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靠命》第4章 排兵
襄陽南漳縣水鏡莊附近一偏僻山谷。其地谷口狹窄,僅容二人並行,行百步,進入山谷,便豁然開朗,內有數百畝之大。宅院田地廣布,周邊依山勢築有護牆,險要處及谷口皆有莊丁把守。

谷內居中有一宅院,其前廳一老者端坐,正聽座下幾人言說雍涼戰事。老者聽罷多時,嘆道:「看來這荊州基業,恐要不保!」

原來此鶴髮童顏老者不是旁人,正是水鏡先生司馬徽。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人。當日向劉備推薦孔明、龐統二人者正是該人。其家族可遠溯至戰國強秦名將司馬錯,史學大家司馬遷亦為其族人。

漢末黃巾之亂後,避禍於荊州,為司馬氏族長。先遣族中才俊「司馬八達」司馬懿等入仕曹家,又薦孔明、龐統與劉備。

「好在父親有先見之明,幾年前在潁川已建了新址。」一旁其子司馬文、司馬觀言道。

「欲行大事,必料敵於先。此次雍涼之戰,曹營先機已失,又有龐統、孔明籌劃,敗象已現,到時南陽郡必陷於兵禍。

若劉備取了樊城,孔明必不會容吾等在此經營,文兒汝速速安排家族人等,分批前往潁川,由你代行族長之責,伺機助你表兄司馬懿等成其大事。」

司馬徽停了一停道:「觀兒,看來你也要出山了。」

「父親,吾等皆去,你老人家如何自處?」

「吾天年將近,恐難承受鞍馬勞頓,怕是要埋骨於此了!」司馬徽苦笑道。

一旁司馬文、司馬觀聽得,滴下淚來。司馬徽笑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汝二人要多學學那司馬仲達才是。」

隨後於袖中取出一塊斑駁古玉,交於司馬文道:「此為族長信物,吾司馬一族隱忍數百年,隻為亂世一博,成就帝業。汝當繼吾之志,暗中扶助司馬懿等以成大事,若曹氏勢衰,大可轉投劉備。」

司馬二人聽罷叩拜於地。

東三郡,房陵。孟達與黃忠老將交接完畢,不由興高采烈,正預備返回成都。忽見張石頭從懷中掏出另一詔書,不禁捂耳嚷道:「石頭老弟,饒了愚兄罷!吾可不想死在此處!」

張石頭無奈道:「你我二人卻要去守上庸,吾為太守,汝為參軍。」

孟達頹然坐於椅上,嘆道:「看來萬貫家財,要與他人享受了!」

馬玄見此,不由勸道:「子度何須如此,吾三郡結為唇齒,那曹軍雖強,欲全數吞下,也要壞幾顆牙齒!」

將令難違,孟達隻得與張石頭,灰溜溜趕往上庸。臨別,黃忠將五百餘親衛盡付與石頭。石頭恐戰事兇險,隻取了三百人,只是將那三百餘勇字營精兵也帶了走。

一路上,聽得紫虛上人批語,孟達心中稍安。又想到上人批語並未涉及自身,趕忙偷偷用袖中小鏡,自己看起相來。

左看右看,均無短命橫禍之災,心中好受許多。石頭見其擔心,又提及婚介所一事,孟子度一聽掙錢大事,便把其餘都放了一放。

到了上庸,劉封、申耽接了。交割完畢。劉封立即趕往西城與關平、王平一起抓緊整修城池,積累糧草不提。

張石頭與孟達進了帥府後堂,見房屋老舊,器物粗糙,不禁搖頭。那同行的黃竹、春桃、黃府八將倒是不覺什麼,隨便安排好住處,便清點府庫,糧草。之後便分成四撥帶著軍兵,修整城池去了。

晚間,校尉申耽府中設宴,款待張懷義、孟達等人,黃竹等借故未往。只有張石頭、孟達赴宴。剛到府門,那申耽就迎了出來。

石頭見申耽生得粗眉大眼,一副江湖豪客狀,心內直嘆可惜,若有幾年時間未必不能招為心腹,可談時間不等人。孟達故態又萌,一番吹捧下,申耽高興異常,三人醇酒美食,又有佳人歌舞助興,好不瀟灑。

次日一早,張懷義發一道將令往西城,著申儀來上庸聽用。那申儀不知何故,隻得飛馬前來。眾人一齊進了午飯。

之後張懷義擂鼓聚將,暗暗將三百親衛召集。先宣了漢中王詔命,其中賦張懷義總督東三郡,臨機應變之權。眾將聽了,隻言遵令。

見眾將稍安,張石頭遂喚申耽、申儀。申氏兄弟趕忙出列,正待搭話。張懷義把臉一板,喝令道:「綁了!」

一旁鐵甲親衛,立即上前將二人綁了個結實。申耽、申儀隻喊冤屈。這邊張石頭從懷中掏出幾封書信,令一旁中軍官宣讀,卻原來是申耽、申儀與樊城曹仁密信,其中約定曹兵一到,便要獻城。

旁邊將領、軍兵聞得,皆是怒罵,那申耽、申儀卻是百思不得其解。

原來申氏兄弟自投漢營後,因嫌官小,早暗暗與樊城曹仁通氣。只是如此機密大事,那密信每次皆是閱完即焚,不知如何落到張懷義手裏。

其實,這通敵書信,不過是孟達昨晚隨手而寫,石頭一旁道:「既然並未冤枉好人,也就無所謂真假。」

見申耽、申儀發愣,事關三郡安危,張懷義不敢容情,下令立斬。三通鼓後,兩顆血淋淋人頭呈上,石頭看得心驚肉跳,忙令棄了。

又令孟達前去抄家,此種肥差孟達自然高興,帶了一千軍兵前往。不料申耽家已然得信,早早堵死府門,於家中頑抗,還傷了幾名軍士,孟達無法,隻得回報。

張石頭本想給餘下人等一條活命,見申家人如此不堪,索性令人用柴草將申耽府邸圍了,一把火燒為白地。

申氏產業全分給其門下佃戶,夥計。這些人本是為著名利,才集於申氏門下,如今平白得了一大注財寶,自是個個高興。不住稱頌張太守仁義,怒斥申氏兄弟無恥,上庸遂平。

那西城申儀一家也被劉封滅了,家中財物皆分與了百姓。眼見兩郡平定,張石頭暗暗發令,從三郡各抽五千兵丁,共計一萬五千人偷偷發往漢中助戰。巴郡張飛、法正留偏將、營兵守城,也暗暗趕往漢中。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