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靠命》第27章 學藝
「以汝才智,勤加修習,料想四十年後可有大成。」

「還有三十五年光陰,若遇高手,徒弟如何保命?」

「這有何難?」左慈起身道:「修道者養氣為先,這技擊之術,本為末技。若徒兒願學,為師有幾名老友可訪,只是不知憐兒願學哪般?」

「師傅,你先說說看!」

左慈也是高興,接過憐兒手中之果咬上一口道:「如今,世上刀槍劍戟各有名家,這刀嗎?關羽春秋刀,黃忠黃家刀法,日後汝都有機緣可以學到,就不說了。」

「這槍法首推河北童淵,常山趙子龍、張綉、張任皆出此門,徒兒有意可去河北上門求教。」

「劍法如今當屬王越獨步天下,現其人已上了年紀,在許昌半隱,此人為師也認識。」

「戟者合戈矛一體,非身材高大,臂力過人者,方可運用自如,其佼佼者為呂布之師李彥,其為童淵師兄,目前在並州隱居。」

「以上三人均與為師有舊,徒弟有意自可前去求教,料無問題。」

甘憐兒思忖半日,隻覺得女孩家還是學劍為好。左慈一聽也是稱善,遂以指畫地,袍袖一抖,二人已消失無蹤。

須臾現於許昌街頭,左慈左手執著半個山梨,右手在臉上一抹已換了一副模樣。一旁甘憐兒卻是好奇,問道:「師父為何易容呢?」

「吾前日,在此地戲耍那曹瞞,今日來尋王越,恐其不便,故此為之!」

「這法門日後傳吾!」

「當然,當然!」

二人轉彎抹角來至一僻靜小院,甘憐兒上前敲門,不一會兒一老家人開門。左慈上前道:「速告王越小兒,左元放來也,讓其來迎!」

家人一聽,趕緊陪笑道:「吾家老爺已八旬有餘,早已病臥於床六載矣!」

甘憐兒忙向師傅會意,左慈隻得自行進了院子,老家人見四下無人,趕忙關上院門。

左慈大模大樣,來到後院推門進屋,只見一耄耋老者昏睡於榻上,屋中藥氣撲鼻。左慈恢復了本來面目,以手錘榻大叫道:「王越小兒,快醒醒!」

原來榻上老人竟是劍神王越,一陣咳嗽後,王越睜眼一看,見是左慈,忙欲起身,但無法動彈,隻得口稱罪過,抱拳道:「見過老祖!」

左慈見甘憐兒疑惑,解釋道:「吾與他祖父結拜,當得上老祖否?」又對王越言道:「小子,見過你師姑甘憐兒!」王越床上見禮,甘憐兒辭不敢受。

左慈見王越慘狀,不覺罵道:「才八十幾歲年紀,就如此狼狽,真是白練幾十年功夫!」

諸位不知,那三國亂世,缺醫少葯,民不聊生,尋常人五十歲已是高壽。王越武功超群,又善導引,才堪堪活到八十。

王越咳嗽半晌,答道:「凡夫俗子比不得老祖神仙之體,只求老祖賜葯救我!」

「葯可以給,但必須將一身武藝傳於汝師姑!」

「老祖垂憐賜葯,這條命就是您的,隻管吩咐就是!」

左慈見王越應允,遂袖出一粒丹藥,「此葯可延壽一紀,與汝五年之期,教授武藝。」

王越知此葯金貴,趕忙接過囫圇吞下,噎得直翻白眼兒,甘憐兒見狀趕忙上前幫其敲打後背,王越直言:「有勞有勞!」

「還是那麼沒有出息!」左慈皺眉道。

王越咳了幾聲,只聽得腹內嘰哩咕咕一陣,身上關節嘎巴嘎巴作響,氣也喘勻了許多,果是仙藥精妙。王越下床與左慈、甘憐兒重新見禮,左慈言道:「勿要糜廢時日,於後院安排兩間靜室,汝修養一日,明日開始習劍。」

王越立即吩咐下去,甘憐兒不忍打擾,便將所帶盤纏交與下人,以充日常之資。

次日王越已行動如常,遂開始傳授甘憐兒劍法,名曰天地無極劍,又將本人自用昆吾古劍交與甘憐兒使用。

憐兒任督已通,又習得通天渾元一氣,劍法那是一學就會,怎耐這無極劍法乃劍中至尊,招式包羅萬象,足足有九九八十一路,一路又有九九八十一式,饒是甘憐兒根基深厚,聰穎過人,也是足足學了四年方才有成。

王越感嘆:」吾徒史阿隨吾遊歷十五載,也隻學得三十六路無極,師姑四年便將八十一路學齊,真是天縱奇才,日後必成曠世宗師,昆吾劍既是是本門鎮派之寶,亦是掌門信物,師姑才華勝越多矣,日後定會將無極門發揚光大。」甘憐兒推辭不過,隻得接了掌門之位。

左慈聽聞也覺面上有光,一高興又與王越一粒丹藥,王越自是感激不盡,遂傳史阿來見。史阿也已六十有餘,聽得師傅傳見,立即星夜趕來,見過師傅,王越又令其拜過掌門太師姑甘憐兒,憐兒自是大窘。

王越卻正色道:「尊卑不可廢。」又教訓史阿道:」勿看年紀大小,汝太師姑已將八十一路無極劍學盡,現為無極派掌門。吾百年之後,爾等善侍太師姑,若有違逆,自廢武功,逐出師門。「史阿趕緊叩頭,連稱不敢。

王越又道:「勿忘知會你那不成器的徒弟曹丕一聲,免得他自取其禍,去吧!」

史阿諾諾連聲告退。看其離去,王越怨道:「傳何人不好,偏傳那曹丕!自己還是三腳貓的劍法,敗壞師門清譽,真是該打!」

史阿回到家中,想想王越話語,甚是後怕,本想讓門人傳話,又怕遺漏了關鍵,隻得命人星夜將甘憐兒畫像及親筆信送至曹丕處。

卻說曹操雖為奸雄,文韜武略卻勝孫權、劉備一籌,其三子:曹丕,曹植,曹沖更是人中之龍,可惜曹沖早夭。曹丕、曹植雖為一母所生,但二人脾氣秉性大不相同。

曹丕性格沉鬱內斂,而曹植任性灑脫。二人為爭世子之位各結黨羽,曹營中亦分為兩派。擁曹丕者有賈詡、崔琰、司馬懿、陳群、桓階、吳質等人。曹植這邊有丁儀兄弟、楊修、孔桂、楊俊、賈逵等。兩派設計謀、造輿論、爾虞我詐、互相傾軋,惹得曹孟德在立嗣之事上搖擺不定,狐疑不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