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獨家連載:《溫情馬俊仁》(連載完)》母親是眼神啊(3)
在馬俊仁的記憶中,母親眼裏總是有活兒,從沒見母親在家裏停過手。哪兒有點亂,她人一過去,像水過一樣立刻都光溜了。弄著十一口之家的吃喝穿戴,可母親身上總是那麼乾淨。即使弟弟妹妹小的正吃奶呢,誰也沒見母親的衣服上沾過飯粥點子。母親不光衣服整潔,頭髮也總是梳得光溜溜的。農村沒有香皂一說,更沒有這個年頭的洗髮液護髮素,母親就用榆樹皮洗頭,把自己料理得出門進門利利索索。前後左右的鄰居串門,都說母親能幹,把大人小孩家裏家外收拾得有模有樣。馬俊仁說,母親要的就是別人這句話。馬俊仁又說,母親的要強精神從小是他的榜樣。他對母親佩服得不得了,用現在的話說母親很偉大。母親不僅自己要強,對子女要求也特別嚴格。吃飯不許掉飯粒。洗碗要裏外光亮。你要眼裏沒活兒,她就會訓你沒眼力見兒。你要是調皮搗蛋不按規矩來,母親就會拿起掃炕笤帚打你屁股。不過,母親從來不無緣無故打孩子。每一次都打得有道理。作者問:打得重不重?馬俊仁說:做娘的打子女,手當然不會重。可這一打,你就知道她不高興也就知道自己錯了。母親管著九個子女,沒有時間太囉嗦,訓你也就是一兩句,打是一下半下,她還要忙一大家子的事。現在想起來,母親能把窮困的十一口之家弄得裏外順溜,真是不容易。母親的人格榜樣該是對馬俊仁從小很有影響的。但是,倘若我們的考察隻停留在這個水平上,那麼這個文本並沒有提供什麼更新的東西。這樣的勤儉持家好母親的故事,我們歷來聽得不少。馬俊仁和母親的故事,最特別的是什麼呢?往下有一段話引起了作者的特別注意。馬俊仁說:我那時想方設法不挨母親訓,尤其不要挨母親打。我掌握一個規律,多幹活,多看母親眼神。母親眼睛往哪兒瞅,肯定那兒有活,最好不讓母親支使,只要她眼睛瞅過去,立刻就把那兒的活兒弄利索了。弟弟妹妹鍋碗沒洗乾淨,桌子沒擦凈,就得挨我媽打。我從早到晚就想著,我絕不能挨母親打。家裏養著馬車,爸爸跑運輸,我喂馬、收拾車、掃院子,星期天不上學幫著爸爸跑運輸。回到家,看著哪兒有活兒就上手。家裏別的兄弟姐妹都被母親打過,就我沒挨過打。在我們家能不挨我媽的打罵,真是太榮幸了。馬俊仁說這句話時神情十分激動,或者說興奮。作者在這段講述中清楚地看到了母親這個要強的女人對子女賞罰分明的管教,曾經如何有力地塑造著馬俊仁。少年馬俊仁力爭不挨母親打罵也就是力爭這個整日辛勞的母親的寵愛,是這個小男孩成長的重要動力之一。我們也便可以想到,在小男孩眼裏母親形象相當高大,她是他面對的世界的重要部分。他整日想著要在母親面前幹什麼都像樣。一下學,就想著跑回家幫著母親幹活。當母親眼睛往某處一瞅,地上肯定是埋汰了(東北話髒亂了),他便趕緊拿笤帚掃。母親誇他有眼力見兒,他就幹得更歡了。這種小男孩內心暖洋洋的爭先恐後的衝動力,作者聽著馬俊仁講述時感覺十分具體。馬俊仁說,記得有一回到了飯點,弟弟妹妹還沒回來,因為吃完飯想早點上學,就拿碗先吃了。母親有些不高興,說:就你能吃。見母親說他,他索性吃得又多又快,吃完飯就跑學校了。晚上從學校回來,知道白天惹母親生氣了,低著頭進了院門,先拿笤帚掃院子,把裏外掃得乾乾淨淨,再偷偷瞅母親,母親氣消了。馬俊仁說:兩個哥哥上班去了,弟弟妹妹都比我小,我小時候自己找活兒乾,自己琢磨應該幹什麼,小時候是這麼一種性格。一個力爭不挨母親打罵的小男孩就這樣一天天琢磨著成長起來。考察馬俊仁童年少年所處的生存環境,我們看清了因為兩個哥哥出去上班,恰好使他處在了「天降大任於斯人」的位置上。他成了父母特別是母親支撐這個大家庭依靠的小頂樑柱,而他又要在母親面前爭個好,這樣,馬俊仁那種孫悟空式的鬥智鬥勇、奮勇拚搏的人格發展就有了充分條件。千萬不要小看這些條件。任何人只要想想自己童年少年,進入小孩的思維,就知道那是一個如何強有力的情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