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十一位犧牲在建國前的中共無銜軍事家》百劫將星――段德昌(7)
「這還用討論嗎?當然是回洪湖解圍!」段德昌第一個發言,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

「現在回洪湖,等於送死!」鄧中夏把頭擺得像撥浪鼓:「洪湖是水網地帶,河流縱橫,湖泊棋布,不適宜大部隊行動。它好比是一個深井。現在深井裏有人落水,進井救人,人固不救,救者必死!我們不能下湖,我們應當上山,紅二軍團向武陵山進發,憑藉五峰、鶴峰、石門、長陽等山區有利地形,創造像井岡山那樣的第二中央蘇區。」

鄧中夏咬文嚼字的話激怒了段德昌,他忍了多時的怒火一下噴發出來:「你這種說法不僅缺乏軍事常識,而且還有負人民的厚望。洪湖人民養育了紅軍,養育了你我,現在敵人要屠殺洪湖人民,我們怎麼能夠因為救人有危險就袖手旁觀,不管不理呢?這樣做,對得起洪湖人民嗎?不錯,洪湖是水網地帶,大部隊行動確實不如平地方便,但是這一點正好可以供我們利用呀!我們的戰士,多是漁民子弟,是水中蛟龍,識水性,通民情,熟悉湖中的一草一木,而敵人一進湖便成了瞎子、聾子、傻子,便成了活靶子,那有什麼不好!」

賀龍也不同意鄧中夏關於創立第二中央蘇區的提法:「創立新蘇區我同意,但是第二中央蘇區這個詞不妥。中央蘇區只能是一個,我們不能另立中央。」

會上唇槍舌劍,展開長時間的辯論。鄧中夏僅有湯慕禹、劉鳴先兩人支持,成為絕對的少數派。幾乎所有的紅軍將領都支持段德昌的觀點,要求立即返回洪湖。

「大家的意見不盡相同,容我考慮考慮再說。」鄧中夏宣佈散會。

會後,他對段德昌惱火透了,這門大炮不僅火力驚人,而且從來不分對象、場合和分寸,把段德昌留在身邊,無異是坐在火炮上。

幾天后,湘鄂西特委又來信告急,鄧中夏順水推舟地對賀龍說:「段德昌不是堅決要求回洪湖嗎?特委那邊又來信了,我看就讓他先帶傷員回去吧!」

「那怎麼行?現在大敵當前,離不開德昌!」賀龍一向把段德昌視為左右手。

「開會徵求大家意見吧。」鄧中夏再次召開前委會議,作出兩條決定,一是在松滋劉家場選擇陣地與敵作戰,二是讓段德昌回洪湖,由湯慕禹接任六軍軍長。

他的決定引起一片嘩然。

賀龍出於對鄧中夏的尊重,後退一步:「德昌若回洪湖,建議把六軍帶走。」紅六軍主要由洪湖根據地地方武裝擴建而成,要求返回的呼聲最強烈。

孫德清提出異議:「強敵當前,二、六軍不宜分開,要走就一起走。」

「不行!二軍不能走,六軍也不能走,段德昌可以帶些傷病員走,部隊要留下來作戰。」鄧中夏態度強硬地說。

段德昌熱血直衝腦門,拍案而起,眼睛逼視鄧中夏,一字一頓地說:「好,我明天就回洪湖。洪湖若丟失,我提頭來見!紅二軍團若遭損失,由誰負責?」

鄧中夏應聲而起:「我是前委書記兼政委,當然由我負責!」

會議不歡而散。

第二天拂曉,段德昌趕往洪湖,賀龍送至十裡開外。分手前,段德昌鬱悶地說:「鬍子,鄧中夏這不是撤我嗎?他不懂軍事,家長作風又嚴重,怎麼辦?我擔心的不是洪湖,而是紅二軍團的安危。現在紅二、六軍團戰線拉得過長,作戰採取陣地戰的方法,這是戰略性的錯誤,你要注意糾正呀!」

賀龍長吸一口煙,徐徐地說:「德昌,安心回去,洪湖需要你,再拉一支隊伍。」

賀龍說得不錯,洪湖確實需要段德昌。

1930年冬,國民黨糾集十萬兵力對洪湖蘇區連續發動兩次「圍剿」。由於紅二軍團南征時帶走了大批地方武裝,蘇區當時「所留之槍,好壞共八十餘支,集中各地武裝一共三百上下」,處境十分艱難。很快,監利、沔陽、潛江等江北中心區失陷,敵人直逼江南之石首、華容。如果江南再陷,根據地就喪失了與敵周旋的戰略支點。

正在危急時候,段德昌帶著手槍隊護送部分傷病員回到洪湖,接著,在楊林寺戰鬥中與主力紅軍失掉聯繫的紅六軍十七師五十一團陳光明、陳華山兩個營,四十九團楊嘉瑞一個營也相繼回到洪湖。這些都是段德昌的老部下,他們一路尾追段德昌趕到洪湖。這樣一來,成建制的武裝部隊增至一千餘人槍。

周逸群見到段德昌,高興地稱:「救星來了!」兩人合計後,決定以回來的紅軍部隊為骨幹,吸納地方遊擊隊,擴建新六軍,由段德昌任軍長。新六軍下轄四十八、五十一兩個團和一個特務營,成為根據地反「圍剿」的主力軍。

新六軍成立後,指揮員請求今後作戰方針。段德昌說了三句話:「敵來我隱蔽,敵多我撤退,敵少我包圍。」就是利用這種遊擊戰術,新六軍迅速扭轉被動挨打的局面:

——1931年1月上旬,段德昌率軍佯攻華容高基廟,誘敵十一師主力來援,然後趁虛奔向鯰魚須,殲其留守部隊一個營,佔領華容縣城。

——1931年2月初,江北之敵南侵石首北部蘇區,破壞蘇區兵工廠、醫院,由於未受抵抗,十分驕狂。段德昌率部從江陵奔襲石首北部,在拖茅鋪殲敵四十八師補充第二團數百人,大獲全勝。

——1931年3月,集結於江北蘇區的敵軍全部南渡,圍攻以石首為中心的江南蘇區。根據特委的指示,段德昌率部挺進江北,一路打回洪湖。抵達朱河附近的陶家渡時,遠見前面人囂馬嘶,灰塵四起。前哨來報,國民黨新二旅一個營馬上將進入陶家渡。這時,新六軍經過連續激戰,子彈已經告盡。作戰參謀不等段德昌下令,便吩咐部隊:「趕快後撤!」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