馬康、馬津來長沙事,托龐統轉呈劉備。

龐統道:「有馬玄兄在黃老將軍帳下,又有石頭弟、李二扶持,料也無妨。」三人又說一陣,廖立遂在府中設宴,請黃忠、馬玄三兄弟前來,大家邊吃邊談公事,將細節議定,盡興而歸。

次日一早,石頭請龐統、廖立過府,宅中宴飲,又叫了劉大寶、李二、王三、趙四等人前來,見座上無有外人,龐統也不客氣,安排起來。

吩咐廖立與劉大寶、王三瑾守長沙,恐三人失察,又言道:「長沙乃吾根本,吾等兄弟家眷、產業大半在此,若有閃失,則前功盡棄,汝三人乾係重大,切勿懈怠。」廖立等三人急忙允諾。

龐統又對趙四言道:「賢弟統領振威鏢局,漕幫之事宜多加關注,謹防生變。若入川戰事不利,漕幫商船不失為退路一條,賢弟與吾等仔細看好!」趙四立即點頭。

「石頭弟、李二弟宜加緊操練兵丁,只等主公宣召即可。諸位兄弟,待全得了巴蜀之地,吾等才可高枕無憂。」眾人均點頭稱是。

散席後,石頭親送廖立、龐統回府,又贈龐統新製精鋼盔甲一副,囑咐出行需多加謹慎,龐統謝過。

廖立又想伸手,石頭苦笑道:「吾費了半年功夫,幾百兩紋銀,才得了這六副新甲,先予了出征之人,廖兄實在想要,待些時日自會送來。」廖立想想自己一介文士,穿著這身裝備,雖然保了安全,實在笨重,且有失體面,也就作罷了。

石頭回府也覺精甲太少,又與黃竹商議,決定再行打造十套。精鋼盾牌也應開始打造,只是不知能否趕上出征之期。商量已定,回小翠房間。明日是回門之期,與小翠打點些禮物,又忙了半夜。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用罷早飯,與小翠乘車帶著禮物回去拜望馬玄夫婦。剛進宅門,馬玄夫婦及馬良、馬康、馬津等人俱來相迎。

諸人來到前廳,一番客套,馬良言道:「公事繁忙,明日需與龐統同回荊州,馬康、馬津也一同回去,待得了主公之命,二人再攜家眷前來長沙。」一家人一同用飯不提。

次日一早,龐統、馬良、馬康、馬津等攜衛士出城,廖立、張石頭等人與長沙大小官員出城相送。

不言龐統、馬良等人迴轉荊州,單說張松迴轉益州,先見了好友法正,又遇孟達,三人商議已定。後入見劉璋,張松巧舌如簧,痛陳歷害,劉璋遂令法正、孟達為使,迎玄德入川。雖黃權、王累苦諫,只是不聽。

消息傳至許都,楊修擲書於地嘆曰:「當日丞相不納張松,放其交結劉備,今劉璋遣史相迎,備梟雄之姿,必會伺機入川,若使其跨有荊益,必為朝廷大患。」

事關重大,楊修不敢自專,立即飛報曹操。

曹操自勝了馬超,取了西涼威福日甚一日,長史董昭等人趁機勸諫曹操進魏公之位,加九錫,以彰功德。侍中荀彧苦諫,曹操不從。

這九錫是古代皇帝賜給諸侯、大臣有殊勛者的九種禮器。

一曰車馬。指金車大輅,和兵車戎輅;玄牡二駟,即黑馬八匹。其德可行者賜以車馬。

二曰衣服。指袞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一雙。能安民者賜之。

三曰樂縣。指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樂者賜之。亦作「樂懸「。

四曰朱戶。指紅漆大門。民眾多者賜之。

五曰納陛。有兩種說法。一是登殿時特鑿的陛級,使登升者不露身,猶貴賓專用通道。二是階高較矮的木階梯,使登階別太陡,這兩種說法都不甚具體。能進善者賜以納陛。

六曰虎賁。守門之軍虎賁衛士若乾人,或謂三百人;也指虎賁衛士所執武器,戟、鎩之類。能退惡者賜虎賁。

七曰弓矢。彤弓矢百,玄弓矢千。指特製的紅、黑色的專用弓箭。能征不義者賜之。

八曰斧鉞。能誅有罪者賜之。

九曰秬鬯。指供祭禮用的香酒,以稀見的黑黍和鬱金草釀成。孝道備者賜之。

此九錫者,為人臣至高禮遇,之後便賞無可賞,昔者王莽受九錫而篡逆,今操坦然受之,朝野之上不禁議論紛紛。

聽完楊修之報,操不以為然,聚文武議事,諸人聞劉備欲謀西川,皆議論紛紛,大夫賈詡亦在其中。

賈詡,字文和,武威郡人士,世人稱其為毒士,只因其隻為一己之私,計策多歹毒無比。曾助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殺王允、逐呂布禍亂朝堂。又助張綉兩敗曹操,降而復叛,殺其子侄、大將。後降曹操,被任大夫之職。

聽得眾說紛紜,賈詡笑曰:「劉玄德佔據荊襄,文有孔明、龐統,武有關張、趙雲,羽翼已成急難圖之。今其欲取西川,正可分其兵勢,且川路險阻,恐經年難以收伏,待其與劉璋相攻,可乘便謀之。」

曹操笑道:「文和之言甚善,隻恐太緩。大耳劉備提兵取西川,吾正可興兵再下江南,敗孫權,取江東,荊襄可一鼓而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