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梁漱溟自述文錄:我生有涯願無盡(精彩章節)》紀念蔡元培先生(2)
我到北大任講席始於民國六年(1917年),而受聘則在其前一年,即蔡先生初接任校長之時。蔡先生之知我,是因我有《究元決疑論》之作,發表於上海《東方雜誌》(約在民國五年夏,連載於六、七、八月三期,後來收入東方文庫為一單行本)。此論之作蓋興感於黃遠庸先生之慘死。那時我在北京得到遠庸從上海寫給我的信,同時讀到他的懺悔錄(渡美舟中作,發表於《東方雜誌》),隨亦聽到他在美國被刺的訊息。此論發揮印度出世思想,指示人生惟一的路在皈依佛法。原稿寄給章行嚴先生(士釗)。適章先生奔走倒袁離滬,為蔣竹莊先生(維喬)所得,付《東方雜誌》刊出。不久袁倒黎繼,蔡先生既應范公之請,由海外返國,我以自十幾歲愛好哲學,很早讀到蔡先生的《哲學要領》一類著作,久慕先生而未一深談(民國元年我為新聞記者,蔡先生為閣員,見過幾面),特因范公介紹晉謁先生於其家,不料一見面,先生就說要請我到北大任教的話。記得有一天,蔡先生約我與陳仲甫先生(獨秀)相會於校長室,提出請我擔任印度哲學一門課程(陳先生新聘為文科學長,相當今所謂文學院院長)。我說我何曾懂得什麼印度哲學呢?印度宗派那麼多,我隻領會一點佛家思想而已。要我教,我是沒得教的呀!蔡先生回答說:你說你不懂印度哲學,但又有哪一個人真懂得呢?誰亦不過知道一星半點,橫豎都差不多。我們尋不到人,就是你來吧!我總不敢冒昧承當。先生又申說,你不是喜好哲學嗎?我自己喜好哲學,我們還有一些喜好哲學的朋友,我此番到北大,就想把這些朋友乃至未知中的朋友,都引來一起共同研究,彼此切磋。你怎可不來呢?你不要是當老師來教人,你當是來共同學習好了。他這幾句話打動了我,我只有應承下來。雖則答應了,無奈我當時分不開身。當時我正為司法總長張西先生(耀曾)擔任司法部秘書。同時任秘書者有沈衡山先生(鈞儒)。沈先生多為張公照料外面周旋應付之事,我則為掌理機要函電。倒袁者本以西南各省為主,張公實代表西南滇川兩粵而入閣。正在南北初統一,政治上往來機密函電極多,我常常忙到入夜。我既於此門功課夙無準備,況且要編出講義,如何辦得來?末後隻得轉推許季上先生(丹)為我代課。及至次一年,經過張勳復辟之役,政府改組,西先生下野,我亦去職南遊入湘。10月間在衡山的北軍王汝賢等部潰走長沙,大掠而北。我亦不得安居,隨著潰兵難民退達武漢,就回北京了。因感於內戰為禍之烈,寫了一篇《吾曹不出如蒼生何》,呼籲有心人出來組織「國民息兵會」,共同製止內戰,養成民主勢力。自己印刷數千冊,到處分送與人。恰這時許先生大病,自暑假開學便缺課,蔡先生促我到校接替,於是才到北大。我在北大前後共七年,即自民國六年至十三年(從新思潮的醞釀、五四運動的爆發,到國民黨改組)。中間曾因腦病求去兩次,皆經蔡先生懇切挽勸而留住,其詳不煩說了。七年之間從蔡先生和諸同事諸同學所獲益處,直接間接,有形無形,數之不盡。總之,北京大學實在培養了我。論年輩,蔡先生長於我廿六歲,我隻算得一個學生。然七年之間與先生書信往返中,先生總稱我「漱溟先生」,我未嘗辭,亦未嘗自稱晚生後學。蓋在校內原為校長教員的關係,不敢不自尊,且以成蔡先生之謙德。後來離校,我每次寫信,便自稱晚學了。近中四川報紙有傳我初投考北大未見錄取,後乃轉而被聘為教授者,非事實。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那時蔡先生以講師聘我亦非教授)。不過我初到北大時,實隻廿四歲,與諸同學年齒相若,且有比我大兩歲者。如今名教授馮友蘭、顧頡剛、孫本文、朱謙之諸君皆當日相聚於課堂的。更有少時與我為同學友,而其時卻正求學於北大的,如雷國能(在法科),如張申府(崧年,在理科)諸兄是。當時蔡先生為什麼引我到北大,且再三挽留我呢?我既不屬新派(外間且有目我為陳、胡的反對派者),又無舊學,又非有科學專長的啊。此即上文所說蔡先生具有多方面的愛好,極廣博的興趣之故了。他或者感覺到我富於研究興趣,算個好學深思的人,放在大學裡總是好的。同時呢,他對於我講的印度哲學、中國文化等等自亦頗感興味,不存成見。這就是一種氣度。這一氣度完全由他富於哲學興趣相應而俱來的。換言之,若胸懷意識太偏於實用,或有獨斷固執脾氣的人,便不會如此了。這氣度為大學校長所必要的;老實說,這於一個為政於國的人有時亦同屬必要吧!由於蔡先生愛好哲學,又請來有哲學興趣的教員,亦就開發了學生們的哲學興趣。在我眼見的七年中,哲學系始終是最重要的一個學系。當其盛時,比任何一學系的學生都多。除了註冊選修哲學課程者外,其他學生自由來聽講的亦很多。校外的人(例如琉璃廠高師的學生、太僕寺街法專的學生,還有些不是學生的人)經常來聽講者亦頗有之。註冊部所安排的教室每不合用。就為按照註冊人數,這間教室本可以容納下,而臨時實到聽講的人數卻加多,甚至加多達一倍,非掉換大教室不可。我自己的經驗,當民國十二年(1923年)及十三年(1924年)上半年,我講儒家思想時,必須用第二院大講堂才行。通常聽講人數總在二百左右,到課程結束,舉行考試時的試卷亦有九十多本,此即正式註冊的學生了。聞人言近年(指抗戰前和抗戰中)南北各大學哲學系學生少得可憐,幾乎沒有人願入哲學系。此固一時一地風氣不同,然可見蔡先生當年倡導總算成功。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