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獨家連載:《溫情馬俊仁》(連載完)》大山裡的孫悟空(3)
那麼,如果將孫悟空和馬俊仁做一個大致的並非學術化的初步對比,我們就發現,童年的馬俊仁雖然窮苦,卻也得到了生活的特殊恩惠。第一,馬俊仁天賦也很好。他出生在一個敢於拓荒闖生活並且生命力旺盛的大家族中。太爺爺能生出他爺爺輩兄弟六人,一人佔一條山溝開荒打獵,就足以表明這個家族體魄強健,精力過人。到了馬俊仁這一代又是兄弟五人姐妹四人,再次表明家族生氣勃勃的血脈。第二,根據馬俊仁記憶寥寥的敘述,我們也還能看到他在藥材堆上光著屁股爬上爬下的童年快樂。爺爺奶奶父親母親雖然忙於勞作,但是,這個生命力旺盛的家族以它對後代應有的愛護給了馬俊仁一定的童年任性的空間。那可能是由大人忙碌無暇顧及造成的,但同樣是小孩的樂園。馬俊仁可能就是在藥材堆和羊腸小道上連爬帶滾地過了自己的花果山階段。第三,馬俊仁童年最初的老師就是爺爺奶奶和父親母親。這個家族在大山裏開荒採藥打獵,也是缺少土地的人家。土地是農民的財富,又是農民的局限,被土地拴死的人常常就失了闖蕩天下的活泛。馬家幾代人要靠找縫隙往前闖生活,後邊沒有陣地,全憑琢磨著在前面找出路。這種生存環境一定打造了馬俊仁從小愛琢磨的本事。他正是憑著這個比菩提道人傳授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更重要的本領,開拓了往下的人生。第四,馬俊仁的父母也都恰如其分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往下,我們對馬俊仁成長中起過重要作用的父親與母親,還會置以相當筆墨。那裏,絕非通常人們理解的敘述,要的是心理學意義上的剖析和描述。第五,馬俊仁在成長道路上也得到了必要的社會條件。這些條件通過各種各樣活生生的人物表現出來。那都是後話。作者問及在那窮苦童年生活中,爺爺奶奶父親母親這個家族給他最大的教益是什麼?馬俊仁脫口而出四個字:窮則思變。作者當時就認定這是把握馬俊仁成長史的一個重要精神脈絡。窮困不思變便沒有任何出路,窮困便成為一切糟糕的原因。窮困思變,那完全可能窮困反而成了造就人才的好事。馬俊仁說,你要住在高樓大廈裡,穿暖吃飽,什麼都不愁,那腦袋瓜兒就不會那麼琢磨事了。上山採藥,要知道什麼地方有葯,什麼地方沒藥。走路走山路,要知道什麼地方傷腳,什麼地方不傷腳。遇到能傷人的野獸,要知道怎麼防怎麼鬥。大風過來,要知道怎麼避。冰天雪地裡,要知道怎麼上坡下坡。養狗,要知道怎麼用狗,夜裏還要防止豹子把狗吃了。上學,怎麼就能跑二十裡路早到學校。遇到大水過河時,你要會挑水淺水緩的地方,要不隨時會被沖走淹死。幫父母幹活,怎麼能幹得快乾得好還有時間寫作業。馬俊仁說:這些你不琢磨,就活不出來。作者這時又提到馬俊仁剛才講的,如何研究一個玉米麵餅子頂兩個吃的反營養學。馬俊仁往下的回答大概會令一些讀者唏噓一番。三馬俊仁說小時候又上學又幹活,上學幹活都要爬山越嶺地走路。那時候生活比不上現在,經常有吃不飽的時候。餓了,就琢磨一個玉米麵餅子怎麼能頂兩個吃。他發現,第一,慢吃和快吃不一樣。慢慢地一口一口吃,當下好像吃著點東西,但隨後餓得快。快吃,當下狼吞虎咽地沒吃出一個飽來,但是,餓得倒慢一點。他那時候小,不懂那麼多,大了才懂道理很簡單,細嚼慢咽消化得快,狼吞虎咽玉米麵餅子到胃裏就要多消化一會兒。他又琢磨冷吃熱吃的差別。一個玉米麵餅子,熱吃,不禁嚼,三下兩下就到了肚裏,吃得快,餓得也快。冷吃玉米麵餅子,硬邦邦吃得有感覺,不僅吃得慢,餓得也不快。要是冷吃再快吃,那大概就最頂時間。作者聽到這裏,不用馬俊仁說明,也大概想到了熱食比冷食易消化,冷冰冰的食物到了胃裏,光暖它可能就要費點事兒。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