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隋嫡長孫》第七十九章 二聖的微服私訪(2)
大索貌閱,這是開皇五年(585年)始,楊堅下令地方,開展人口普查的重要方式。

中原數百年間,隱戶眾多,詐老詐小之事,層出不窮,因對全國人數,少於準確詳細了解,特別影響賦稅、勞役、政策制定諸事。

「大索」,正是大範圍清點人口,「貌閱」則是通過相貌等特徵,判斷並記錄年齡等各方面信息。這種辦法,也被後世諸封建王朝廣泛使用。

而於開皇五年的人口普查,很多人為了逃避勞役,在「貌閱」之際,通過各種手段,努力將年齡壓低一些。這就導致,十七歲這個年齡段,人數最多!

主因大隋繼承北周的授田製、均田製下,男女到了十八,就要按照律令,依法依規上交賦稅和服勞役。

如《隋書·食貨志》記載:「男女三歲以下為黃,十歲以下為小,十七以下為中,十八以上為丁,丁從課役六十為老,乃免。」

人常以「黃口小兒」譏諷旁人,像個小孩子,年幼無知,正是源於此。

今歲的正旦大朝會上,楊堅直接宣佈,將天下的人口普查,變為六年一次!且將更為嚴格!

規範化的人口清點,恰是為了避免其中一些問題。

加上前兩年,楊堅為了減輕百姓負擔,特意將「丁」的成年年齡,提升到二十一歲,百姓由此少服三年勞役。免役收庸的年紀,從六十降到了五十。此外,每年的服役天數,從三十天變為二十天,調絹一匹減為二丈,因為特殊原因,不等前往服役者,還可以用收庸來代替。

百姓們見此,莫不歡慶!

政策的變化,重新普查,就變得很有必要性。

而今年,距離上次人口清點,正為第六年!

全天下州縣的普查時間,也將從仲夏一直持續到仲秋,隨後會由地方彙集,上報到朝廷。

「我記得兩年前,那裏還是一片林地,還有那裏,道路很窄,還沒有屋舍建造……」

望著連綿的田野,還有遠方開墾的田地,許久未出宮的獨孤皇后,不由得說起了她記憶中的變化。楊堅和楊昭這對祖孫,迅速安靜下來,側耳傾聽,不時符合。

等來到記憶中的皇莊,也是二聖以前來過避暑的地方。

看到皇莊拔地而起的屋舍,還有更加規整的田地,這兩位天底下,最尊貴的人,稱奇不已。一聽愛孫講述,說他提供的思路,很多方面,都是宇文愷設計的後,二人方是恍然。

宇文愷建造大興城,以前設計過很多工程,若非因當年那事牽扯,早就成為工部主官。

楊堅和獨孤伽羅,夫妻情深,只是一個目光交錯,就知道了各自想法。

「皇祖父、皇祖母,這裏就是學院大門,進了這大門,便是學院內部,含孫兒上次給您們看的地圖,裏面有學舍,書舍,住舍,食舍,操場等各學子活動區域,還有各學館的單獨研討之地!」

楊昭先跳下了馬車,然後依次攙扶著二聖走下來,指著前面,如同小城牆般的大門道。

面前的大門之處,最引人矚目地,不是外觀,而是正前方,一塊樹立的石碑,上書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共計二十二個蒼勁有力的繁體楷書。

一年前,楊昭在學舍說了前兩句,讓牛弘驚嘆。今春時,考慮到理工學院還差一個校訓,索性厚臉皮補全。

「那羅延,你看看這字是不是有些熟悉?」

獨孤皇后注意到石碑後,忽然向丈夫問道。

楊堅實際也早看到了,他俯首望向正拉著自己手的愛孫:「這你就要問問咱們乖孫了!」

楊昭撓了撓頭,道:「皇祖母,這正是孫兒一月前,向皇祖父求的字!來此的每一個人見之,都能起到勸告之用!」

獨孤伽羅摸了摸楊昭的頭,頷首笑道:「我就說,這字怎麼這麼熟悉。不過啊,這四句話,在我看來,不僅可以作為理工學院勸勉之言,亦可作為天下士人的勸勉之說!」

「伽羅同我想到一塊去了,今之於國子寺下轄諸館士子,享受國朝資源,也該多做踐行這四句話!不能隻當個飯桶!」

楊堅點了點頭,於國子學等學館的士子不滿,每論一次,皆完全表現在臉上。

三人還沒入理工學院大門,已暗地得到消息,正於門處等候的學院講師們,不需彙報,看到前方的大隊人馬,特別是熟悉的皇孫楊昭,即便未有過面聖,也知道二聖來了!

在王隆帶領下,一群人迅速上前拜見。

面對王隆等人,穿著常服的楊堅和獨孤伽羅,如同一對普通民間夫妻,很和藹的說起了話。

尤其是為首的王隆,楊堅特意拉著他的手,感嘆道:「記得當年,你初為國子博士,向朕上書《興衰要論》七篇,言六國之得失,朕很高興!也為朕治理國家,提供了很多借鑒!

但自從你於銅川縣令任期滿後,一直不入仕,朕非常感懷!像你的才幹,就應該在朝堂上發揮作用!」

站在一旁的楊昭,聽他皇祖父這麼一說,變得有些緊張兮兮。

他皇祖父這是正大光明的來挖他牆角啊!

大儒王隆,那是理工學院儒學館的門面擔當!

但王隆顯然是下定決心不入仕了,在楊堅話後,面帶感動,忙回道:「陛下對臣下的關懷,臣下便是身死也無以為報。

但臣下年紀大了,趁著還能多活一段時間,接受大王所邀,想為陛下,為天下,培養些識文斷字的人,不求他們有多大出息,只希望有所學後,能做一些為家國有意義之事。

且臣下還有數子,等他們長大了,都會全力為陛下效力,為大隋效力……」

王隆今有五子,分別是王度、王通、王凝、王績、王靜。其中幼子王靜,去歲才剛出生。而王隆年紀,比楊堅還要小一些,他如此說,可見歸隱不仕之心堅定。

在看到宇文愷的時候,楊堅免不了又是一番勉勵。

而見到王孝通、巢元方等人時,楊堅與之各做談論,興趣非常高昂。

於宮外,獨孤皇后顯得內斂許多,同外臣們隔著一段距離,拉著孫兒的手,也不催促,很給丈夫面子,絲毫沒有宮內的強盛。

這一幕,看得王隆等人讚賞不已,皇后母儀天下,真乃賢後也!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