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獨家連載:《溫情馬俊仁》(連載完)》反思人文缺失:柯雲路解剖馬俊仁命運
柯雲路表示,他的創作目標一貫是探索人類的精神家園以及生存的終極意義,馬俊仁從一個曾經取得過巨大成就的知名人士到現在的逐漸邊緣化,不僅值得同情,其中也蘊涵著多重人文精神。如何為有才華的人提供一個好的人文環境是當今不能迴避的現實問題。

柯雲路與馬俊仁,這兩位曾經風光、曾經邊緣又一直飽受爭議的人物,因為一本書的機緣走在了一起。近日,柯雲路讓馬俊仁袒露肺腑的傳記文學《溫情馬俊仁》在京舉行了首發,突兀的「溫情」二字,讓人懷疑他是在為公眾印象中那個簡單、粗暴的東北漢子「平反」。

反思馬俊仁命運中的人文缺失

從現實主義的《新星》跳躍到神秘主義的《氣功大師》,回落到《芙蓉國》、《蒙昧》、《犧牲》、《黑山堡綱鑒》等多部以「文化大革命」為背景的現實主義小說後,今年年初的一部《童話人格》又籠罩著神乎其神的氣息,而今又為馬俊仁作傳,柯雲路的路數實在是令人眼花繚亂。

「其實我是萬變不離其宗。」柯雲路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他的創作目標一貫是探索人類的精神家園以及生存的終極意義,操作時往往選擇當下認為最有敘述動力的題材。

選擇馬俊仁並不是一次偶然的機緣,近幾年來,他對馬俊仁的遭遇有著不斷深入的認識,馬俊仁從一個曾經取得過巨大成就的知名人士到現在的逐漸邊緣化,不單單值得同情,而且其中蘊涵著多重人文精神。

「幾乎每一個記者都問我是不是在給馬俊仁平反,什麼樣的人需要平反,這就足以說明馬俊仁的遭遇。」通過斷斷續續5個月的採訪,柯雲路發現在運動訓練方面馬俊仁是個天才,但對生活、人際交往卻像個孩子般一竅不通,極其單純。一個為國家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本應生活在主流正面宣傳之下,為什麼他卻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柯雲路認為馬俊仁就是被官場、被人際關係所傷。如何為有才華的人提供一個好的人文環境是當今不能迴避的現實問題。他對這個主題的關注是一貫的,如《新星》、《龍年檔案》等小說都是在探索專心於事業的單純的人如何應對官場的複雜與人際關係的險惡;其次柯雲路還在與馬俊仁的交談中總結提煉出了一套科學的運動訓練學。他說,為何這麼多年體育界對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教練的訓練理論視而不見,隻簡單地停留在嚴格訓練這種層面,直到一個外人———「作家」去總結,這同樣是件值得反思的事。柯雲路說,《溫情馬俊仁》不只是個故事,並非揭秘也非「平反」,而是從自己的角度剖析人的命運。

馬俊仁認可「溫情」評語

「和『粗』有關的一系列辭彙是現在人們對馬俊仁的中心評價」,柯雲路表示用有強烈對比效果的「溫情」二字確實是想扭轉人們心目中對馬俊仁的既定印象。作風粗暴、訓練方法簡單的誤解其實是無人科學研究馬俊仁獨創的訓練方法造成的,同時他對女弟子的關愛也顯露了硬漢的溫情一面。柯雲路介紹了書中的一個細節,馬俊仁當年帶弟子從瀋陽坐火車到青海只有坐票,馬俊仁只能過一站補一張票,直到到達蘭州所有弟子們都有座位了,只有他還站著。

「他經常談著談著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跑到另一個屋去抹眼淚」,1998年後一直對記者嚴防死守的馬俊仁確實有太多話要說了。據柯雲路透露,一生中有三件事對馬俊仁的刺激最大,一是1966年他母親去世,二是1994年「馬家軍分裂」,第三件就是1998年的那場文字風波。1998年山西作家趙瑜的一部褒貶夾雜的《馬家軍調查》將他氣成重病,直至今日他仍對文字極其警惕,訓練基地和家裏都不訂任何報紙、雜誌,然而對於柯雲路的《溫情馬俊仁》他卻是感激的。

6月19日在京舉行的發佈會上,馬俊仁表示這本書是實事求是的,包括批評部分。《溫情馬俊仁》對他來說是一個鼓勵,有了外界的理解,他有信心再現「馬家軍」當年的奇跡。目前馬俊仁已將這本書贈予了他當年的三位得意門生:王軍霞、曲雲霞、劉東。(東方早報:陳佳)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