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中國帝王的私密生涯:趙匡胤私密生活全記錄》朕要令目極之處均歸大宋(9)
董遵誨雖然遵旨平身了,但依然止不住地淚如雨下:「皇上,微臣如果打不退來犯之敵,願提著腦袋回京向皇上謝罪!」趙匡胤趕緊道:「兄弟切莫有輕生之念!待兄弟凱旋歸來,朕還要委以重任呢!」董遵誨向趙匡胤保證道:「微臣決不辜負皇上的厚望!」事後,趙光義對趙普言道:「我記得,當初王全斌率軍從北路攻蜀的時候,皇上也曾脫下身上的皮衣派人送給王全斌,說是給王全斌擋一擋蜀地的風寒……」「不錯!」趙普點頭道,「我也記得,那王全斌穿上皇上的皮衣後,就一舉拿下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關!」趙光義不覺笑道:「趙普,皇上這麼做,是不是在施小恩小惠?」趙普也笑道:「你說得很對!皇上就是在施小恩小惠,只不過,恩惠雖小,卻往往能立下莫大的功勞!」趙光義不笑了:「但願董遵誨穿著皇上的真珠盤龍衣,也能如當初的王全斌一樣,為大宋立下一樁莫大的功勞!」趙普卻肯定地對趙光義言道:「你這個但願很快就會變成現實的!」董遵誨當然不知道趙普和趙光義之間的這段對話。只不過他率軍的行進速度也的確很快。他穿著趙匡胤的真珠盤龍衣,雄赳赳、氣昂昂地指揮著數萬宋軍,一路西進,隻用了三四天的工夫,就從汴梁開到了洛陽。在洛陽稍作休整後,董遵誨便又馬不停蹄地率軍折往西北,向黃河岸邊挺進。董遵誨對部下命令道:「五天之內,大軍必須全部渡過黃河!」結果,在第四天的下午,董遵誨的軍隊就大半渡到了黃河北岸。在河北的古城小鎮,董遵誨遇到了李繼勛的先頭騎兵。董遵誨對李繼勛的部下吩咐道:「速速回去稟告李大人,叫他以最快的速度撤向這裏!」李繼勛的部下匆匆地往北去了。董遵誨也沒有閑著,而是立即將數萬宋軍作了部署。古城的西南面是綿延的中條山,東南面是巍峨的王屋山,西北面是流入黃河的兩條小河,兩條小河與王屋山之間是一條狹長的山道,這條山道由北向南直通古城小鎮。很顯然,董遵誨要利用這裏山山水水的有利地形打敵人一個伏擊。看起來,董遵誨的確有過人的軍事才能。他把大部人馬埋伏在王屋山西側的山坡上,而把剩下的軍隊隱於那兩條小河之間。一切佈置停當之後,董遵誨就在古城小鎮裡等候著李繼勛的到來了。數天之後,李繼勛終於率軍撤到了古城一帶。看上去,李繼勛不僅十分憔悴,也十分狼狽。不過,董遵誨並沒有說什麼安慰的話,而是問李繼勛道:「遼人和漢匪還有多長時間可以追到這裏?」李繼勛言道:「聞聽董大人前來,弟兄們這幾天跑得特別快!但據李某估計,頂多兩個時辰,遼人和漢匪就會追到這裏。」董遵誨又直截了當地問道:「李大人,你和你的手下還可以一戰嗎?」李繼勛回道:「李某及手下雖然疲憊,但尚可拚死一戰!」「那好,」董遵誨言道,「請李大人率手下就在這小城內稍作休息。待遼人和漢匪趕到,再請李大人率眾與之拚命廝殺。只要李大人能在此廝殺一兩個時辰,那董某就保證能夠一舉將遼人和漢匪擊潰!」李繼勛雖然對皇上任命董遵誨擔當宋軍主帥心存不解,但此時此地,卻也只能言道:「一切但憑董大人吩咐!」董遵誨又道:「有件事情想告訴李大人,董某數天前用來渡河的船隻,已經撤往別處,如果李大人及手下不能在此堅守一兩個時辰,恐一時也難以渡到河南。」董遵誨說的雖委婉,但意思卻十分明顯:你李繼勛及手下只能在古城一帶背水一戰,因為別無退路。李繼勛聞言多少有些不快,好在他沒有將這種不快表現出來,而是錚錚有聲地言道:「請董大人放心,我李某及手下雖然被窮追猛打多日,但皆非貪生怕死之輩!」董遵誨不再多言,徑去王屋山西側的山坡中去統領軍隊了。一手下對李繼勛言道:「這姓董的大人將我等放在這小城裏拒敵,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啊!」李繼勛卻道:「我倒以為,這董大人確有才幹!如果遼人和漢匪真的窮追至此,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而遼軍和北漢軍還真的沿著那條狹長的山道,往古城方向追來了。當得知李繼勛並沒有渡黃河、而是率眾守在古城小鎮裡的時候,那劉繼業便預感到情況有異,於是就對遼軍統帥言道:「李繼勛突然停止南撤,恐非尋常啊……」遼軍統帥「哈哈」一笑道:「劉將軍太過小心了吧?李繼勛的身後就是黃河,我等又追得緊急,他一時無法過河,無路可逃了,當然只能在此與我等拚命了!」劉繼業連忙道:「大帥雖然言之有理,但劉某以為,那李繼勛早在兩個時辰之前就到達這裏,這裏又是大宋的地盤,如果李繼勛真想繼續南撤,是不可能找不到渡河的船隻的!」遼軍統帥大眼一翻問道:「劉將軍,你以為這其中有詐?」劉繼業點頭道:「我懷疑已有宋軍援兵至此……果真如此的話,我數萬大軍擁擠在這一條狹長的道路上,實在是很不利啊!」遼軍統帥突地狂笑道:「劉繼業,爾等懼怕宋軍,但我大遼天兵卻從不知懼怕為何物!即使宋軍真有援兵至此,又能奈我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