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祖朱元璋》第12章 無力反駁
朱雄英一聽就明白了李文忠的意思。

但他可不止於能知其文,還能曉其義,這對於自己來說,小菜一碟。

於是說:「先生,這些書中作者所要表達意思,我都懂得。」

何止都懂得,簡直如臨其境。

原作者的筆力與思想都注入了文章之中,他只要聆聽便知。

李文忠立即說:「那好,我考考你!」

「請!」

「《道德經》中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何意?」

朱雄英看了一眼道德經。

隨後脫口而出。

「事物的本質所對應的現象不是唯一的,本質相同的事物,對應的現象可能不是唯一的。與之相反,現象相同的事物,對應的本質也可能不是唯一的。

就似「白馬非馬「本質決定現象,現象不決定本質。現象中的馬,不是真實的馬。馬的本質是馬存在得以存在的內涵,在沒有光線的情況下,馬的顏色是同一的。」

李文忠大驚。

白馬非馬的謬論竟然在此時被解開了。

這……這也行!?

《道德經》:「答得好!這小傢夥懂得偉人所想,果然是為天才也!老子若是在世,二人必是知音也!」

「《中庸》中有雲: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李文忠又說。

這是在勸朱雄英要中庸,就像是朱標一樣。

要做個中庸的君子,不要做反中庸小人。

勸他要做個中庸不出格的人。

先生讓你幹什麼,你便幹什麼,不要忤逆先生的意思。

朱雄英一聽,便明白李文忠的用意,他直接說:

「中庸之本意是為:君子的言行都符合中庸不偏不倚的標準,小人的言行違背了中庸的標準,君子之所以能夠達到中庸的標準,是因為他們的言行處處符合中道。小人之所以處處違背中庸的標準,是因為他們無所顧忌和畏懼!」

《中庸》不再輕視:「知音啊,真是知音!小子,我喜歡你!你懂我!我要和你做朋友!」

李文忠卻道:「我十分欣賞你父親的中庸之道!希望你可以繼承之!此乃大明之幸也!」

朱雄英話鋒一轉。

「但是過於中庸,反而是為小人所噬!中庸者,左右逢源,卻是怎麼也不討好!

能開創新天的人必不是中庸!遠時像是漢時劉邦、近時皇爺爺一樣不中庸!想成大事者,必不中庸!而非《中庸》所說的,非中庸便是小人。」

《中庸》十分憤怒,但又無可奈何:「這是曲解!曲解《中庸》之道,但是我竟然無力反駁!他舉的例子太好了!」

這算是在打李文忠的臉嗎?

關於辯證的論點,與現實之中有了矛盾。

「《論語》中有雲: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李文忠沒有認輸,又說。

他試圖用論語來壓朱雄英,這一句話所說的父,便是朱標。

現在朱標是中庸的,所以,朱雄英也要跟隨父親的中庸,否則就是不孝。

朱雄英沒有再同他解釋什麼,因為已沒有必要了。

他卻道:「不辨是非,是為愚孝!昧於事理之孝,如割股醫親!」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李文忠引用的是孟子的話。

而朱雄英也不甘示弱,打敗魔法的,也只有魔法。

於是,他引用荀子的話:「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

如果在他人看來,朱雄英的認知真是大逆不道。

這其中的道,是統治者的道。

只要與他們的道相背離的,那就是大逆。

但朱雄英所說的正是古人的書的內容啊。

只不過荀子不在四書之列中。

可能荀子裏面的言論與四書相悖,因而沒被選下四書之中。

現在無論李文忠怎麼努力,卻是說服不了這個八歲的孩子。

「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李文忠重複了荀子的話。

這個時候,如果還說朱雄英沒有文化,那說出來別人也不信了。

因為李文忠完全辯論不過朱雄英。

這時整個書架內的書吵起來了。

《孟子》氣到不行:「快,我這裏還有更多的君臣父子之道,打敗荀子的悖論!」

《荀子》開懷大笑:「他引用我的話!引用我的話打敗對了對方!孟老頭,你敗了。」

《論語》震驚不已:「這孩子……他的知識儲備到底有多少?他竟然說服了李文忠!」

《詩經》開始回憶:「讓我再吟詩一首贊之!天!我滿腹經綸,竟然找不出一首讚揚他的詩!」

《禮記》悄悄的告訴自己:「他只是在探討,而不是無禮!」

書架發出一聲感嘆:「如此天才,大明興也!」

「先生還有嗎?還請賜教!」朱雄英又說。

「你……」李文忠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

事實證明,李文忠輸了。

「先生,那交易是否可以實行!」朱雄英又說。

從表現上來看,這傢夥已經輸了,怎麼還不實現諾言,不會是想反悔吧?

「皇太孫,我教不了你!告辭!」

李文忠羞愧不已,因為他說不過一個孩子。

他說完話就要走。

「先生,願賭服輸!請履行你的諾言!不能反悔啊!」

朱雄英不能放過這次的機會,這是出宮的好機會。

李文忠如果還有點羞恥心的話,那一定會答應。

但朱雄英還是錯算了一步。

這個認死理的人,自覺教不了朱雄英。

他也不隱瞞。

面子也不要了!什麼羞恥心也不要了。

「皇太孫,我才疏學淺,不敢教習您學習,現在就去找陛下辭職,讓他另尋高人!」

李文忠再也受不了了。

這是什麼樣的妖孽啊。

他的語氣之中,帶著一絲怒氣。

說出去怕是會丟人,他竟然輸給一個八歲的孩子。

他老師地下有知,非得從棺材裏爬出來教訓他一頓。

但他又不敢忤逆朱元璋。

否則定是會直接答應朱雄英的話。

「喂!你不能這樣啊!」

朱雄英失算了。

「曹國公,你這是要去哪裏?」

而在這時,朱標卻是從外面匆忙的走了進來。

正巧碰到了李文忠要離開。

「太子殿下,恕我無能,不能教導皇太孫!告辭!」

李文忠正要離開。

卻被朱標拉住。

「再等等!」

他板著臉。

「雄英怎麼回事?快道歉!」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