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獨家連載:《溫情馬俊仁》(連載完)》大山裡的孫悟空(4)
馬俊仁那時十來歲,想不到消化功能這些道理,就是琢磨一個玉米麵餅子怎麼吃下去多頂時間少挨餓。他說,他總結的第三點就是吃玉米麵餅子怎麼喝水。俗話說得好,湯飽湯飽,吃乾有多少?吃了乾糧,還要喝湯,在家就是喝粥,去學校就是喝水。先喝水後吃餅子,還是先吃餅子後喝水,他發現頂餓的時間也不一樣。根據他的記憶,小時候的經驗是先喝水後吃玉米麵餅子,當時飽一點,隨後餓勁兒也來得慢一點。他又琢磨一邊吃玉米麵餅子一邊喝水頂餓不頂餓,具體已經記不大清楚了。馬俊仁說,他最後總結的方法是,先喝一半水,墊一墊餓勁兒,再吃玉米麵餅子,然後再喝水,這樣水喝得最多,肚子撐得最飽,餓也來得最慢。作者說:真難為你小時候還要琢磨一個玉米麵餅子的吃法。馬俊仁慨嘆了一聲,說出一個人來。這個人叫常連昌,是他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的班主任老師。這個男老師和他五年級之後的另一位男老師,在馬俊仁一生的成長中起過相當關鍵的作用。馬俊仁那時離學校遠,中午帶飯在學校吃。照理可以就著學校的火,熱一熱玉米麵餅子。但是,他不熱,冷吃耐餓。那天,他正縮在一邊掰著吃冷玉米麵餅子,一個人挺高大地站在他面前問:為什麼不熱著吃?這個在少年馬俊仁眼裏高大的人物正是班主任常連昌老師。馬俊仁沒說理由,也說不出理由。老師又問了兩句,他不過是嘟囔了嘟囔。老師卻心明眼亮問了一句:為的怕挨餓?馬俊仁沒想到老師能看穿他的心理,不知說什麼好。老師卻轉身走了,過了一會兒又來了,把一個玉米麵餅子放到他飯盒裏。他死活不要。老師說,以後給你要不要說以後,今天老師說了給你,你就要聽話拿著。常連昌老師又說:吃冷飯喝冷水,以後腸胃要搞壞的。說著轉身走了。馬俊仁說到這裏,聲音稍有些喑啞。他說自己從小到大都是難得落淚的人。小時候赤腳上山採藥,被木刺扎穿了腳心,疼得抱著腳滿坡滾都沒有落過淚。可這會兒拿著常連昌老師的玉米麵餅子,一邊落淚一邊吃。他是就著自己的眼淚吃完了這個餅子。說著,他到裏間屋擤了一下鼻子才出來。馬俊仁坐下後說的第一句話是:我認為應該把最一流的人才放在教師崗位,教師給人的印象太深了。隨後他說,常連昌老師寫一手好字,教課教得好,講話辦事組織能力強,對學生要求比較嚴,考試要爭第一,勞動活動都得往前邊爭取。多少年了,現在眼前還能看見老師當時的樣子。那天,馬俊仁放學把地掃完了,拿上包袱皮裹上書本,往腰間一系就往家裏跑。他那時不用書包,書包貴,背在身上也礙跑路,上學都是拿一塊包袱皮將書本和玉米麵餅子一裹系在腰上。不知道為什麼那天他覺得渾身暖烘烘的都是勁兒,一二十裡地一溜煙兒就跑完了。一支金龍鋼筆用繩子拴著筆帽吊在脖子上,到家筆桿掉了,只剩下筆帽也不知道。記得媽媽為此專門給他織了個筆套,免得再把筆跑掉。常連昌老師那時就是馬俊仁羨慕崇拜的榜樣,恨不得寫字、說話、辦事、組織能力強,樣樣都學常老師的。常老師讓他們上體育課爬山,他一定爭先恐後,再累再腿軟,也要咬牙往上猛爬爭第一。他不能對不起常老師。在往下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母親對馬俊仁的成長起過攸關重大的作用。窮苦出身的父親平時話不多,在吃苦耐勞方面給了馬俊仁以身教。但是,畢竟因為少文化,因此,常連昌老師以及我們還將敘述到的另一位男性老師,補足了父親這個角色應該給予馬俊仁的更多的東西。馬俊仁說起常連昌老師時,感激的神態使他與往常相比變了一個人。我們發現,一個人在童年階段有很好的父親很好的母親,這是他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如果這個條件有所欠缺,又有他遇到的男性老師或女性老師補足,那就非常完滿。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