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獨家連載:《溫情馬俊仁》(連載完)》運動訓練第二秘訣:調動心理和神經(1)
一和馬俊仁談1993年輝煌賽事是從午飯開始的。幾菜一湯,酸菜排骨火鍋之類,都是東北風味。馬俊仁喝一點葡萄酒,吃兩碗黃玉米麵條,他喜歡吃粗糧。因為邊吃邊談,話題又很興奮,這頓幾個沙發圍著一張長條茶幾的午飯吃了近兩個小時,熱騰騰的火鍋成了講述海內外大賽的助興風光。因為吃飯,自然又聊起了在國外參加比賽時那些僑商爭請吃飯的盛況。首先是所有的華人飯店全來請,有的華人華僑往家裏請,說是來喝一杯咖啡就心滿意足。最紅火的時候,各家中國餐館比賽送飯,不吃誰家的飯誰家就不高興。在澳大利亞,房子比較簡易,樓板不厚,華人擁擠著來歡迎,樓板幾乎要擠塌。上千華僑來搶馬家軍運動員,搶不走全隊搶一個也是巨大勝利。講到這裏,馬俊仁還頗為豪氣地講了一頓他那很鄉土氣的民族主義自豪感。到了美國,體育界老大,一般人看不起。可馬家軍去了,人家盛情接待。安排總統套間,房間一角各種名牌煙擺得像商店一樣多,上百種,願意抽哪個拿哪個,豪華得很。我心想,這房間裡保不住處處安著攝象頭,看看我馬俊仁怎麼行為做事。我馬俊仁就要讓你們看看,偏偏不抽那些洋煙,從包裡拿出中國煙。在記者招待會上,我對外國人說,我們汽車不如你們,但是我們中國文化世界第一。你們高收入,你們也高消費。你們工業先進,但我們中國文化有比你們高明得多的東西,中國的飲食就可以完全證明。你們西餐上頓牛排下頓牛排,牛肉兩邊烤糊了這邊一壓那邊一壓,雞蛋全是涼雞蛋,吃生肉,這在中國看來很不文明,那裏完全可能有蟲卵。做的菜裏頭鹹淡沒有,上頓這玩意兒下頓還是這玩意兒,連調料都不會放。你們做的沙拉菜,對中國來說餵雞餵鴨都比你們切得細。中國南吃甜北吃鹹,各是各的風味。我住飯店到了你們國家只能住你們的,吃飯抽煙還都是要中國的。馬俊仁得意地對作者說:我發表這個觀點,中國華僑嘩嘩鼓掌,華僑報上大字標題:馬俊仁有民族氣節,饞死不抽外煙,餓死不吃外餐!報紙一登,各家中國餐館來請我的更是潮水一般。長條茶幾上的火鍋及碗盤撤走了,換上了清靜茶水。馬俊仁又點著了煙。作者把話題引向正經。作者準備緊接著1993年馬家軍成功的賽事深入挖掘馬俊仁的運動訓練學奧秘。作者說:在1993年的這幾場大賽中,你把比到位搞到了登峰造極。希望你好好發揮一下這個話題,馬俊仁一邊抽著煙一邊看了一眼剛剛換了電池的錄音筆,說道:這要講心理、生理兩方面,心理調整、生理調整結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馬俊仁訓練和調整。平時訓練,運動量該多多該少少,不能老是大運動量,天天少上不去,天天多累死人。要打比賽,就要把整個訓練周期安排好、調整好,最後到比賽發揮最高水平。作者開始循序漸進地引申話題。作者對馬俊仁說:你先講講生理調整。馬俊仁理了一下頭髮:生理調整要根據生理情況來。女孩例假一個月來一次,一個月總共三十天,之前之後還有兩天,剩二十天,怎麼安排好例假周期休息問題,那就要減少一定的強度,適當堅持一些運動量,逐漸適應。只要平常堅持長時間自然訓練,到時就可以比賽。如果平常不動,比賽時趕上例假,經血大量流出就比不了。這也是一種方法,不是歇著就行,也不能光靠調開例假期,光休息是消極的調整,要講究積極的調整。休息加一點活動,是積極的調整。你跑完累了,一躺,這純粹一躺是消極的休息,消極的放鬆。你跑完之後積極地調整,加強血液循環,熱敷,做點動作,胳膊腿上血回不來,搞一些遊戲活動,讓運動員有一點興奮,包括做一點倒立,血液循環加快,實際上這一天就等於你正常休息的兩倍、三倍。這裏有很多手法要講究。作者看出馬俊仁還處在比較隨意閑散的狀態中,便繼續順勢引導。作者問:那心理調整呢?怎麼才能實現比到位?馬俊仁下面這段話,雖然與他以前講過的稍有些個別字句重複,但是開始進入真格了。馬俊仁抽著煙打著手勢說道:一定要非常注重運動員的心理作用,根據運動員訓練氣氛、訓練時間、訓練段落,要使運動員頭腦思維按照你教練的思維去走。才來沒有成績的運動員,灰心喪氣,幹練不上,需要給他鼓勁兒,樹立信心,圍繞這個做工作。而取得點成績的運動員,如果驕傲了,覺得我不錯了,就要殺一殺他的傲氣,樹立長遠眼光更高標準。尤其大賽前幾天思想工作要做到位,該安靜的時候要調得他閉著眼睛想睡覺,一講故事就讓他困,讓他感覺到非常想休息,睡下覺,記者進來搬他也不醒。覺睡不好,比賽時興奮不起來。可到了比賽前,就要把運動員心理狀態調到高度興奮,像王成拿著爆破筒上槍口,累也不知道累了,疼也不知道疼了,就知道玩命往前乾。人不急了,哪兒來的勁兒?人真要急了,冬天不穿衣服在外面都不冷。要把運動員的精神調上去,玩命地往上沖,這勁頭兒就對了。一個原則,哪個段落需要什麼,就要做相應的思想工作。作者提了一個相當實質性的問題:運動訓練學有一個概念叫做動機,也就是運動和比賽的目的,這是運動員的動力。我看運動訓練學理論書籍講,運動員比賽時動機要適宜,也就是說,一方面動機不能太高,就是你說的不能用高目標增加自己壓力,另一方面動機又不能太低,完全沒有奮鬥目標就沒有動力,動機適宜效果最好。還有一條是,動機適宜的高低對於不同競技項目不一樣。譬如,對於射擊、射箭這樣一些要求心理鎮靜的項目,動機低一些好,也就是比賽前少想高目標,少興奮、少激動;而對於另外一些力量型運動,比如舉重、中長跑,動機高一些就比較適宜。你說對不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